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2023 年糧食統計年報出爐,糧食自給率下滑至 30.3%,其中米麥攝取量不斷探底,但肉類攝取率持續上揚,每人食肉量達 87.2 公斤,超過穀類消費量,成為國人的新主食。(閱讀米穀蔬果自給率,點選這裡)
在手搖飲、咖啡消費帶動下,國人乳品年攝取量增至 30.8 公斤,為近 10 年新高。
水產品自給率(包含沿近海漁業、養殖漁業,以及以外銷為主力的遠洋漁業)為 130.6%,與 2022 年相比,進口量與出口量均微幅下滑,但去年國人食魚量為 31.6 公斤,比 2022 年增加 0.6 公斤。
食肉超過吃主食,雞肉、豬肉為冠亞軍
2023 年,每人食肉量達 87.2 公斤,其中雞肉佔 42.8 公斤、豬肉 35.6 公斤,並列國人食肉的冠亞軍。儘管肉類攝取量增加是趨勢,但近三年豬肉與家禽肉(雞、鴨、鵝等)自給率皆下滑。
其中,2021 年的豬肉自給率為 91%,2023 年自給率則下滑至 86.3%,2021 年家禽肉自給率為79.9%,2023 年為 73.8%。
但家禽類包含雞鴨鵝等,若單獨以雞肉來看,雞肉去年國產量與進口量分別為 65.7 萬跟 26.7 萬公噸,若排除出口量與庫存量變化,國產雞肉佔比約 71%,亦即我們去年吃的雞肉恐有近 30% 來自國外。
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李宜謙解釋,自給率下滑原因是供給量減少。主因為養豬百億基金鼓勵豬農翻新豬舍,畜牧司掌握到有 2300 多個養豬場都仍在改建中,影響了豬肉供給量。雞肉部分則與近年頻發的禽流感有關,從防檢署統計顯示,肉雞、有色雞的禽流感案例是多數,許多肉雞場也因此申請改建。
至於國人食用雞肉量大過豬肉,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李宜謙說明,近年國內健身風潮興起,更加刺激了雞肉的消費量,相較於豬要飼養六個月,雞只需飼養一個多月,換言之,雞肉的速度遠高於豬肉,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牛肉緩步走揚,去年達到 7.6 公斤,歷年新高
不過國人的牛肉攝取量近年緩步走揚,並於去年達到 7.6 公斤,為歷年新高。李宜謙表示,早期台灣是農業社會,老一輩國人較不吃牛,但年輕人沒有顧忌,加上近年來飲食西化、牛肉麵節等行銷活動,使得國人的牛肉食用量上升。
不過牛肉的飼養週期比豬、雞更長,國人吃到的牛肉又多是進口,從糧食自給角度來看,牛肉的攝取量終究難與豬肉、雞肉比肩。
產業界分析肉品銷量變化,外食影響最大
華漢冷凍食品公司董事長李春來是中華民國禽肉行銷協會榮譽理事長,也是國內知名的大肉商,他指出,「雞肉、牛肉都是外食吃出來的」,因國人外食比例越來越高,也推升雞肉、牛肉食用量。
雞肉部分,李春來分析,不同部位肉的用途不同,雞的棒腿多去往餐廳、便當店,雞翅多出現在滷味、油炸速食,雞胸肉主要走加工。目前國內雞肉最熱銷部位仍是棒腿,但近年來加工雞肉增長最快,包含舒肥雞胸肉、炸雞排等,推測與健身、外食需求有關。
雞肉來源可分為白肉雞和有色雞(俗稱土雞),李春來說明,會自煮的消費者多是買有色雞,國人自煮比例持續降低,外食已成消費趨勢,外食的雞肉都是白肉雞的天下。
台灣的白肉雞和國外的品種、飼料、飼養方式一樣,差異在於國產白肉雞可生鮮冷藏供應,料理、使用更方便,但當國產雞肉供應不足時,進口雞肉就會增加,隨著外食比例上揚,「進口已成常態」。
針對牛肉部分,李春來指出,近年牛肉消費量增長,主因與燒烤和火鍋店增加有關,這些店家會使用油花較多的五花、培根等。
飼料公會:活化休耕地,拉高飼料玉米自給率
糧食供需年報顯示,肉品自給率高,不過國內畜牧業相當仰賴進口飼料,亦即,肉品自給率的背後,實則來自進口飼料的支撐。
台灣飼料同業公會秘書長鄒信南說明,經濟動物食用飼料以玉米為主,其次為大豆,玉米年進口量約 450 萬公噸,國產硬質玉米年產量約僅 5、6 萬公噸,飼料用大豆則使用榨油後的豆粕,每年約有 200 萬公噸的進口大豆用於榨油,豆粕約有 150 萬至 160 萬公噸。
儘管進口原物料的價格、運輸,常受到國際局勢影響,但現實來看,台灣的飼料進口依賴難在短時間內降低。
鄒信南認為,農業部為戰略、糧食安全考量,近年拉高硬質玉米的種植獎勵,並以每公斤 9 元保價收購,但目前玉米行情為每公斤 7 元,等於是政府要花錢維持國產的比例,雖然中央希望農業部協助保價收購,但目前仍在協商階段,因為飼料廠並不願意做賠本生意。
鄒信南指出,台灣硬質玉米價格之所以高,主要原因在於土地成本,若想降低國產玉米的生產成本,不妨鼓勵更多休耕地轉作,藉由面積擴大,提高生產效率。
進口蛋品、乳品用量創新高
過去兩年國內缺蛋,進口蛋數量也創新高。蛋類進口率從 0.9% 成長至 3%,進口量從 2022 年的 3845 公噸飆升超過 1.5 萬公噸,以雞蛋為大宗。李宜謙表示,前兩年禽流感肆虐出現嚴重缺蛋,現在國內雞蛋產能恢復,預估明年進口蛋的比例會回落至 1% 內。
國人的乳品每年攝取量去年增至 30.8 公斤,為近 10 年新高。其中鮮乳和奶粉的攝取量分別呈現增加跟減少趨勢。李宜謙解釋,鮮乳攝取量明顯增加,與手搖飲、咖啡等加入牛奶有關,這些飲品刺激了牛奶的需求。
然而依目前液態乳標示規範,進口「鮮」奶仍與國產鮮奶合併統計,近年皆有近 10% 的鮮奶,實為與國產鮮奶迥異的進口牛奶。若再加上保久乳、冰磚奶還原乳等,液態奶進口量與佔比近年持續上揚。換言之,統計數據呈現國人「鮮」乳攝取量提升,可能僅是增加進口乳飲攝取量。
統計顯示,其他乳製品攝取量緩步成長,去年達到 4.9 公斤。李宜謙推測,是國人對起司需求提升所致。他表示,起司是台灣乳業接下來轉型政策重點,將開發水果與起司的獨特配方,也將媒合酪農和業者來發展國產起司,今年將會招集專家學者洽談。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分析,農業部應跨部會修正食品加工相關法規,讓酪農有生產起司的標準參考,並可自建加工廠,在產地製作起司,「如果鮮奶不夠新鮮,起司就沒競爭力」。畜牧司無解套法規,卻先研究起司配方,他直言「本末倒置」。
水產品產品自給率為 130.6%,主力來自遠洋外銷
去年水產品自給率(遠洋、沿近海、養殖漁業合併計算)為 130.6%,與2022 年比較,下跌 2.3%。
去年捕撈量增加約 2.1 萬公噸,以鯖魚的收穫量增加最多,沙魚、秋刀魚、油魚、白帶魚等產量也較明顯提升;產量縮減的主要水產品為頭足類,並以魷魚為大宗,減量約 2.5 萬公噸,其次則是鰹魚。
農業部則分析,台灣近 20 年食魚量,由於新漁業管理制度等因素而減少,但去年國人食魚量為每年 31.6 公斤,比 2022 年增加 0.6 公斤。
雖然水產品自給率超過 100%,並不表示台灣國內食魚量大,湧升海洋創辦人徐承堉解釋,自給率是直接把「國內生產量」除以「國內供應量」,台灣因遠洋捕撈量龐大,撐起自給率。他指出,遠洋捕撈水產為鰹魚、鮪魚,經常在國外直接轉售,對台灣水產自給沒有幫助;若是捕撈秋刀魚、魷魚等,漁船會先回台灣漁港,當台灣有緊急需求時,這些魚種較可能留在台灣。
捕撈數據上升、進口量減少,讓食魚統計量微幅上升
鯖魚、白帶魚屬於沿海捕撈魚種,兩者去年捕撈量較明顯提升,不過徐承堉觀察,若是從漁港拍賣市場交易量推算,兩種漁獲捕撈量變化不大,較可能是因為鯖魚推行配額管制、白帶魚因應出口政策,兩種魚被要求確實申報捕撈量的關係。
牡蠣、吳郭魚等養殖水產,台灣較能自產自銷,但綜觀去年數據,養殖水產產量並未有明顯變化。徐承堉也說,除了牡蠣、文蛤等貝類,台灣大部分的養殖水產都需要仰賴進口飼料,加上養殖的放養數據較難核實,可能存在虛報空間,實際穩定台灣水產自給的比例恐怕不如表面數據高。
換言之,去年統計數據提升,只是因過去沒有確實申報捕撈量所致,雖比較接近真實捕撈狀況,「但不代表去年產量增加」。
綜合以上論述,徐承堉認為台灣水產品產量提升,僅是更落實漁業申報的結果,而進口量對比 2022 年縮減,可能是 2022 年疫情緩和,國內因應市場需求,大量進口水產,但隨著挪威鯖魚飆漲、台灣與宏都拉斯斷交後較難輸入白蝦等,導致 2023 年台灣減少水產品輸入。
他分析,在捕撈數據上升、進口量減少下,食魚量才些許提升,但就他觀察,「台灣食魚量應該沒進步」。
水產實際自給率,恐不到三成
徐承堉表示,台灣要分析水產的實際自給率,不適合由國內生產量跟國內供應量直接換算,「會跟事實有滿大誤差」,從 FAO 的糧食平衡表統計數據推算較為準確,而根據 FAO 2022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國產魚供給率「應不到三成」。若再考量養殖漁產使用進口飼料等因素,自給率只會更低。
如何改善台灣水產自給率?徐承堉認為「統計上要先落實」,如遠洋漁業因受國際永續漁業規範約束、落實人權等因素,更嚴格進行捕撈申報與管理等,此舉雖會增加經營成本,導致部分漁民退場、減少生產量,但其生產數據與成本才更貼近事實。當遠洋、沿近海、養殖水產的統計數據都能呈現實況,計算自給率、從中分析維持水產自給方針才有意義。
延伸閱讀:
「台灣與厄瓜多斷交」?這邊是誤植吧?
謝謝您的指正,確實是受訪者一時口訣,已經修改為「宏都拉斯」。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