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公布寶林茶室死者血液檢驗結果。(記者會截圖畫面)

寶林茶室中毒》死者解剖驗出米酵菌酸,致死率高達30%至100%,易在富含脂肪酸環境繁殖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例增加中,衛福部目前累計通報 18 例。衛福部今 (28) 晚 8 點半緊急召開記者會,次長王必勝表示,從一位死者身體解剖中驗出米酵菌酸,該菌在國內首次出現,衛福部接下來會持續檢驗,鎖定重點為粿條,除追查上游廠商,並在寶林茶室現場採集食物、環境樣品,回到實驗室檢驗,最終結果將交由司法單位判定。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教授姜至剛分析,米酵菌酸會阻礙細胞獲取 ATP,造成身體瞬間失去能量、導致暈眩,耗氧器官更因此急速衰竭,進而造成全身癱瘓。食藥署則表示,米酵菌酸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環境中繁殖,22°C 至 33 °C溫度下,繁殖速度最快。

此外,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調而破壞結構,呼籲民眾不要食用長期存放的醱酵食品,更不要吃過期食品。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公布寶林茶室死者血液檢驗結果。(記者會截圖畫面)

遺體驗出米酵菌酸,國內第一次驗出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受害者持續增加,衛福部統計,目前累計 18 例,2 例死亡、5 例仍在加護病房搶救,1 例住院中,其餘 10 例則返家休養。王必勝說明,昨(27)日開完專家會議後,有一家醫院發現未拆封的米酵菌酸標準品,火速提供給台大法醫研究所。法醫解剖其中一名亡者遺體,該名亡者有凝血不全的狀況,並在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這是國內第一次驗出,過去沒有」。

王必勝認為,初步檢驗結果與專家會議結論方向一致吻合,因此決定先告訴國人初步結果,但現在仍在調查中,接下來會解剖屍體,也會檢驗住院者的血液。目前已緊急從國外訂購標準品,預計下週會到貨、提供給醫院,所有檢驗報告都將提供給檢調單位,由司法單位判定最終結果。

寶林茶室中毒案,目前累計通報數共 18 例。 (圖片來源/衛福部記者會手板)

阻斷人體器官接受能量,致死率最高 100%

姜至剛表示,據國外報告,米酵菌酸主要來自唐菖蒲伯克氏菌,經常跟植物、真菌共生,是會在自然環境中存在的細菌。米酵菌酸之所以毒性猛烈,是因它會阻礙人體中粒線體釋出 ATP,而 ATP 如同生物體內的「能量貨幣」,器官需要 ATP 傳遞能量才能運作。

姜至剛說明,米酵菌酸阻斷人體器官接受能量後,會快速導致肝臟、腦等耗氧的器官受損,「因此低濃度就會有(毒害)效果」。攝取米酵菌酸後,病患初期會有頭暈、腹痛、嘔吐等症狀,隨著腸胃道等器官衰竭,逐漸出現血便、低血壓、癱瘓等,嚴重將導致死亡。

據國外報告,米酵菌酸半衰期為 102 小時,意指毒素量經過至少 4 天才會減少一半。姜至剛指出,這亦是寶林茶室的客人可能因米酵菌酸快速死亡後,法醫在數天解剖檢體,仍可在血液中檢出毒素的原因。他並提及,國際間研究,人體若攝入米酵菌酸,致死率「可到百分之百」,可見其毒素對人體危害的嚴重性。

姜至剛指出,人體若攝入米酵菌酸,死亡率介於 30% 至 100%,相當嚴重。(記者會截圖畫面)

重複樣品為粿條,不排除是特定一批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說明,唐菖蒲伯克氏菌容易在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中繁殖,例如:椰子、玉米,最適合生長溫度為 22°C 至 33 °C,該溫度區段間,唐菖蒲伯克氏菌會快速增殖、產生大量米酵菌酸,進而影響肝臟、腎臟,引起精神不振、頭暈、是睡、腹痛、嘔吐等症狀,遭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就會危及生命,以目前案例狀況來說,病程進展非常快,

食藥署目前在現場抽驗了粿條、調味料等 35 件樣品,其中粿條特別需要關注,因此粿條共佔 15件。

吳秀梅進一步表示,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烹調而破壞結構,呼籲民眾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中的澱粉醱酵食品,更不要吃過期食品,若有儲放食品,一定要注意儲藏溫度。

此次的調查最大功臣為醫師,王必勝強調,寶林茶室的顧客吃下料理,並不像學童營養午餐或遊客團餐一樣是集體進食,發現異狀較容易。本案是受害者就醫後,各家醫院醫師發現不尋常症狀,分別通報才發現事態嚴重。

疫情目前仍在調查中,個案食用料理重疊項目為粿條,不排除只是特定一批,衛福部會將餐廳內的粿條一一檢驗,也會追查上游的新北市粿條供應商,並會在茶室環境中取樣,在實驗室裡養菌確認,有進一步結果會再向國人報告。

米酸菌有明確食物來源嗎?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該毒素的病原菌比較侷限在中國、非洲、印尼等特定國家,台灣過往未有相關致病紀錄,較有可能是單一食物中毒,而非系統性的食安疏漏。

消費者可能因中毒事件對河粉、粄條心生畏懼,但楊振昌爬梳國外報告,發現各國米酵菌酸中毒案件的食材包含玉米、大豆、木耳、椰子果肉與果汁,亦包含鮮食、乾貨與醱酵品等,種類並不專一。他強調政府加速調查病原菌污染的途徑,以免造成消費者抗拒特定食品。

楊振昌坦言,仙人掌桿菌或是米酵菌酸中毒,受污染食物外觀、味道等變化皆不大,消費者難以從料理判斷是否受污染。他建議消費者在外用餐,先選擇店家環境、人員衛生品管兼優的餐廳,餐食應盡快吃完,剩食要減少置於常溫環境。若近期仍擔心食安,消費者也可以採買新鮮食材回家料理,「食材新鮮,食用上不用太擔心」。

米類食品還能安心吃嗎?

許輔分析,米類食品可再細分,米飯、粥、壽司、飯糰、米麵條、粄條、蘿蔔糕等,與本次涉案的粿條有同質性,也都有仙人掌桿菌的污染風險,但煮熟後,一兩小時內儘速吃完就沒問題,如果要隔餐食用也得覆熱。

因此,消費者如果早餐在路邊買飯糰、午餐買便當,千萬不要放到隔餐食用,不過超商的三角飯糰、日本的醋飯都有調整酸度,pH值不利於微生物孳生,因此存放時間較長。

至於米醋、豆腐乳、米酒等醱酵加工食品,許輔表示,微生物繁殖必須滿足特定條件,包含溫濕度、pH值、鹽分等,豆腐乳的鹽分高、米醋的 pH 值低、米酒則有高濃度酒精,三者條件均不利於微生物繁殖,因此微生物污染風險較低。

新鮮米飯煮好後,常溫下可以放多久?隔夜飯安全嗎?

台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營養師林雅恩表示,大多數細菌在 4°C 至 55°C會快速生長,少數細菌則要到 60 °C 才會殺死,人體和外在環境都不是無菌的存在,減少污染風險的關鍵便是清潔、製程及保存,例如:煮飯的環境是否有打掃乾淨、有無落塵,烹調、盛裝用的器皿是否有清潔殺菌,種種環節若遺漏,都有可能帶來微生物風險。

林雅恩說明,剛煮好的食物溫度通常落在 90°C 至 100°C,半小時內就有可能驟降至 60°C 以下,國人應在煮完飯後兩小時內把熟食吃完,若吃不完,也要盡快以容器密封放到冰箱,冰箱的冷藏溫度頂多 4°C,可讓細菌進入休眠狀態,倘若煮了份量較多的熟食要分餐、分日食用,則應在煮完後以容器密封、放入冷凍庫。

許多國人會將隔夜飯拿來炒飯。林雅恩指出,冰過的熟食,食用前仍需覆熱,建議覆熱溫度要達到 60 °C 以上,因為多數細菌在 60°C 會被破壞,因此覆熱後的隔餐、隔夜飯依然是安全的,但如果隔夜飯放超過兩天,反覆在不同溫層進出的風險會提高,「建議不要吃了」。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