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農民保種:種出一個小農經濟的未來

首圖/ Munch 攝影/ 洪翠苹

生命並非金錢和資本的奴隸;人們並非權力的奴隸。—-Vandana Shiva

10月,由主婦聯盟基金會、主婦聯盟合作社、綠色陣線及台大農藝系種子研究室共同組成的「非基改小組」,在台東地區農會舉辦了《種子自主權與種源保育工作坊》的推廣活動,藉此,作為其持續推動的無基改農區運動之延伸,同時,亦作為守護糧食安全的前哨站。

這天,參與的成員有嘗試轉型有機耕作的農民、半農半X生活的民眾,更多成員是已開始從事有機耕作以及秀明農法農民。

此次工作坊一開始由綠色陣線協會吳東傑先生談論種源保育與種子自主權的重要,並透過《牛糞傳奇》紀錄片了解關於WTO、專利、與基改作物如何影響到農業與農民,接著,則有台東農民分享自家採種的經驗。

綠色陣線協會吳東傑提到人類的知識及技術常被壟斷為新階級的形成,種源的保存除具有社會的意義,為氣候變遷引起的糧食安全危機做準備、避免憂關生存的種子成為少數人壟斷作為其獲取最大利潤的不當手段,同時,它也具延續上一代對食物滋味記憶的文化意涵。

羅傑農場的主人羅傑提出不是每一種作物都易於取得已生長多年同時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種子,市場對作物的接受度決定小農的生存,通常市場接受度高的種子無法由小農自行取得,只能透過購買的方式加以取得。羅傑克服此一困境的方式是對購買來的種子進行多年的觀察與培育,跟同行農友間的經驗交流與種子交換,藉此穩定種子的品質與特性。

農自然農園主人楊坤城也提出採種需在自然情況下進行,因為高耗能的採種方式,將很可能採到重度依賴肥料、農藥的種子,而如果我們期待找到一個生命力強靭、不需施放額外資材的種子,那我們就該在自然的環境下取得。

夏耘自然農莊主人林義隆分享其一開始種植時的蔬菜種子,便是從台灣最早推動秀明自然農法的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取得,此外,他亦透過鄰近老農民取得他們保存二十幾年的種子。

林義隆說,這些歷經幾十年無肥培育的種子種出來的作物都健康且可口,他說若想找到最好的種子就去找老農夫,然而老農夫們都逐漸凋零,所以我們也需加快腳步來「挖寶」,將老農夫數十年來的智慧與心血延續下來。再者,取得了種子,如何避免基因歧異度窄化對農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林義隆認為種子一定要跟人家一直作交換,才能更有效的避免此一問題。

從事天然釀造醋的打碗花之家主人徐蘭香進一步提出種子銀行的想法,讓農民擔任生態保育第一線工作,因為農業應是一個系統的,許多動物同時也擔任種子保存與催化種子的責任,因此,在農業系統裡,動植物並存,一個物種的滅絕,也伴随著另一物種的消滅。

徐蘭香認為與其花費大量國家資源設立種源庫,但種源庫的種子發芽率卻可能只有5%,倒不如「藏富」於每一位農民的家裡,讓每位農民按照作物的節氣去進行保種與播種,這個上帝的第一手資料才會被保護下來,同時,促成農人民間種子的交換與保存,讓農民成為這個種子銀行數萬個股東成員之一,避免憂關眾人生存的種子為少數人壟斷。

作物品種決定了作物收成的關鍵要素,當農民逐漸失去培養健康、好吃、生命力強盛的適地種子的習慣,農民等於也逐漸喪失耕種方式的自主權以及掌握作物收成的能力。農民留種自用除了讓農民得以以更貼進自然、低耗能的方式種植出美味的作物,種子的保存同時也是去衍接並延續世代間的智慧與記憶。

在台東農友的分享裡,農民留種所面臨的困境,除伴隨老農民凋零而快速消失的種子,基因歧異度窄化的潛在威脅與種子保存的問題外,生態系的破壞、失衡也為種源的保存埋下隱憂。

因應這些留種困境之道,或許就如同這些年,重新匯聚於山海環繞、多元族群共存的台東新移民與返鄉遊子,他們不約而同以持續不斷的耕作,種出一個不同於寡佔經濟的小農經濟,試著以身體的實踐來走出一個規模小而分散、多元並存、互惠交流、得以與土地共存共榮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