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知識入鄉:思索台灣農業的未來

 文 / 陳建泰

一項產業或是一個地區要從破敗中崛起,除了願景,最起碼還要三個要素:資金、人才與技術的同時到位。台灣農村如何獲得這起碼的要素?另外,農村再生條例「由下而上」設計的立意雖好,但是,所依靠的必須是訓練精良、經驗老到的在地當事人,這絕非僅僅靠幾十個小時的培力課程可以輕易達成的。

因此,我認為,台灣的農村,必須把握一批同時擁有城鄉經驗優質的屆退中高齡人力,將他們妥善導引回農村,他們是在未來 20 年內最有機會改變農村的人。

也是一種移民

若是可以「策動」一群 5~7 年之後就要退休的優質人力,經過一個育成過程,增加他們退休後,移民農村的機率,讓他們同時將退休金、數十年的智慧經驗與技能、所擁有的社會人脈網絡帶回農村。讓他們深思熟慮的成為農村「當事人」,小心翼翼的雕琢這個承載人類社會最基礎生存根基的重要特區,並且在農村創造工座機會。

我不期望離開農村很久的人,貿然進入農村,特別是那些具有財力與能力的人。這個道理是很容易懂得,若是你是移民局的官員,你會讓一個完全不懂得你的國家法律、文化與民情、一句本國話都不會講的人,輕易的取得本國國籍嗎?其實每個預備移民的人也都會知道,至少要先學點當地的語言,了解風土民情與切身的法令,這樣才能讓你安然的展開新生活。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在我們一般人下定決心回農村的時候,並沒有認真的思考,否則,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豪華農舍。

用知識保護農村

起初,我也只是在思考一條自己回鄉的路,但是我發現,系統性的剝削問題不解決,我沒有農鄉可回。而農再條例與烽火四起的農地徵收讓我覺得,真正能夠保護農村的是知識、論述能力與社會力量的連結,而以多樣的知識裝備農村(equip the rural with diversity knowledges)鋪設一條可以源源不絕,讓多元知識流入農鄉,讓多元的支持力量與農村產生連結是最核心的工作。

我把這個想法稱為「多元知識入鄉」。

社會學家認為造成農村與農業發展困境的三大原因,是經濟上各國政府基於掌控與穩定糧食來源、加速工業發展、降低勞動生產成本等因素,以各種不等價交換模式,擠壓農業部門資源支援工業經濟發展; 政治上,土改與政治資源的擠壓,弱化農業社會,避免傳統地主階級與農民,發展成為強大政治團體; 空間上,毫無限制的都市蔓延(urban sprawl),以及複雜又無效率的非都市土地規範法令,造成農村地區土地使用毫無效率,並且空間結構毫無秩序。

面對這種複雜的景況,這絕不是僅僅讓農村青壯年人力回流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更多經驗老到、見多識廣的「當事人」。自然而然,我想到了一群即將面對人生大變動,智慧與身體都尚處在精華處的一群人。

如何讓許多中高齡從農村來的精英、友善農村的人,帶著各樣的知識與能力,回到農村,成為第一波的移民,在農村貢獻智慧、重塑糧食因果網絡、創造就業,預備後續更多的人回流農鄉,而農鄉也可以變成一個可以讓年輕人維生的地方,唯有如此,才能打破系統的剝削,這樣,回鄉才有希望。

農業是人類永續生存的第一個產業(有人告訴我,也會是最後一個),而農村是它的發生場所。

從今年開始,全世界 66 億人口當中的 50% 住進了都會,若是有一個適當的機制,讓人類的都市與農村和諧,正視農村、農業的安全戰略本質,將一群學有專精,擁有數十年經驗與技藝的都會人,在他們退休前的 5~7 年,開始啟動這個機制,讓他們之後可以順利的進入農村,成為當事人,貢獻畢生所學。這個機制一旦建立,將有源源不絕的多元知識會透過這樣的流動,進入農村。

相較於都會的高效率、緊湊的生活步調與生存成本,農村是一個更合適退休族群居住的地方,這些進入農村的人,不一定要務農,也可以發展成特色社區,例如:音樂村、藝術村、生態村…。也許有人也會問,農業是一件極度耗費體力的工作,退休人員怎麼能夠承擔?

讓我告訴您,未來的農業是知識密集的農業,而非技術密集、資金密集,更非勞力密集的農業。我們只要善用農業生態學的知識,善用人類文明的成果,乾淨的能源,了解自然與自然合作,農務工作會變的有趣,甚至有詩意。

此外,在極端氣候頻繁、糧食生產地、產量驟減、能源短缺、水資源告急的時代,我們都知道,要如何讓農村、農業成為一個幫助人類度過這些難關的重要關鍵,而不會成為另外一個污染源,這當中需要大量能夠深思熟慮、經驗老到的人。

人類所建構的文明系統,就人口的移動來說,就像是建立一條高速公路,讓車子快速的走到盡頭,然後塞在那裡。我們的教育、就業市場、文化發展,都快速的把人帶往都市,然後呢?我們的智慧、知識與能力最後都葬送在這個巨大的停車場。「多元知識入鄉」將會把這些知識與能力,連結回土地,並且給這些知識的承載者,安適、踏實的人生最後生活。

這個想法不新

台灣有一群人曾經為了移民到加拿大、紐西蘭,他們在退休前的許多年,花了很多心血,準備大量金錢,取得資格,坐移民監,最後終於成功,移往他國。姑且不論其是否往後真的找到人生幸福,為自己尋求一個夢想的家園,需要從很早做準備。

2004年,一項針對北中南三大都會區的調查顯示,近五成的都市人,想要回歸田園,其中更有八成的人想在40歲以後擁有一塊田地。其實,台灣的農鄉,也是一個很多人心目中的「移民天堂」。

因此, 設計一個有趣的 5~7年的長期計畫,讓一波波準退休人員可以了解農村脈絡、農務原理並且做好心理預備,準備做生活的大轉變。試著想像,下田務農,可以鍛鍊肌力、增加心肺功能以及雕塑身形。將帽子、鞋子、衣服、褲子重新思考,什麼樣的質料、樣式最合適於農務時穿著,實用有具美感。使用的工具如何符合人體使用,不會造成傷害,並且省力,新農法是否需要新農具配合。

台灣已經投入太多資源讓都市、工業發展,已經是時候了,人類文明的果實應該回頭捍衛我們生存的根基—農村與農業。

該怎麼做?

我在這裡提出這個想法,無非是希望喚起具有城鄉經驗,有心回到農村的人一同思考。當然,我更希望農政單位可以覺醒,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人類面對了極大的挑戰,而它的關鍵解決核心,就在農業—從泥土、植物、生態、生產與分配的健全發展,不要再作美化農村的硬體建設與避免落人口實的怪異補助措施,要作一個智慧的整合者,知道未來的農村的關鍵角色以及可以幫助你的人在哪裡。我真的很盼望農政單位可以運用農再的部份經費,鋪設這條多元知識入鄉的道路。作法其實不難。

認識:第一步必須建立一個讓人認識整體農村的計畫

過去農委會曾推行過「漂鳥計畫」、「園丁計畫」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回到了農村?回去之後如何?因為沒有調查數據,我不作評論,但是,若是可以進一步的改善內容,以社會教育的方式,與社區大學的課程長期結合,探討:

  • 農村、農業的本質:從國際到在地、生態到產業,對農村、農業的本質認識。
  • 農業的基礎學理與農法:培養參與者了解土壤、生態與植物、作物的相關素養,使其擁有種植作物的能力,使其懂得「門道」,增加土地與在地認同感。
  • 提供大量的參考案例:讓參與者在真正回鄉之前,有大量的參考資料,使未來的入鄉生活更具體、更有方向性。
  • 土地倫理、農鄉永續,城鄉共榮的治理,以及其它。

當課程告一段落,我們不希望學員散掉,我們會在他們工作職場附近,建立測試農場,將他們導入農場運作。

基地:廣設社區協力測試農場(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Testing Plots)

在城鄉交界的地區,建立衛星式的小規模永續社區協力農場,與在地的農村、農民合作。讓當地農民作為農場顧問,協助其規劃農務,協調當地資源。讓這些上過課的準退休族群不再各自找地,而是就近,透過社區協力農業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糧食圈,選擇就近的農場,利用上班前、後少數的時間,參與簡單的農務,假日也可以作假日農夫。測試農場可以讓他們實際體驗節氣的變換與土地的脈動,實際將知識化為行動,並且獲得健康的實務。

介入:當科技渴望參與農村

科技進入農村有兩個問題,第一、農村買不起,第二、要如何做環境評估。當許多科技背景的朋友進到測試農場,成為當事人,科技在農村的應用就有了新的契機。在台東,稻殼碳化技術將稻殼經過碳化,成功的減少 30% 肥料消耗,水利署也作過微水利發電系統的調查,這些都是很值得在農村使用的科技。

結語

這件事情起頭會很難,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訓練。我們習慣的方式是一成不變的挪用都會模式,但是都會的生活、思維邏輯、文化背景都與農村不同。農村並不是比都會低一級的地方,要思考農村的出路,我們必須有跟都會一樣甚至更嚴謹、認真的態度,他們如何面對重要的議題、如何破解難題的方式,非常值得參考,他們也走過了辛苦的訓練階段,以至於現在有一堆人可以駕輕就熟的作那樣的事情。在農村、替農村思考的這群人,希望能夠儘快在農村集結。

相關資訊
〈簡評「農村發展政策與農村再生條例」〉董建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