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請小心!國衛院:農友罹皮膚癌、角膜炎、關節炎風險高,籲農保納入健檢

農民種出優質的農產品,讓我們吃得頭好壯壯,但農民自己有沒有頭好壯壯呢?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發現,農民常見疾病包括角膜炎、關節炎等 13 種;相對一般職業的罹癌病患,農民更常罹患非黑色素皮膚癌、淋巴性白血病等癌症。

國衛院助研究員吳威德表示,未來將深入農業產區,確定農民常見疾病與農作物、農業行為的因果關係,才能積極預防農民生病,減輕健保負擔。他呼籲農業部將健檢納入農民保險,透過定期健檢讓農民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希望政府讓初參加農保者能比照勞保有「體格檢查」制度,之後在做職業病鑑定時,則會更加完善。

農民經常在烈日下工作,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影響。(上下游資料照)

老農比例攀升 健康狀況更需關注

農業要長久經營,先要保障農民健康。吳威德表示,2001 年至 2016 年,台灣農民年齡結構逐漸呈現「倒三角形」,從業年齡高峰不斷上移,且年輕族群勞動力(25~39 歲)並未顯著增加。此外台灣老年人口中極高比例為農民,他認為台灣在關注高齡化、老年長照等議題時,也要注重農民的健康狀況。

台灣以往鮮少留心農民身體狀況,乃至農民職業災害的研究甚少。吳威德說明,農民保險推行多年,但農民不清楚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農業部之前推行職業災害保險時,也苦無資料界定農業職業疾病,因此與國衛院合作,分析台灣農民常見的疾病,作為保險給付依據。

吳威德補充,不同於勞工保險,農民保險的醫療支出是由全民健保承擔,若能先分析農民常患的疾病,再進一步調查疾病成因,積極預防農民罹病,可減少全民健保醫療支出,減輕台灣衛福體系負擔。

台灣農民年齡結構逐漸呈現「倒三角形」,意思是高齡者的人數比例愈來愈多、年輕從業人員日漸變少。圖表可見人口結構從 2001 年的陀螺形慢慢變成倒三角形。(圖片提供/吳威德)

13 種常見疾病公開 角膜炎、關節炎都上榜

吳威德首先找出 667 種可能與農民相關的傷害或疾病,再將參與農保的農民與一般民眾比較,找出更好發於農民的疾病。他發現有 13 種農民更常罹患的疾病,已將成果提供給農業部,作為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的參考依據。

某些疾病較能得出農業行為與罹病間的關係。吳威德舉例,黴菌型角膜潰瘍通常好發於洋蔥採收工,因為他們的眼角膜接觸洋蔥表皮後被黴菌入侵而罹病,是台灣特殊的農民職業疾病。另外農民更常接觸農藥,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農藥中毒。

另外,有些疾病與農業行為的關係僅能靠初步推論,吳威德表示,像鉤端螺旋體病是人畜共通疾病,農民可能與家畜或野生動物接觸而被傳染。農民若被帶有病毒的節肢動物咬傷後,有風險罹患斑疹傷寒熱。至於角膜結膜炎,可能是因為農民直視太陽,但五穀雜糧的粉塵與農地灰塵也是致病原因。

農民也有較高機率罹患膝關節炎與髖關節炎,成因可能是久蹲、重複壓迫關節所致,病情嚴重者需置換人工關節,另外關節磨損導致組織液在膝蓋蓄積,出現髕骨前滑囊炎等疾病,會影響農民行動力。吳威德說明,要界定骨骼與結締組織疾病的成因較困難,研究資料已交付給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將由專科醫師分析,持續建立農民職業病災害的判斷指引。

農民在工作時若無充足防護,可能受農田粉塵、長時間彎腰等影響而生病。(圖片提供/藍毅綸)

小心紫外線 農民罹患非黑色素皮膚癌機率高

務農也讓農民暴露在罹癌風險中。吳威德表示,戶外的高溫與紫外線、使用農機具的柴油與廢氣、沙土裡的結晶型二氧化矽、農藥等,都是農業行為中的罹癌因子,而且紫外線、柴油廢氣、結晶型二氧化矽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第一類人類致癌物。

但這些致癌物真的導致農民罹癌嗎?吳威德比較農民與一般人近 10 年的罹癌病例與種類,發現農民不分性別,都有較高機率罹患非黑色素皮膚癌,這極有可能是因為長期在戶外工作所致。

男性農民也常出現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等癌症,但比起農業行為,這些癌症更可能是受抽菸、飲酒等個人習慣影響。此外,農民也有較高機率罹患淋巴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淋巴癌,不過成因較複雜,仍要進一步探究。

從水稻與果樹園出發 下鄉調查罹病成因

研究雖得出農民常患的疾病,但還要考證罹病原因。對此,吳威德先將台灣農地依照種植作物分項為稻米、果樹、蔬菜等九大種類,觀察種植作物與農民疾病的關係。像在水稻、果樹和花卉作物區,農民較常因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而中毒,果樹栽種區還常發生農民被有毒生物叮咬與農業用車事故。

吳威德表示,目前國衛院也著手「下鄉」調查,直接走入台灣農地,趁著幫農民做健康檢查與衛教宣導時,搜集第一手農民疾病資料。他強調,農民罹病與農產品、產區、耕作行為都可能相關,直接與農民接觸才能釐清生病原因。他規劃從栽培面積較大的稻米、果樹產區調查,並從屏東萬丹、枋寮等地區著手,率先研究芒果、蓮霧、紅豆等農作物生產是否與農民罹病有關聯性。

圖片下方區塊顏色越深,代表該作物區較常出現農民中毒;水稻、果樹、花卉區工作有較多深紅色區塊,表示稻農、果農、花農更容易中毒。(圖片提供/吳威德)

需要持續健教宣導 農民保險應含健檢

在農業現場健康檢查時,吳威德深感農民健康知識較薄弱,老農較需要保健知識與資源,但他們不似青農熟悉健康管理與醫療管道。對農民進行健教宣導具有一定成效,研究顯示,經常在田間工作的農民中暑機率並不比一般人更高,他認為是農民長年接受中暑宣導、懂得躲避高溫與日曬所致。因此像農藥中毒等病因,也仰賴相關部門持續宣導正確噴藥方式。

此外吳威德指出,健康檢查能及早發現疾病,對高齡農民尤其重要,但很多農民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他建議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應新增農民健檢,不僅能讓農民瞭解自身健康狀況、學習自主保健,健檢紀錄資料也能作為農民職業災害研究的依據,有助對台灣農民職業疾病有更全面的認識。

吳威德補充,農民改變務農習慣,也能減少自身受疾病之苦。例如背負重物時善用背架等工具,較能降低罹患骨骼與結締組織疾病;田間工作多穿戴袖套等防護衣物,亦能防止皮膚接觸農藥等有毒物質。

政府若舉辦農民健檢,能收集農民健康資料,並向農民健教宣導,減少他們因病所苦。(圖片提供/吳威德)

延伸閱讀:

11 項職業病納入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藥中毒、熱衰竭、角膜疾病皆給付,農人、零工均適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