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有機會開車經過嘉義縣 166 縣道,很難不被這片鮮紅花海震懾住目光。紅通通一大片,像紅色波浪隨風翻湧,又像一塊燃燒的紅絨毯,熱烈地鋪展在田野間,耀眼得讓人忍不住停下車來多看幾眼。
這些熱情盛開的「一串紅」不只是田野間的風景,更是一種承載歲月故事的植物——它們在這裡已經紮根超過一甲子,與日本訂單有著密切的關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故事裡。

一串紅如串串小紅燈籠,還有一串紫
一串紅是秋冬常見的草花,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別名「爆竹紅」或「牆下紅」,每一株一串紅都像是串串小紅燈籠,緊密地掛在細長的枝條上,微風吹拂時,彷彿輕輕搖曳的風鈴,帶著溫暖而喜氣的韻味。
一串紅屬於唇形科鼠尾草屬,家族成員還包括一串紫、一串白、一串粉等變異品種,不過仍以鮮紅色最為常見,常見於公園花壇、道路安全島,為冬季景觀增添亮麗色彩。
.jpg)
日本跨越一甲子的紅色契作
嘉義種苗合作社代表吳石城是二代種花人,自父親手中接下花田與來自日本的訂單,日本主要採購的是一串紅的種籽,每年需求量約在兩、三百公斤之間。
至於日本會社當年如何找到台灣契作農民,他已記不清楚,只知道新港鄉溪北村種植一串紅已有超過一甲子,如今仍依照日本訂單穩定契作。

彎腰採收,每粒種籽都是辛勞結晶
吳石城指出,每年 10 月底,農民會將前一年留種的一串紅播種,約在 1 月初即可採收。雖然種植過程不像瓜果那般繁瑣,但照顧工作仍然馬虎不得。然而,真正最費工的環節是採收,因為目前沒有機具能夠協助,全程只能依賴人力。一串紅的植株高度不到 30 公分,採收時農民得長時間彎著腰,一株株手工摘取,格外辛苦。
採收後,農民會先將花卉曬乾,接著在一大塊塑膠布上「打花」,讓種籽掉落,方便收集。隨後,透過風選機篩選種籽,將過輕、不會發芽的淘汰,留下品質良好的種籽準備出貨。
吳石城透露,每分地約可收成 20 至 30 公斤的種籽,產量多寡端看農民的田間管理能力。他不願透露每公斤的售價,只是笑著反問:「如果不會賺錢,怎麼會種五、六十年?」

春日限定,賞花切記「勿踏入田區」
吳石城表示,清明連假期間正是一串紅盛開的時節,歡迎大家到新港鄉溪北村來賞花,感受這片熱烈綻放的紅色花海。不論是拍照打卡,還是漫步田埂間,都能享受這難得的春日美景。
不過,他也特別提醒遊客,花田正值採收期,農民需要完整的花卉來確保種籽品質,因此賞花時請務必留在田埂上,避免踏入田區,以免影響農民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