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鹿野有一家德國先生和台灣太太開的義大利餐廳,台、德、義組合的「恰比兔子」之所以出現在此,是因為三個「剛好」。他們透過食物詮釋台東,台東則回報以豐美的人情和美好的生活。走過世界許多城市,人生下半場選擇落腳台東,他們大聲宣布「台東就是我們的家」。

perfect match 首爾結連理,相知相惜
黃秀雲是英文老師,也是攝影記者,朋友都叫她「秀」。2007 年在北京協助國際 NGO 時,認識德國派駐北京的商業攝影師 Johannes 裴友涵。北京工作結束後,黃秀雲回到台灣,Johannes 前往韓國任職。打著「長遠交往」的企圖,他邀請秀到首爾作客,浪漫的交往隨後落實成婚姻的許諾,Johannes 用 perfect match 來形容這段台德聯姻。
Johannes 表示,秀的笑容、活潑的個性很吸引他,兩個人對美的事物有同樣的眼光,也對世界充滿好奇。秀則認為 Johannes 純真得像個孩子,對生活有滿滿的熱誠,對朋友極為慷慨。兩人在四十多歲相遇,人生過半才尋來的相知,更值得相惜。
開放生命的選擇,接受台東的邀請
Johannes 和秀婚後住在韓國,後來 Johannes 的工作結束,他們得決定要一起回德國?還是台灣?因為 Johannes 欣賞亞洲文化,秀也想念台灣,於是他們搬回台中,秀的娘家。
在找尋工作、重新安頓的期間,他們多次接受朋友的邀請到台東遊玩。秀提到,在六十石山往下看花東縱谷,覺得這地方美似天堂,「心裡想著,如果能住在這裡一定很美好」。 Johannes 則補充,每次離開台東,那個「想要住在這裡」的慾望就長大一點。直到有次,秀跟朋友提到想搬到台東,沒想到鹿野「剛好」有房子要出租。
「與其說是我們想要住在台東,不如說是台東邀請我們來住」,朋友提到那個房子十分搶手,必須當天決定。他們用一種開放的態度,讓機會走進生命中,更決絕的是,他們不只移居鹿野, Johannes 還辭掉台北的攝影工作。
「覺得商攝、廣告有點空洞,看似步調緊湊、踏實,但一切都與『銷售』有關……」, Johannes 以 “ I am done with it.” 作結。與此同時,秀靠著英語能力工作了十來年,她也想嘗試些新的可能性。至於有什麼選擇?他們當時並不清楚。

義大利餐的「台式變化」,使用台灣特色食材,料理更驚艷
還好,第二個「剛好」在不久後出現。有朋友剛好在鹿野區役場辦市集,邀 Johannes 和秀前往擺攤。「要賣什麼呢?」朋友建議,既然 Johannes 來自德國,不如就作些德國料理。只是德國料理聽起來雖然很炫,不過 Johannes 並不擅長,倒是他平日作給朋友吃的義大利美食經常讓大家讚不絕口,於是「蘑菇義大利麵」就這樣雀屏中選,成為市集的第一個產品。
義大利麵大受好評,讓 Johannes 頗有信心,後來「台東 2626 市集」來邀,他們便定期擺攤,應客戶「點餐」,商品也從單一品項擴增到波隆那肉醬義大利麵、披薩、義大利乳酪餃 (ravioli) 等等。
等到加入「台東慢食節」後,接觸面愈來愈廣,喜歡 Johannes 廚藝的消費者紛紛敲碗要他們開店、開餐廳,他們才開始思索,或許可以開私廚,接受小團體預約。恰比兔子就這樣誕生在鹿野高台的山腰,一個名為永安的村莊。

Johannes 提到,恰比兔子提供「有台式變化的正宗義大利餐」,變化之處在於加入台灣食材。例如,蘑菇義大利麵應該使用洋菇,沒想到杏鮑菇也非常合宜;再例如傳統披薩不會使用馬告,但馬告披薩如今成了恰比兔子的招牌菜;秀學習阿美族的鹹豬肉後,也將它放在披薩上。
另外,台東「剛好」有許多農漁民,這也形塑了恰比兔子的特色,綠色餐廳當道,Johannes 和秀認識愈來愈多農民與在地食材後,堅持只要在地買得到的,就絕對不用進口貨。像是為了等候野人谷農民的馬鈴薯上市,他們寧可將紐奇 (Gnocchi) 從菜單移除,也不願意用進口馬鈴薯。

餐點質優味美,用餐氛圍溫馨
「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食物」,Johannes 提到,他從小就喜歡窩在廚房寫功課,許多烹飪的技術是看著媽媽作晚餐就耳濡目染留在心底。如今受到台灣顧客的肯定,讓他更想大展身手、求新求變,潛力也因而大爆發。
從單一料理義大利麵,到如今七道料理的全餐,Johannes 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體會到烹飪的樂趣。
恰比兔子美味的餐點讓人豎起大姆指,不過餐廳的氛圍更令人流連。用餐區就是他們家的客廳,大餐桌擺在沙發旁,客人進門後就自在地入座,說是來付錢用餐,更像是拜訪朋友。
路邊剪來的不知名野花,被秀整理得極為雅緻;造型特殊的燈具逸散出溫暖的光暈;歐式家庭的佈置帶來新鮮感,Johannes 說「異國情調讓人有暫時逃開生活的感覺」。

菜園採摘新鮮蔬菜,農民供應有機生菜沙拉
恰比兔子的菜單每季更換一次,Johannes 負責前菜、主菜和甜點,秀則擔綱沙拉、湯與麵包的製作,招待客人多由秀主理,不擅中文的 Johannes 則在一旁陪笑。顧客進門先來杯「特調」,夏天有加了迷迭香的檸檬汁,冬天則提供加了芳香萬壽菊的紅烏龍茶,這些香草就種在自己的花園內,「現摘的最新鮮」。
沙拉中的生菜都是鹿野的農民有機種植,有時間的話,Johannes 和秀還會親自去菜園採摘。麵包加了刺蔥與荖葉,濃湯中的番茄出自南橫的原民朋友。前菜的旗魚從成功漁港運來,主菜則用台灣土雞搭配鹿野日贛部落頭目種植的喜父良米。
這一季的甜點是阿茲特克可可飲佐洛神花冰淇淋,當然,洛神花來自台東,不過可可粉卻是法國品牌。「台灣雖然很多人種可可,但他們都製作巧克力,沒有可可粉」,秀語帶遺憾地解釋,也許願未來能有在地的可可粉供應。

簡天才傳授煙燻秘訣,「煙燻旗魚馬告披薩」招牌料理
從偶爾辦一次的鹿野市集、到雙週舉辦的 2626 市集,最後進入更專業、更有規模的台東慢食節,Johannes 和秀的技藝與眼光不斷被打磨與開啟,透過慢食節的引介,他們與其他廚師和食材供應商交流,碰撞出更多可能性。
例如,曾在法國進修的「台灣廚神」簡天才有次對慢食節的所有攤主示範料理,其中一道「煙燻旗魚」讓 Johannes 既垂涎又好奇,他認為台灣又熱又濕,不容易煙燻。簡天才大方分享,他與廠商合作,將法國的煙燻機改造成適合台灣的環境,而且在 Johannes 和其他廚師購買機器後,又到慢食節開課傳授使用方法。
如今,煙燻機成了 Johannes 的新寵,他煙燻了鬼頭刀和旗魚,讓顧客吃到不同的魚料理。恰比兔子的招牌菜「煙燻旗魚馬告披薩」改編自義大利的「煙燻鮭魚披薩」(pizza al salmone) ,除了以旗魚取代鮭魚外,蒔蘿置換成台灣的芝麻葉、馬扎瑞拉起司換成 Johannes 自製的夸克抹醬,當然,抹醬中的牛奶來自台灣的牧場。
所謂義大利餐的「台式變化」,與其說是創意,不如說是一位德國廚師對台灣食材展現的誠意。

珍惜遠道而來的顧客,也珍惜日常生活的美好
聊到店名「恰比兔子」( Chubby Rabbit)店名的由來,Johannes 提到,兔子是他的精神伴侶,chubby 則指豐腴圓潤,猶如他喜歡的彌勒佛,總是笑臉充盈、喜悅滿足。
Johannes 曾經住過許多大城市,但現在台東鹿野就是他的家,他喜歡清晨被鳥叫醒,喜歡作菜時從窗戶看出去就是山景。他提到許多人都說台灣最美的是人情味,「這的確是真的」,但風景、文化、歷史、食物也都豐美無比。
他想用彌勒佛的意象,提醒台灣的朋友們,永遠珍惜日常生活的美好,「不要以為快樂在別的地方」。
這家以觀光客為主的餐廳,即將迎來他們在鹿野的第九個生日,許多常客都成了老友,每每思及有這麼多人願意專程來吃飯,Johannes 和秀至今仍覺得神奇。事實上一家在地的餐廳也協助了不少農民,像是供應有機生菜的洪美鳳就坦言,若不是「恰比兔子」這類餐廳堅持使用在地食材,她可能早就棄農而去。
Johannes 景仰彌勒佛已經「相由心生」,他同樣有圓滾滾的身形和笑口常開的感染力,不過白髮白鬍鬚倒是更像聖誕老人,將他對台灣女兒和台灣土地的愛都包裹成禮物,等待所有途經鹿野的朋友,一起來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