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編列獎金,鼓勵農友網路賣農產,宣傳有待加強

「xx水果上市,網友請到粉絲頁填寫表單。」網路行銷崛起,許多人的臉書塗鴉牆都出現過類似標語,農委會看準網路商機,特別推出「安全農產品電子商務獎勵活動」,符合有機、吉園圃、產銷履歷、CAS優良農產品認證的農民,在網路賣出農產品,政府就發放10%獎勵金。不過活動開跑近半年,卻僅有95個單位登記,有農民表示,政策立意很好,可惜宣傳不足,農民無感。

立意良善,宣傳卻讓農民無感

友善環境農業日益蓬勃,低成本的網路成為農民自產自銷新管道,農委會去年開辦「安全農產品電子商務獎勵活動」,通過有機驗證、吉園圃、產銷履歷的生產者,只要透過網路平台交易,就能獲得銷售金額10%獎勵金,最高可領20萬元,對農民不無小補。

獎勵方案已經邁入第二屆,政府每年編定250萬元預算,但根據活動網頁統計,今年2月開跑至今,卻僅有95個單位、579項農產品登記銷售,總共發出100多萬元,宣傳成效有待加強。

一位透過網路賣水果、正在有機轉型期的農民表示,種植有機或友善土地以小農為主,面積通常都不大,10%的獎勵非常多,但自己已經是對網路非常熟悉的農民,卻也是在近日透過合作的買賣平台,才得知這項獎勵,周遭農民大多也都不知道,「明明是個很好的方案,卻沒人知道,真的很可惜。」

承辦此項業務的農委會資訊規劃科技正劉頂立表示,訊息多是透過農會發送,也舉辦過四場說明會,全都公布在網路上,各個銷售平台應也會協助。

然而,許多農民都表示,根本沒有收到銷售平台訊息。在台南種有機稻的農民認為,獎勵對象既然通過CAS、產銷履歷、吉園圃、有機驗證,一定有完整的聯絡資訊,政府鼓勵農民使用新科技,卻仍透過傳統農會發送消息,無法接觸到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直接通知各個驗證單位,或透過網路將訊息發送到農民手上,反而更有效率。

螢幕快照 2013-07-02 下午7.44.16

農民:應區分申請對象,以生產者為主

此外,農委會強調,計劃主要對象是農民,除了鼓勵農民架設網站、自產自銷,也補貼其在銷售平台的上架費。不過獎勵計劃規定,申請者除了農民,還包括產銷班、農會、農產品加工業等農企業,以驗證證書上登載的申請人為主;換句話說,加工業者向農民收購產品,符合認證,10%獎勵金是落在加工業者手上;若以產銷班申請,則讓產銷班自行分配金額。

有農友建議,農委會應先分辨主要對象,真正需要獎勵的是小農,若讓產銷班、加工業者申請,似乎有違初衷。

負責承辦計劃的「台灣好農」平台則回應,目前申請參加對象仍以農友為主,且農友仍然可以用自己的農產品自行申請,並無抵觸。

不過主辦單位強調,農民一定要有可供追蹤物流的交易記錄,臉書上的私訊、電話訂購較難認定,因此目前暫不開放,不過農民常用的google表單則可以個別認定;若有困難,主辦單位會幫忙協調銷售平台,但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架簡易網站,自產自銷,將利潤回饋到消費者身上。

農委會表示,符合有機農產品、產銷履歷農產品、優良農產品(CAS)及吉園圃的農友或農企業(產銷班、生產合作社、農會及農產品加工業者等),以網路平台交易,只要備妥訂購記錄、出貨單等文件,上「安全農業入口網」登記,可核發產品銷售金額的10%,單筆交易最高可領取5000元,總計20萬為上限。

詳請可洽詢02-2311-9978 分機 103 高紹芬或上安全農業入口網http://agsafe.coa.gov.tw/newindex.php/active/a/2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