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崎頂產業園區」開發案預計收回一百多公頃國有地,引發當地承租農民強烈反彈,竹南農會竟在此時將一年一度的崎頂西瓜節,移師根本不產西瓜的大埔舉辦,近百名竹南崎頂自救會成員乾脆自辦西瓜音樂同樂會,同是土地開發受害者的苗栗大埔、灣寶、苑裡居民也來相挺,現場民眾士氣高昂,高呼「抗爭到底」,兩週後還要北上行政院、監察院抗議。
官方西瓜節移師大埔,崎頂乾脆自己辦
位在苗栗北邊的崎頂擁有得天獨厚的沙地地形,孕育出鮮甜細緻的西瓜,每年在崎頂保興宮舉辦的西瓜節是當地盛事,但今年竹南農會卻將西瓜節移師大埔國小,荒謬的是,大埔以種稻為主,根本不產西瓜。竹南崎頂自救會會長謝文崇表示,西瓜節已經舉辦第四年,竹南農會為了避開自救會活動,上週決定移到大埔舉辦,農民得要載著一車車西瓜開拔到大埔,「根本就是故意分化地方感情!」
苗栗縣政府去年宣佈設置「竹南崎頂產業園區」,占地112公頃,其中有95%都是國有地,受影響的承租戶達286人,今年二月,一百多位民眾組成「竹南崎頂自救會」,由於正逢西瓜產季,又遭竹南農會刁難,自救會乾脆自辦小型西瓜節。
雖然少了有獎徵答、卡拉ok聯誼,卻有來自農村武裝青年、苑裡媽媽合唱團,以及新竹荒野協會、灣寶、大埔居民的聲援,自救會也毫不手軟,搬出一顆顆西瓜讓大家吃到飽。

工業開發收回國有地,世代承租戶無以為繼

高齡91歲的蔡玉蓮,家族四代都在崎頂耕種,如今土地要被收回擔心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小型西瓜節溫馨熱鬧,但面臨開發威脅的農民仍難掩憂心。高齡91歲的蔡玉蓮難過地說,祖先早在日治時期以前就來這裡開墾,靠著種西瓜、花生養活家族四代,政府來了卻說這是國有地,也未曾接到放領通知,現在又要收回土地,擔心得吃不下、睡不著。
此外,近年在謝文崇帶領下,崎頂也掀起有機草莓熱潮,他說,四年前回到家鄉,在農政單位輔導下投入有機草莓栽種,希望能藉由有機栽培,增加當地農民收入,也為子孫留下乾淨的土地,但縣政府一紙公文卻打碎他的夢想。
謝文崇表示,包括自己的家族在內,許多農民在國民政府來台前就在此安居樂業,劃歸國有地後曾一度放領,但當時資訊不靈通,許多農民根本沒接到相關資訊,如今要收回,適用375減租的農民,一分地可以領20萬,一般租戶僅有6萬。他強調,這裡的國有地是父死子承,也就是「永佃制」,就算要買賣,也該是農民優先,怎麼輪得到建設公司呢?
同樣以西瓜聞名的後龍灣寶也曾遭遇開發威脅,帶領居民擊退開發案的靈魂人物洪箱,也現身為自救會加油打氣。她說,從開始抗爭,縣府就再也沒補助過西瓜節,今年差點因為經費短缺取消,雖然一路艱辛,「但你們要有覺悟,自己的財產沒人能剝奪,就算縣政府說是公有,公有也是人民的啊,我們要保護自己、保護下一代。」
(左)前天才辦完灣寶迷你西瓜節的洪箱,特地到崎頂分享經驗(右)自救會謝文崇四年前回到家鄉,如今全部土地都要被收回,憂心忡忡。連這一季的西瓜都無心種植
竹南近六分之一是工業區,早已過剩
苗栗縣政府去年七月和順天建設公司簽約,開發「竹南崎頂產業園區」,預計引進紡織、鋼鐵、化學等產業,開發案面積112.39公頃,園區用地約70公頃,將創造7100個就業機會,500億到800億產值。
但竹南崎頂自救會指出,包括崎頂開發案,竹南已有將近六分之一土地被劃為工業區,崎頂里內已有竹南工業區,鄰近的大埔也有一百多公頃被劃為竹科四期竹南基地,仍有四戶抗爭未決。但苗栗縣都市計劃委員會資料卻顯示工業區已經過剩,閒置的工業區有246公頃計劃變更為住宅區和商業區,根本沒有徵收必要。
此外,許多承租居民表示,至今只收到兩次公文,一次是縣府在今年4月初的公聽會通知,一次是上週收到的意見調查表,裡頭卻只有三個題目,且將「救濟補償」、「樂觀其成」放在第一選項,充滿引導和偏見,甚至有許多農民根本沒收到,在西瓜節現場才當場填寫。

苗栗土地徵收遍地烽火,不知何時落幕
謝文崇更批評,此計劃案仍未送內政部審查,也沒提出環評說明書,順天建設卻已在去年12月獲得台灣銀行聯貸70億元,等於拿人民的納稅錢為財團作擔保,根本就是官商勾結。由於此案仍未送中央審查,還有逆轉機會,下下週自救會將包遊覽車北上,到監察院、法院、行政院檢舉抗議,希望能幫未來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除了崎頂開發案,鄰近的大埔仍有四戶還在抵抗徵收案,7月5日縣府可能就會強制拆遷;南端的苑裡風車也仍未和當地居民取得共識,苗栗的烽火不知何時才能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