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種花的男人,柳枝芳培育 600 種新杜鵑,紫紅花瓣如羽毛落下

柳枝芳,這個名字就像為植物而生。奇妙的是,這是一位男性花農之名,出生時,算命師為他取下這個名字,意外為男孩種下命運的伏筆。

長大後,柳枝芳果然與花為伴,他像守護珍寶一樣照料著杜鵑,並用廿多年的光陰育出 600 多種「萬里新杜鵑」。算命師的手隨意落筆,卻像預知了春天會在這個人手中盛開。

柳枝芳從杜鵑花農成育種大師,一手育出 600 多種「萬里新杜鵑」。(攝影/楊語芸)

返鄉種花兼研發,扦插馴化技術獲神農獎

走進「一起出花:萬金杜鵑花展」的會場,每朵杜鵑都展現迷人風采,這些杜鵑與慣常在馬路分隔島、公共建築前見到的略有不同,牠們的花瓣層次更豐富,花色與紋理變化萬千,有的漸層渲染,如霞光染雲,有的斑斕錯落,彷彿細緻畫作。這些,都是柳枝芳悉心育出的獨特品種。

柳枝芳的父親是萬里地區第一代花農,柳枝芳高職畢業後離鄉工作,當時台灣經濟起飛,園藝花卉市場蓬勃發展,他決定返鄉闖天下,建立屬於自己的花卉王國。

要打拚就要有競爭優勢,早年繁殖杜鵑技術不成熟,柳枝芳花了將近十年研究繁殖技術,成功讓萊特氏越橘(杜鵑花科的一種)的扦插苗更快生根、適應環境,杜鵑也表現更好。這項突破性的技術,讓他在 1998 年榮獲神農獎肯定,也奠定王國基礎。

柳枝芳的「萬里新杜鵑」花色與瓣型千變萬化,此品種的父本為西洋杜鵑「賓之妝」。(攝影/楊語芸)

國外不賣就自己來,自學踏上育種旅程

儘管台灣遍地杜鵑,然而品種卻遠不及國外豐富,柳枝芳拿著國外花卉型錄想引進栽種,無奈國外品種公司認為台灣市場規模太小,不願出口,他便下定決心:「既然人家不賣,我就自己來!」

柳枝芳沒有育種的經驗,從零開始打造技藝。要育出新品種,首先得尋找合適的父本與母本。除了園內既有品種,他四處尋覓各種可能的親本來源。他會向其他育種家請教,拜訪其他園藝業者,或是委託他們幫忙引介,只為找到能孕育出理想後代的最佳組合。

他坦言,園藝界的人都期待更多選擇,因為每一個新品種的誕生,都代表新的商機。而對柳枝芳而言,育種不只是實驗,更是一場充滿未知與期待的旅程。

柳枝芳的「萬里新杜鵑」花色與瓣型千變萬化,此品種的父本為皋月杜鵑「五寶綠珠」。(攝影/楊語芸)

四年始知育種結果,有驚喜也可能白忙一場

長年下來,柳枝芳固定選用較強健的平戶與西洋杜鵑為父本,再雜交其他花色或瓣型的杜鵑,每個黃豆般大小的果莢內含數百至上千顆種籽,需經過播種、疏苗、育苗、栽種等步驟,再耐心等上至少四年,甚至八年,才能開花。

柳枝芳以兩種新培育出的杜鵑為例,說明不可預測的奇妙。他原本計畫,以單瓣的西洋杜鵑「紫蜻蜓」為父本,再雜交重瓣杜鵑作為母本,希望育出重瓣的紫杜鵑,因為「這在市場上比較少見」。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大出意料,不僅誕生了淡紫、淡粉色的重瓣杜鵑,還意外培育出偏紫紅色的裂瓣杜鵑。

柳枝芳特別喜愛裂瓣杜鵑,因為一般杜鵑花謝時會整朵掉落,而裂瓣杜鵑的花瓣卻會一片片飄落,落在水面上宛如片片紅色羽毛,唯美而動人。這場意外的育種試驗,再次印證了他的想法——育種者可以懷抱願景,但結果從來無法掌控,一切都得交給時間與自然來決定。

柳枝芳的「萬里新杜鵑」花色與瓣型千變萬化,此品種的父本為西洋杜鵑「紫蜻蜓」。(攝影/楊語芸)
裂瓣杜鵑花落如羽,是柳枝芳最愛的杜鵑之一,此品種的父本為西洋杜鵑「紫蜻蜓」。(攝影/楊語芸)

同樣的親本,不同的結果:育種無法設計的美

有成功的驚喜,也會有意外的失落,柳枝芳表示「如果開出來的花不是原先設計的,等於四年就浪費了」,柳枝芳提到,有次用雙重瓣的台大雜交種紅色杜鵑和淡紫色的烏來杜鵑雜交,原先預期會產出重瓣的紫色杜鵑,沒想到子代卻是白色的。

他後來查閱文獻才發現,淡紫色烏來杜鵑有隱性的白色基因。雖然原生種的基因通常較強勢,但為何雜交會激發烏來杜鵑的隱性基因,他至今仍無法解釋。

另外,雜交的變異有時候甚至會影響繁衍,像是「雄蕊瓣化」,導致完全沒有花粉;或是「花托瓣化」,連果莢都結不出來。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育種充滿未知,每一株都可能帶來驚喜,也可能讓多年努力付諸東流。

瓣化的雄蕊無法提供花粉進行授粉、繁衍。(攝影/楊語芸)

育種花時間又佔地方,「萬里新杜鵑」等候訂單

育種的成本不只是時間。柳枝芳說,育種、扦插、調整品種都需要溫室空間,若這些溫室拿來培育可上市的杜鵑或其他花卉,每年能多賺上百萬元。「這也是為什麼杜鵑雜交技術不難,但很少人願意做,因為太占地方。」

既然如此,為何不趕快讓新杜鵑上市?柳枝芳解釋,一方面這些品種尚未穩定,另一方面,若無法一次量產十萬盆,生產成本太高,而目前沒有訂單。正因如此,這 600 多種新培育的杜鵑尚未正式命名,他將自己的心血之作統稱為「萬里新杜鵑」。

柳枝芳的「萬里新杜鵑」花色與瓣型千變萬化,此品種的父本為西洋杜鵑。(攝影/楊語芸)

半輩子的班長,帶領產銷班創造利潤

育種與繁殖技術,讓柳枝芳有著獨特優勢,但他不只希望自己成功,更希望萬金花農共好。柳枝芳提出「共同接單」的構想——以產銷班為名統一訂價,這樣一來,不論是小花農還是大訂單,都能有效分配與銷售。

例如,有花農接到訂單要求植株高度 50 公分,但他手上的杜鵑只及 30 公分,柳枝芳便從其他花農調度符合規格的植株供貨,而這位花農的 30 公分杜鵑長高達標後,再補給原來的花農,以確保每筆訂單都能順利完成。

「產銷班成立時年營業額約 700 萬元,沒幾年就突破 1500 萬元。」柳枝芳說,供貨穩定才能讓市場成長,客戶固定下單,產銷班也因此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百大產銷班,並成為造園類唯一上榜的產銷組織。

現任班長嚴慶榮說,柳枝芳的訂單最多,卻總是主動轉給其他班員,一起創造利潤。更重要的是,他作為前輩從不藏私,年輕花農有任何問題,他都傾囊相授,「是萬金杜鵑的靈魂人物。」

柳枝芳以溫室育種「萬里新杜鵑」,希望為金山萬里打造「杜鵑家鄉」的美名。(攝影/楊語芸)

野柳燈塔取種,守護台灣原生百合

金山區農會農事輔導員游士賢表示,柳枝芳不只獨鍾杜鵑,對台灣原生百合也極為關注。台灣原生百合在野外多次雜交,品種可能逐漸不純,當新北市政府委託他種植並提供百合盆栽時,他便決定趁此機會保留純種。

他的親戚在野柳燈塔擔任管理員,知道那裡有許多野生百合,且受東北季風影響,較不易雜交。他便親自取種,從播種開始,一步步栽培出台灣原生種百合,為台灣留住最純粹的美麗。

桃園區農改場副研究員許雅婷指出,柳枝芳對植物觀察非常敏銳,「只有對植物充滿熱情與愛,才有辦法做到。」

柳枝芳說,自己沒有宏大的夢想,只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萬金杜鵑。以前,他認為自己只是生產者,杜鵑不過是養家餬口的工具,後來才發現,自己也能成為研究者,讓這片土地開出前所未見的花朵。

2025 萬金杜鵑花展|一起出花

展期|2025/2/27(四) – 2025/3/30(日)

時間|10:00 ~ 20:00(點燈時間 18:00 ~ 20:00)

地點|金山區中山溫泉公園 / 萬里觀光公園 / 瑪鋉運動公園

延伸閱讀:

全台八成杜鵑花都來自這裡!喝陽明山泉水長大,「萬金」杜鵑王國燦爛盛放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