宜蘭高鐵別亂衝!宜蘭居民:反對草率審議;鐵道局鬆口:將提交替代方案

交通部鐵道局提出「高鐵延伸宜蘭計畫」(以下簡稱「宜蘭高鐵」),希望高鐵解決宜蘭交通壅塞問題,但宜蘭居民認為宜蘭高鐵會衝擊宜蘭生態與居民生活。今(21)日宜蘭高鐵第二階段環評範疇界定會議前,宜蘭鄉親聚眾於環保署門口吶喊「反對草率審議的北宜高鐵、納入多元替代方案」,並在範疇界定會議上呼籲鐵道局要健全水源、生物、居民感受等多項調查,並提出不建設高鐵的替代方案。

鐵道局雖擴增部分環評調查範疇,但表示不會增加生態與水源調查範圍、也無法評估台鐵截彎取直替代方案的經濟效益。後續再環委與宜蘭居民的持續施壓下,鐵道局才鬆口會調查高鐵工程對宜蘭所有野溪的影響,亦會在環評時繳交高鐵工程與替代方案的經濟效益比較。

宜蘭高鐵工程的生態調查範疇僅限於路徑的鄰近地區,並未擴大調查範圍。(圖片截自環評範疇界定指引表)

聯盟:鐵道局需確實回應宜蘭民意

為了平衡雙北、基隆與宜蘭地區發展、解決國 5 高速公路與台鐵交通不便的情形,交通部鐵道局於 2019 年計畫延伸高鐵至宜蘭地區,預計將高鐵從台北南港東延至宜蘭,全線長約 60.6 公里,工程費用超過 1800 億。然而宜蘭高鐵開發對宜蘭農業、生態與地方發展的衝擊皆是未知數,令許多宜蘭人擔憂。

時代力量宜蘭黨部辦公室主任郭稟翰指出,先前宜蘭高鐵環評過程相當草率,也沒有「不興建高鐵」的替代方案,但高鐵開發會對宜蘭「產生百年的影響」,交通部應納入高鐵對宜蘭農業生態等相關評估項目,也要提出替代方案。

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表示,過往交通部的宜蘭高鐵說明會只有政府官員跟部分民意代表參與、資訊不夠公開、也從未回應先前七、八十位宜蘭公民對工程的疑慮。此外環評委員張學文曾在第一階段環評要求有替代方案,交通部還回應「沒有替代方案」,他強調宜蘭高鐵要清楚財務規劃,交代執意斥資大量費用建設高鐵的合理性。

宜蘭高鐵監督聯盟在範疇界定會議前,於環保署門口呼籲宜蘭高鐵不應草率審議。(攝影/孫維揚)

宜蘭青年代表梁一賢說明,台鐵不僅有客運功能,還包含貨運、軍備運輸功能,且過去台鐵曾在東部幹線發生重大意外事故,顯示政府應挹注更多資金維護東部台鐵的安全與車速,而非堅持建設宜蘭高鐵。他並認為,並非所有人都有足夠經濟能力搭乘高鐵,但宜蘭高鐵搭建完成,恐怕讓台鐵營運愈趨困難,間接威脅搭乘台鐵的乘客安危,「政府不應以時速 300 公里的方式衝進宜蘭的土地」。

宜蘭農民代表鄭慧妮表示,宜蘭各鄉鎮皆有多元的農業,像壯圍鄉盛產花生與哈密瓜、礁溪則有溫泉空心菜。但宜蘭人皆有感於交通道路的建設,造成農舍濫建、農地破碎化,可以想像宜蘭高鐵建設後會進一步造成農地損失。她強調永續的綠色生活才是社會進步的證明,「我們不同意『興建高鐵能夠促使宜蘭進步』的說法」,要求政府要充分與在地居民溝通,做出真正有利宜蘭的決策。

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共同提出幾點意見,要求交通部鐵道局需在範疇界定時一併評估,包含納入現有鐵路、公路有效性與安全性提升的方案、高鐵工程對宜蘭生態、環境衝擊評估、開發宜蘭農地造成的淹水疑慮與農地破碎等,確實回應宜蘭民意。

居民:高鐵會導致排水不良;鐵道局:預估衝擊不大

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上,鐵道局針對上次環委與在地居民的意見,新增部分的環評評估項目與範圍,包含加強高鐵對行經道路風力、空氣品質、噪音汙染與溫室氣體排放的評估範圍、規劃陸域與水域生物調查地點與調查方式、評估工程範圍與鄰近的受衝擊農地與因應策略等。

然而對於居民質疑興建宜蘭高鐵會導致農地排水不良與斷流,鐵道局回應,環評會僅針對工程行經的集水區範圍與兩側農地觀察灌排的變化,不考慮增加調查範圍,也無法現在就得知工程可能增加的淹水範圍。鐵道局也強調,宜蘭高鐵預計為高架軌道,原則上不影響地表逕流水的灌排,預估衝擊不大。

宜蘭高鐵工程的水域生態調查範疇,包含工程鄰近地區與部分。(圖片截自環評範疇界定指引表)

鐵道局:無法提供台鐵/高鐵的競合分析

至於調查興建工程附近的陸、水域生物,鐵道局指出,將會規劃至少每季一次、範圍以工程沿線兩側各一公里以內調查,也會就保育類生物和全線的濕地與鳥類分佈熱區特別調查。不過對於現場居民提及「擴大調查範圍」,鐵道局並不採納。

另外,鐵道局並未提出優化台鐵等替代方案,也未公開興建高鐵與替代方案的經濟效益分析,鐵道局回應,無法量化興建宜蘭高鐵對於台鐵營運的經濟衝擊,也無法提出兩者的競合分析。至於興建高鐵對加速農地價格飆漲、地價攀升造成農地流失,鐵道局則表示,不能將地價變化直接歸因於單一建設,且數十年後的土地價格基準可能較高,不該直接比較。

鐵道局最後補充,宜蘭居民對興建高鐵後的生活品質、用水等影響有不同看法,會將建設行經地區的居民設為利害關係人,以問卷的方式調查他們對高鐵進駐後的想像。

鐵路局代表對居民要求擴大部分調查範疇,多數不願意退讓。(攝影/孫維揚)

需調查並納入居民意見

面對鐵道局回應,梁一賢直言,宜蘭的水源主要是靠眾多野溪支撐,國道 5 號開通後,就有部分供水穩定的地區出現枯水期,顯示重大工程勢必會影響宜蘭供水,不應只監測工程經過的溪流與集水區,「如果有高經濟作物與漁業(因供水變化)受損的話,你們要負責嗎?」他並認為生態調查規範是固定的,但生物會不斷移動,鐵道局不願擴大生態調查範疇,「我們無法信服」。

國道 5 通車前後空拍對照。(照片提供/林正芳)

梁一賢提及,台鐵現在已經在北部鐵道進行七處截彎取直,此舉能增加行車速度,證明台鐵仍可透過改善建設提升運輸便利性,而且能讓更多人受益,「為什麼不將 1800 億花在這上面?」他堅持鐵道局要提出台鐵替代方案與興建高鐵對台鐵經營的衝擊,環評時才能比較效益。

康芳銘也指出,鐵道局若只是詢問開發商等關係人,當然得到「宜蘭認同高鐵興建」的答案。但比起興建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性,多數居民更擔心往後因為地價炒作,無法擁有自己的住處,居住正義被剝奪,「這才是重中之重!」

康芳銘強調,高鐵西部建設約 4000 億元,宜蘭高鐵的工程預算就預計近 2000 億,認為鐵道局需要在環評時提供明確的財務收支規劃。他同時補充,鐵道局需排除鄰近「高鐵特定區」的經濟評估,以免讓高鐵工程看似具有效益。

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孫博萮表示,高鐵工程對環境、社會經濟的衝擊非常大,她仍反對將高鐵延伸到宜蘭。他要求鐵道局應該針對在地居民、利害關係人做深度訪談與調查,讓居民充分瞭解興建高鐵可能帶來的影響,才能讓他們提出有利宜蘭未來發展的看法。

環委:水源調查要包含所有溪流、注意土地相容性

環評委員孫振義表示,宜蘭地下水水源補充,依靠不同的溪流挹注,鐵道局評估工程對水源影響時,不應只限於工程所經集水區與鄰近地區,應擴及調查範圍至每一條宜蘭地區的溪水。他並提醒,現在鐵道局沒有繼續擴大生態調查範疇,就要承擔後續審查時可能要補調查的風險,例如在下游調查到指標生物時,就需要補齊流域上游的生態調查。

孫振義補充,土地使用要注重相容性問題,鐵道局要確定高鐵興建有特地區計畫,並回應民眾與環團的意見,不可以規避宜蘭高鐵站與鄰近農地可能不相容的疑慮。他也建議,鐵道局進行問卷調查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使用多種內容的問卷,確保問卷調查結果不會有偏誤。

環委孫振義向鐵路局代表們強調,水源調查範疇應涵蓋宜蘭的所有野溪。(攝影/孫維揚)

鐵道局代表們回應,水源調查會依照環委建議增加範圍,而生態調查仍著重在興建工程可能影響的範圍內,並承擔需要補審的風險。另外,原本表示無法提供台鐵/高鐵的競合分析,但在環評委員施壓後,鐵道局改口表示,會在環評審查階段交付台鐵截彎取直的替代方案以及該方案與宜蘭高鐵的經濟效益比較。

鐵道局代表們聲明,未來國土計畫是環評的上位計畫,會遵循指導原則,著重興建工程符合國土計畫,但興建車站的使用分區辦理,後續要由交通部高鐵局處理。

延伸閱讀:

高鐵開進宜蘭,在地人怎麼看?公民團體舉辦工作坊:「宜蘭人的聲音不該被漠視」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