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4)年 9 月推出的「班班有鮮奶」政策,上路僅三個多月就遭行政院倉促喊停,讓酪農與多數家長十分失望。在中央無意重啟政策後,已有 6 地方政府自籌經費續辦,包含台北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及屏東縣。
《上下游》調查全台縣市學童乳供應情況,台北市學童 4 月起可至合作通路,以數位學生證兌換乳品,彰化縣及屏東縣均為酪農大縣,供應乳源以在地優先。部分縣市則透過營養午餐要求供應乳品,至於花東、離島等地區礙於財源、運輸問題難以克服,呼籲中央考慮重啟班班有鮮奶政策。
台北市、嘉義縣市、雲林縣自籌經費續辦
根據《上下游》調查,目前已籌措到經費、表態續辦學童乳政策的縣市有:台北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以及屏東縣。
台北市政府採兌換制,預計 4 月上路,學童持數位學生證至合作通路,例如:便利超商,便可靠卡兌換鮮乳、豆漿等乳品。台北市自籌經費約 1.84 億元,初步實施對象為小學以及幼兒園,頻率為每週一次,未來若經費許可將增加次數或是將受眾擴大到國高中。
蔣萬安前(12)日前往彰化、雲林的乳牛牧場參訪表示,台北市自辦學童乳,除了為學童補鈣,也讓孩子從小熟悉、信賴優質國產鮮奶,以行動支持本土產業,不讓酪農孤立無援。
雲林縣政府自籌 2300 萬元,讓全縣 3.1 萬名學童能每週飲用一次鮮乳;嘉義縣政府自籌 2086 萬元,讓國高中、國小及公立幼兒園等約 2.8 萬名學子每週飲用一次鮮牛羊豆奶。嘉義市政府自籌 3423 萬,讓國小及公立幼兒園、國中約 2.3 萬名學生,每週可飲用 2 次鮮乳。

彰化縣、屏東縣自辦,在地乳源優先
彰化縣和屏東縣,均為酪農大縣,兼顧學童健康之餘,也優先支持在地乳源。彰化縣政府預計每年自籌 8000 萬推動學童乳,今年 3 月底開始,學生每週喝一次鮮乳,含國中小及附設幼兒園等涵蓋人數為 9 萬 503 人。
有了去年經驗,且為支持在地酪農,彰化縣政府的標案設計相當細緻。彰化縣農業處畜產科許天耀說明,彰化縣學童乳標案採複數決標,契約明定廠商先以班級為單位分裝,避免造成學校分發困擾,此外,契約也要求廠商必須提供該批鮮乳中,來自彰化酪農生乳收購紀錄及比例,「有收彰化的生乳才可以參加」。

屏東縣原要求學童營養午餐每月至少供應一次乳品,在此基礎上,屏東縣府自籌 4200 萬元,每週再加一次鮮乳或豆漿,對象為縣內幼兒園至縣立高中,共計約 5 萬 7000 名學童受惠。屏東縣縣長周春米更表態,未來會持續推動,成為常態性計劃。
屏東縣教育處學生事務科科長郭小蘋表示,本次執行是教育處及農業處分工,教育處會額外提供 600 萬元經費,讓學校添購冰箱、保冷袋等設備,乳品供應由熟悉產業的農業處協助,並採複數決標,如此考量是為了照顧在地酪農。
郭小蘋表示,屏東縣有在地小農鮮乳品牌,但屏東縣南北距離超過 100 公里,小農品牌無力負擔全部運輸,複數決標能讓各家品牌分擔運輸壓力,讓小農鮮乳品牌就近供應,縣府的目標是讓屏東學子能喝到屏東優質的鮮乳,補鈣的同時也照顧酪農。

部分縣市本就供應乳品,加碼有難度
除了已表態續辦 6 個縣市,未表態續辦的縣市中,不乏早已在營養午餐契約中,要求供應乳品。例如基隆市、苗栗縣、金門縣,本就會讓學童每週飲用 2 次乳品;桃園市、新竹縣、台南市、宜蘭縣、台東縣、澎湖縣的學童,每週飲用 1 次以上乳品,僅台中市、花蓮縣、連江縣未硬性規定,由各校自行決定。
新竹市雖未表態自辦,但其實也希望延續學童乳政策、支持在地。新竹市教育處體育保健科透露,為評估續辦學童乳政策的可能性,體育保健科曾親自拜訪新竹在地的香山牧場及進士牧場,但兩牧場規模、運輸都不足以供應全新竹市,且小農鮮乳無法像大乳廠一樣擁有各式檢驗報告書,此外,新竹市每年營養午餐挹注經費約 3 億元,難再為學童加碼。
東部地區則均在評估中,而對花東來說,運輸是最大的挑戰。花蓮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坦言,東部人口不比西部,經銷商數量也較少,學童乳的配送、分裝都是新增工作,但花東幅員遼闊,偏鄉學校數量又多,以花蓮縣為例,120 多所公立小學中,超過 80 所為偏鄉小校,若要送鮮乳,乳車大多是要送貨至超市、超商時,才在路線中安排「順路」的學校,不順路的學校都只能運送保久乳。

離島運輸困難重重,買保久乳一次至少一個月份
對離島地區來說,有保久乳已非常幸福。澎湖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營養師許靜宜表示,對台灣本島來說,澎湖縣是離島,但澎湖縣共有 19 座群島,澎湖的乳品都來自台灣本島,即便是人口最多的馬公市,冷藏車數量依然不足,而望安、七美鄉更是離島中的離島,必須再從馬公搭船、再次轉陸運,才能送到學校給孩子飲用。
許靜宜坦言,考慮到運輸路線長,且船運往往沒有冷鏈,加上冬季東北季風、海象難測,為了不讓學校斷炊,離島每次乳品運送量都是至少一個月份,且因運輸費用高,乳品單價也更昂貴,以縣府自辦學童乳來說,保久乳每瓶至少 20 元,鮮乳每瓶則要 27 元。她表示,澎湖縣非常感謝中央去(2024)年學童乳德政,也希望延續,「澎湖真的需要」。
連江縣體育保健科營養師曹小姐表示,馬祖地區的物資仰賴台灣本島輸送,物價也被運費墊高,即便是便利超商食品都比台灣本島昂貴,而馬祖有偏遠、極偏、特偏遠學校,「是離島中的離島」,很多學校的物資都只能靠船運送,。
曹小姐說明,當冬季東北季風來臨時,詭譎天氣及海象經常使航班、船班停駛,以往停航常使馬祖地區面臨「斷炊」危機,所以馬祖地區每次下單往往高達 2 至 3 個月份量,考慮到運輸、食安,學校多偏好保久乳,也希望中央延續政策,嘉惠偏鄉學子。
地方盼學童乳政策延續並因地制宜
《上下游》採訪過程中,一位不願具名的承辦直言,「公務員絕非笨蛋,我們也想把事情做好」,但長年以來,地方政府經費仰賴中央鼻息,當中央喊停政策、暫停經費時,各地縣市政府如同軍備競賽般競相加碼,但財務吃緊的縣市政府即便再努力規劃,最終只能無奈地向現實低頭。
各地方政府依然期盼中央續辦學童乳政策,不過財務不見得有餘裕,以現行每月一乳的台東縣及每週一乳的澎湖縣為例,澎湖縣預估,每週增加一次飲用乳品,每年所需經費至少 424 萬元;台東縣預估,每週飲用兩次乳品,每年經費約需 1200 萬至 1400萬。
新北市政府表示,已完成「都會區兌換券」及「偏鄉專案運送」規劃,並與四大超商協商合作模式,希望都會、偏鄉學童都能方便領取鮮乳,但每年經費預估高達3.3億元,如全數由市府自籌,恐排擠整體年度教育經費,故仍待中央經費到位後,便能立即執行。
花蓮縣教育處體育保健科則建議,市區大校可採「以券兌換」,學童憑券到通路領取兌換,偏鄉地區則仍採集運到校分發,執行上更有彈性。
新竹市教育處體育保健科也表示,對於觀望中的縣市來說,以學生證、身分證或是APP等方式的「鮮乳券」,到超商、超市、農會,甚至各地牧場兌換,學童能自由安排時間,也能自行選擇想支持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