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直接跟農夫買:小學堂X小旅行之約

台灣產銷失衡問題存在已久,面對盤商與農會開出的低廉收購價,許多農民即使忍痛還是得成交;生產者與消費者中間的複雜買賣過程,更讓消費者永遠搞不懂為何明明很努力地消費本土農產品,但農民卻時常無法賺到半毛錢。

基於公平交易的理念,作家買買氏於臉書發起「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希望重建生產者、消費者與土地的公平關係。
 
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會不定期刊登農友自產自銷的資訊,每一則農友資料刊登前必須經過嚴謹的勘查作業,主要由六位義工協助訪查,與農友透過網路、電話、甚至到產地去溝通,以確保農友認同粉絲團的兩大理念:對土地友善、對人群友善,兩者缺一不可;同時,他們也要為粉絲團的網友負責。

粉絲團成立至今已,吸引將近四萬五千名網友加入,透過這個公益平台,除了消費者可直接跟農夫接觸,也記錄農友的耕種故事與理念,讓消費者了解友善農業的意義,相互交流成長。去年(2011年)還獲得第三屆學學獎綠色環保達人組特別獎的殊榮。

不上大賣場 網友選擇「直接跟農夫買」

當大賣場喊著「天天都便宜」、「一把五塊錢」的促銷口號,民眾很難不購買,買買氏說:「這是很普遍的現象,民眾把便宜當作是生活信仰時,總會忘記兩件事,一個是公平交易,一個是公平對待土地與自己的健康。」

她認為,這是兩個連帶問題,主要是太多農夫無法得到合理收入,因為這樣推到第二個問題,所以他們沒有錢去做更安全的種植方式。

買買氏認為,公平交易不一定等於貴。以「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的產品為例,消費者剛好買到中間價格,它比批發價貴,因為農友要自己處理行銷、包裝和宅配,但又比許多通路賣的同等級農產便宜;最重要的是農友可以得到合理收入,更有可能朝友善耕作的方向走。

買買氏表示,「直接跟農夫買」上的這群消費者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欠缺的,「若只有義工或農夫,粉絲團也只是個nothing」,因為這些可愛的消費者願意直接與農夫溝通,願意了解、相信尊敬農夫的耕種方式,而農友有願意聆聽消費者的聲音,「有雙向的互動才有辦法走出這個無間道。」

小學堂X小旅行

今年三到六月「直接跟農夫買」粉絲團計畫舉辦一系列的小學堂與小旅行,分別針對農友與消費者規劃不同的課程。

小學堂會特別針對行銷農產品部分與農友作經驗分享,教導農友說出自己的故事,不一定是寫作,用嘴巴說也可以,主要是學習發掘出自己的特色。

買買氏認為,農友如果可以靠自己力量經營下去,知道與消費者變成永遠朋友的方式,彼此互助走下去,甚至將經驗分享給其他農友,帶動社區一起做,這條路才會長遠。她認為,粉絲團不可能一直重複介紹同個農友,因為有太多農友需要被大眾知道,農友也不可能永遠靠「直接農夫買」義務行銷,「走到某一階段一定要靠自己。」

由於粉絲團消費族群介於25歲到45歲之間,剛好是年輕網路族,甚至還有學生,買買氏表示,會辦一些輕鬆的入門知識課程,讓消費者從網路走出實體,直接進入產地拜訪等。她以米的課程為例,告訴消費者像是高雄139號、台南14號等都像是米的密碼,跟他們說每種米的故事,「直接跟他們說可以善用不同米種做不同料理,直接示範實作,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聽完食材的故事後,接下來能自己煮食,是最快的運用方式。」

買買氏也希望,有機會可以發展出第三產業,農友不只可以種田,還能擔任「田間老師」,就多了更多元的收入。

溯源與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談到經營粉絲團至今,是否看到尚未解決的問題,買買氏說:「農友與消費者彼此間要有更多的溝通」。

例如,前一陣子超商被驗出蔬果農藥殘留,一位農友在臉書留下訊息,「為什麼每次農藥超標都要怪農友,因為消費者要的是那些又大又漂亮的蔬菜水果,我們不灑農藥,種出來的盤商不要啊!」 即便經營粉絲團,希望大眾能對農友、對環境有更多同理心,但買買氏認為:「也不能完全責怪到消費者頭上。」

她表示,消費者的觀念固然需要改變,但違法用藥的農友也不能因此卸責。她認識非常多農友都是安全使用農藥,並不會去使用禁藥,而這次被檢驗到的不只超過安全使用標準,竟然還驗出禁用的農藥,「少部分農友用了不該用的藥,卻害符合使用標準的農友一起被譴責、被不信任,很不公平。這些農友也該建立對自己農產負責的觀念。」
 
至於政府部分,買買氏表示,蔬果的飲食安全整個流程還是不夠透明,雖然台灣有吉園圃、有機認證、生產履歷等認證標章,但是到許多賣場、傳統市場、批發店家買蔬果仍舊不知來源,若發生問題也不知從何改善。她認為,溯源與飲食安全這塊必須靠制度跟法律,但改變整體環境需要每一個人都一起行動,「苦等政府清醒,不如靠公民的行動和聲音督促立法比較快。」
 
她強調,政府應該要負起把關食品安全與種植安全的責任,對農友進行相關輔導,也對消費者教育,告訴消費者,竟量吃當季蔬果,且不一定要大又漂亮;告訴農友,注意飲食和土地安全是台灣必須要做的下一步。

社會公民運動:建立產銷的友善連結

到底要如何才能實質幫助到農民,買買氏笑說:「其實也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消化一大箱草莓,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一次購買五十幾顆茂谷柑」,直接跟農夫買只是選擇之一,偶爾也可以去農夫市集買,去任何對農民友善的通路購買。

她表示,成立「直接跟農夫買」其實是想要帶動一個小小的公民社會運動,購買是其ㄧ,但讓消費者有辦法和農民直接溝通這才是重點。

她也提到,日本很多對農友很友善的超市,它們會直接標示是誰種植的,讓農友採收時自己把產品擺上架,自己結算,農友也可以拿到合理的價格,「如果通路、消費者、農友、收購者每個人都有同理心,大家彼此願意溝通,才會有辦法改善。」

買買氏認為,其實農會如果願意做的好,它的影響力是比任何人還要大,農會好是整個農村會一起好。她舉例,信義鄉農會梅子夢工廠,開發各式各樣的梅子產品、禮盒,舉凡梅子酒、梅子面膜等,讓梅子這種低單價的水果也可以找到好一點的市場,用比較好的價格賣出去,這些是一般農友不一定能做到的,這樣就是很好的作法。可惜的是,許多農會卻不是以夥伴關係對待農村,甚至讓許多農民越種越窮。

把支持與善的力量傳遞出去

「我的目標是有一天『直接跟農夫』買可以消失,如果十年後它還存在,就代表不公平情況一直存在,農友一直無法得到合理的收入,農業一直是無法朝更安全的方式種植。」 買買氏說。

粉絲團成立至今讓買買氏最有成就感是「看到一些改變」,之前收到農友來信,是27歲開始耕種海梨柑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因為得到公平合理的價格,他能用有機肥料,用友善土地的方式繼續耕種下去。我們常常都以為做些事情都不會改變甚麼,但事實上是有改變的。」

談到粉絲團農友,買買氏更開心地表示,有90%以上農友不只是想自己好,還想試圖去影響周邊農友,也很注重社區共生,希望可以帶動社區一起行動,「消費者給農友支持與善的力量,農友也把善的力量繼續支持出去。」

她分享幾個例子,有農友種植地瓜,但許多時間都在當濕地義工,更有農友當季白米賣的不錯,會把小部分白米捐去給需要小學,這樣才會循環,「農友不會永遠只是被政治人物炒作成抬不起頭的悲情弱勢、而是散發他們應有的光芒,得到該有的尊嚴和敬重。」


活動快訊

直接跟農夫買  小學堂X小旅行 網站上線!
【直接跟農夫買】希望帶著大家走出網路,用手、用耳朵、用味覺、用旅行…體驗農村和食物的美好!從3月~6月小旅行和講座,邀請多位達人和大家說故事、帶大家小旅行,一起親近土地、快樂學習。此外,也針對農友安排了一系列專業小學堂,透過交流學習,農友一定能靠自己走出永續長遠的路,歡迎踴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