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美牛之外─糧食全面依賴美國令人驚心

在舉國上下層層剖析美國牛對人體健康與對國內畜產影響的同時,隱藏在之下的糧食安全與貿易依賴程度的問題更讓人意想不到與怵目驚心。

糧食安全簡單可區分成糧食對人體是否安全與糧食供應量是否充足。世界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定義糧食安全為「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能實質且有效的獲得充分、安全且營養之糧食,以迎合其飲食及糧食偏好的活力健康生活」,由此可知“安全”與“充足”為糧食安全之兩大重要準則。美牛議題或是之前塑化劑與三氯氫氨皆直指糧食的安全性問題,但是國人似乎忽略了隱藏在背後更為嚴重的糧食供應問題。

美國為我國最大稻米進口來源

依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統計,2010年我國每人每日食用糧食轉換成熱量為2,754卡路里,穀類(含稻米、小麥、玉米、高粱等)占29.42%、油脂類(含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豬油、奶油等)占20.31%、肉類(含豬肉、牛肉、羊肉、家禽肉等)占13.57%,該三類糧食為國人主要熱量攝取來源。然而,令人難以放心的是,2010年穀類的進口量已高占我國銷耗量之93.44%、油脂類為50.07%,即便如肉類也已達18.76%,顯見我國糧食高度依賴進口品,糧食供應暴露於國際糧價衝擊與國際糧食供需波動的風險之中,形成我國糧食安全嚴重隱憂。

2-cal

資料來源: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

2010年稻米占國人熱量攝取之16.48%,其中14.3%由進口米供應;令人驚訝的是,從農糧署「臺灣地區主要農產品產銷及進出口量值」可發現,稻米進口來源國中最大宗的並非泰國或越南而是美國,美國米占進口米約55%,泰國與越南則僅為14%與13%,簡單計算美國透過稻米供應國人熱量攝取之1.29%。

rice-import

歷年我國稻米進口來源國之進口金額變化( 資料來源:海關進出口資料,各國商品進出口統計,單位:新台幣千元)

台灣每人每日30.29%之熱量,由美國進口食物提供

小麥占國人熱量攝取之11.91%,幾乎全數進口,美國同樣為我國小麥之最主要進口來源國,占所有進口量之65%,其次為澳洲,占我國小麥進口量之27%,一樣簡單計算,美國透過小麥供應國人7.74%熱量需求。

我國玉米產量亦微乎其微,同樣主要由美國供應,占所有進口量之63%,巴西次之,占24%。玉米幾乎全數用作飼料故不直接供應熱量,然而,2010年我國糧食飼料總計為4,927,864噸,玉米約占90.5%,美國進口之玉米實際上供應了我國57%之糧食飼料。我國自產肉類、乳品類與蛋類占我國每人每日熱量攝取量之11.02%、1.97%、2.21%,總計15.20%,若飼料同比例影響該三類之糧食供應,則美國供應之玉米實際上供應我國每人每日9.58%之熱量需求。

供應我國熱量之主要糧食還包括油脂類與肉類,占我國每人每日熱量攝取之20.31%、13.57%。油脂類中供應熱量最高的為大豆油,占每人每日熱量攝取之12.06%,其完全為國內自產。但若觀察大豆的供給狀況可發現,2010年國內大豆供給量為228萬噸,悉數由國外進口,其中183萬噸為加工用途,意謂國內自產大豆油之大豆原料悉數由國外供應。我國大豆一樣主要由美國供應,其占進口之60%,其次為巴西占34%。食用大豆攝取熱量占每人每日攝取熱量之5.4%,再加上大豆油供應之12.06%,大豆直接間接供應我國熱量需求之17.46%,美國透過大豆供應國人10.48%熱量。

肉類貢獻熱量13.57%,進口量占18.76%,依海關統計數據,2010年自美國進口肉類金額占肉類進口金額之48%,同樣為各國之最,其次為澳洲與紐西蘭,各占22 %與17%。簡單計算,美國透過直接銷售肉類供應國人1.2%熱量需求。

僅計算稻米、小麥、玉米、大豆、肉類,即可發現美國供應了我國每人每日30.29%之熱量。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農委會統計2010年以熱量加權計算之我國糧食自給率為31.7%,也就是美國供應國人熱量與我國自產糧食幾無差異甚至可能更大(還未加計其他糧食)。客氣一點講,這樣的狀況可以說是貿易過於依賴美國;主觀一點講,美國實際上是我國潛在的糧食父母。有趣的是,我們最害怕的中國大陸呢?事實是,該國在我國糧食上根本無足輕重。

clip_image002[4]

15 我國糧食自給率走勢 來源:農委會,歷年糧食供需年報

台灣糧食自給率,正逐漸被美國鯨吞蠶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20年我國糧食自給率從1993年之40.2%降到2010年之31.7%,平均一年下降0.53%,2003~2005年下降幅度最驚人,3年間從35.8%迅速降到30.4%。2001年12月我國加入WTO後,2002年稻米進口量從7千公噸成長到12.3萬噸,依海關資料統計,美國米進口金額從新台幣2百萬元暴增到5.6億元,為各國增加幅度最大者,此後一路遙遙領先;

而我國之稻米自給率也終於從2004年從超過100%驟降到90%左右;我國幾乎不產小麥,美國麥進口金額於1992~2006年緩步成長,2007年暴增,至2011年美國麥進口金額較20年前增加2.95倍;我國自產玉米於1992年尚占我國供給量(=需求量)20%以上,但於1997年開始大幅下滑,至今僅占5%,自美國進口之小麥則於1998年開始以年增4%左右速度增加,2011年較1998年增加64%;我國自產肉類從1996年開始大幅下降,自產比例從100%以上驟降到80%左右,而美國肉類進口則大幅成長,自1996年~2011年增加3.63倍。

或許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的影響可以各執一詞,但這些數據卻明顯的告訴我們,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正逐漸地、快速地被美國鯨吞蠶食。

農委會去年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設定2020年我國糧食自給率要達40%之目標。然而,我國糧食自給率近20年來僅1993年達40.2%,且美國至今已掌握了3成以上之熱量供應,要從現在31.7%增加8.3%勢必需要與美國進行貿易協調,但目前具健康疑慮的美牛都難以隔除在國門之外,那些美國米、美國麥、美國玉米、美國大豆、美國豬、美國雞、美國羊又如何可以呢?

OECD國家一年約補貼3,000億美元在農業上,將近台灣一年GDP;而美國即補助150~250億美元,相當於台灣農業產值3~5倍。政府沒有魄力自然只能從這場“自由貿易”中敗陣下來,犧牲的是什麼?只是台灣人的健康嗎?還是外加我們的“糧食主權”?如果美國的“自由貿易”是要犧牲台灣人的健康與長久的“糧食主權”,那我們又何苦搶著大開國門呢!

2004年初美國爆發首宗新型庫賈氏症(瘋牛症),各國聞美牛色變,嚴重程度大到讓台灣政府於2004年初完全禁止美國牛輸入,當年美牛進口金額即從2003年的27億元驟降到1億元。然而,政府於2005年4月16日趕著解禁,6月美國又發現本土狂牛症案例,政府逼不得已又再禁,半年後又再度快速解禁。

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規定,被確定為瘋牛症疫區,必須在未來七年內,其境內不再爆發其他病例,並經OIE的審查且確定後,才能從瘋牛症疫區除名。目前美國仍算是瘋牛症疫區,但2005年後我國美牛進口金額以平均年增3成的速度快速成長,至2011年達57億元,為2005年的4.3倍,為2004年的53.7倍。

瘋牛症一定比瘦肉精可怕,但是健忘症更可怕,一覺起來真的不見得記得瘋牛症是哪兩百年前的事。也就因為人民健忘或是沒有足夠資訊,所以政府才要把關阿,現在又要交給人民自己選擇嗎?

美牛,真的只是冰山一角;真相,更加恐怖!

台灣進口牛肉來源國家圖

註:以上數據皆從農委會「糧食供需年報」、農糧署「臺灣地區主要農產品產銷及進出口量值」、海關進出口資料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