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禮物:發現夢想之地

文圖 / 李慧宜

三十八歲以前,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結婚」這件事。一來,婚姻是一種不甚公平的社會制度,二來,我也擔心如果婚後生了小孩,像台灣目前這樣的社會和生態,能夠提供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呢?

這些想法,一直持續到2006年開始出現轉變…當時,因為拍攝工作,我有機會進入美濃投身農村生活,不僅可以浸淫於自然的恩典、體驗農作的成長,也曾在水圳邊,參與了男人的閒聊八卦、女人的擣衣洗菜,偶爾,還會跟隨著叔婆伯姆在夥房、菜園裡穿梭,協助安排餐桌上的各式佳餚。我看到農村裡,人與自然,在各種耕種與居住的方式上對話,人與傳統,不斷透過儀式、傳說、口耳相傳進行新陳代謝。這我才發現,原來農村,就是夢想之地。

在農村生活

2009年年中,進入美濃的第四年。我跟美濃農會的農事指導員朱老大(朱秀文。在美濃,大家都喚他「朱老大」,以下稱「朱老大」)結婚。婚禮謝卡上寫著,「結婚,是我們對農村的承諾。」意思是說,農村讓我們對未來產生希望,透過結婚的形式,我們要在農村生活、生產、生養下一代,謙虛學習、貢獻所長、建立自我的價值。


美濃真的是好山好水好田地,三分大的蘿蔔園,竟讓我們整整拔了一個月。

我們家的糧食自給率

去年六月某晚,婆婆跟我在廚房一同洗碗。我問婆婆,「今天我們吃的竹筍是家裡種的?還是親戚送的?」婆婆說:「這兩天山上下雨,山溝裡面水氣重,旁邊那叢老竹頭早就冒筍了!」沒等我回話,婆婆又說,「現在物價高,還好有我每天幫你們弄吃的東西,你看看這些番薯葉、苦瓜、菜瓜、韭菜、芋頭…全部都是我種的,還好祖先有留土地給我們,只要澆水施肥,全家要吃的菜都有囉!」我繼續問她,「竹筍,是誰種的呢?」,婆婆回,「就是你們的祖母啊!」我馬上接著,「這就是書上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啊!」婆婆馬上修正我的說法,她說,「不對,我們客家人是說,前人種竹,後人享福!」

婆婆不僅懂得傳統智慧,她每天張羅三餐的功力,可謂是女中豪傑,也讓我這個都市佬,真正見識到農家自給自足的生活。像我們朱家,主要是靠祖傳的田地維生,這些田地不只身負經濟大任(好比說近二、三十年來,我們家種的經濟作物如木瓜,荔枝和番茄),也可以撈食(也就是自己種稻、種菜或偶爾養雞養鴨等)。

家中所需肉類如雞鴨魚豬,有二到三成是親友互贈或自家畜養,其他都是到市場採買料理,另外如稻米、青菜、水果和部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玉米、芋頭),都是公婆或朱老大在自家的田地上耕種。


農業式微,我們朱家生產項目與數量越來越少,直到樂樂農場成立,親友們才發現有事可做,每天下午會主動到我們家協助分級裝箱。

我無法精算出我們朱家的糧食自給率,但是跟台灣目前被打趴在地上的成績比較起來,我們家的糧食政策肯定是比農委會更為搶眼。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始終守著祖先留下來的田地,並繼續耕種。

雖然目前田地作物的總年收入不到三十萬,可是,我們三餐飲食無需依賴市場,也不怕國際糧荒的威脅,這,就是我們朱家擁有的「糧食自主權」。其實農村不只我們朱家是如此,附近的鄰居親友只要是沒有賣地、擁有耕種能力和基本農工人力,也都跟我們一樣,就算年收入不高,還是可以一桌豐盛不愁餓肚子。

務農不孤單

朱老大是個面惡心善的莊稼漢,唯有在田裡,才看得到他的溫柔。記得我們認識之初在田裡聊天,我隨口一問,「鄉下務農的年輕人很少,你都一個人在田裡工作,不會無聊嗎?」

沒想到他一派輕鬆說,「那是因為妳聽不懂植物說的話!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全身上下都會傳遞訊息,不管是枯萎、斑點、變色…,植物隨時會告訴我們它們過得好不好。」

「好好務農,才能好好生活。」只有務農,才能讓我們跟土地繼續緊密連結,才使我們可依循自然條件理解大地萬物,並在傳統生活的內涵中與祖先對話。所以我們依照各人專長進行分工,朱老大負責耕種,我負責推廣。農場名稱來自我們的孩子樂樂,範圍以蘿蔔田、玉米田、番茄園、玉荷包園和芭蕉園為主,耕種者包含公婆兩人、朱老大和長期跟我們合作的龍肚婦女農工隊。

用種給家人吃的心情來耕種,「農場裡生產的,是我們的食物,也是分享給朋友的禮物。」可這份浪漫,不見得馬上會有好結果,就在第一年,農場收成不佳,收入也很慘,投入的二十多萬只回收三萬(這真的嚇到我了)。次年,朱老大堅持繼續種,他專心照顧小果番茄橙蜜香,而三分大的蘿蔔田,他說就讓我和樂樂一起一邊玩一邊種吧!

 
右圖:樂樂在田裡,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發掘好玩的遊戲!左圖:樂樂後方的山巒和屋舍,有如孩子手中的玩具。

一般來說,蘿蔔的耕種門檻低,放著野生就可以長得不錯(這應該是朱老大放手的原因)。我們種的品種,是美濃特有的裡作作物-白玉蘿蔔(因為體型比一般蘿蔔來得小,在地人都稱它為「小蘿蔔」),特色是肉質細緻、味道鮮甜,無論蒸煮炒燉,還是醃漬存放,料理起來都很健康方便。

白玉蘿蔔的生長和收成,集中在每年十月到隔年一月,我開始下田的時候,樂樂還不滿周歲,正開始學習爬行,這個時節,美濃氣溫最舒適、水圳水質也最清澈,就是一整個秋高氣爽。

每天,我先把樂樂餵飽,再穿上手袖、雨鞋,帶著香蕉刀和六個水桶,然後把樂樂抱上車開往蘿蔔田。因為樂樂一上車容易入睡,所以隨便繞行幾條產業道路等他呼呼大睡後,我便把車停在田邊,打開駕駛座和後座樂樂身旁的兩個車門(車內通風較好,樂樂一哭我也立刻可以聽到),放心到田裡工作!

這個方法,試了幾天效果不錯,直到有一次,我疏忽安全座椅的帶子已經鬆脫,樂樂醒來試著自己爬出車外,竟然頭先著地差點滾下水圳(額頭破皮嚴重,傷口上都是沙子),我非常自責,自此之後,我乾脆把樂樂帶進田裡,讓他自己愛怎麼爬就怎麼爬,只要不吃太多泥土就好。幸好小朋友新陳代謝快,傷口癒合很好,我跟樂樂也越來越享受在田裡工作的生活。有時候樂樂餓了,我會讓他躺在懷中喝奶,喝完後他生龍活虎的在蘿蔔葉底下爬來爬去,我一屁股坐回土堆上繼續把剛拔好的蘿蔔削頭去尾。

此刻,時間彷彿慢了下來,白頭翁高歌著,紋白蝶上下飛舞不停歇、和風輕柔的陣陣吹送、鄰田農民笑著大聲說話…


到蘿蔔園體驗拔蘿蔔的消費者,很喜歡問問題聊聊天。每次看到他們蹲在地上,就很為他們高興,因為他們離土地又更近了些!

是食物,也是禮物

這段務農歷程,我寫了幾篇短文發表在網路上,為自己和樂樂的第一次農事經驗留下見證,沒想到透過朋友們的熱心幫忙,竟然聲名大噪大獲好評,連許久沒連絡的高中、大學同學也都跑來支持我們團購買蘿蔔,甚至還有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網友,把白玉蘿蔔改名為「樂樂蘿蔔」,並用這些蘿蔔製作出「蜂蜜蘿蔔汁」(詳情可見「WC小姐」的部落格「好書太多,不斷送青春」)。

這些真誠熱情的回應,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務農的驕傲,每每只要想起在遠方的某些都市大樓裡,有許多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為了吃到我們的農產品,心甘情願配合農家節奏默默等待收成,跟我們一起擔憂氣候變化,三不五時寫信鼓勵我們堅持友善耕種,或是熱烈討論蘿蔔的故事和美濃的人情點滴,我就忍不住在心底默默發願:一定要努力讓更多的農民也有機會感受到這份「務農的價值和身為農民的驕傲」。

在現代化過程中,城鄉關係受到嚴重扭曲,我這小小願望,其實只是城鄉和解的一小步。當都市發展趨近飽和,其周邊農村很容易受到國家制度或財閥投資的壓迫,當農村環境受到污染、農藥化肥過度氾濫使用,都市人無意成為冤大頭還吃下有問題的食物時,都市和農村,必須共同突破錯誤的政策、不公平的市場機制,進而建立新關係…

樂樂農場的農家生活,讓我看到農產品多元的意義,它是食物、回憶,也是文化和人們對話的基礎,它有如一份禮物,以不同形式穿梭在城鄉之間,讓環境正義與人類誠信有機會得以彰顯。(本文作者任職公共電視,目前育嬰留停中)


希望樂樂長大後會驕傲的說,「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