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壤歌-食自耕的烏托邦
攝影/劉振祥
以台東知本為基地的「孩子的書屋」百香果成熟了,真希望自己此刻就在那裡,跟他們一起享受第一次的百香果收成。儘管它的結果數根本微不足道,這對知本三百多個孩子卻別有意義,更對台灣弱勢團體能否建造自己的社會企業具指標作用。也指出非營利事業組織成立社會企業的必要性,讓NPO也能經營產業,有機會邁向部分自己自主的未來,這必須交付立法管理。
「孩子的書屋」立意以農業出發的社會企業,以營利事業角度來看,或許覺得根本不成其為產業,甚至完全不符合成本效應。短期來看,確實如此,但關於土地的事和教育都是急不得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必得跨出第一步,才有撒種生根抽芽茁壯的機會。
今年年初,我離開媒體後,在主流媒體幾乎都被商人掌握的此刻,告訴自己,是該告別媒體的時候了,這支筆或許可以轉向書寫這土地上讓人動容的人事物。
美麗台東背後的命運咒詛
辭掉媒體總編輯工作的第三天,今年農曆春節前,與一群台東教育發展協會暨「孩子的書屋」台北後援會成員飛抵台東,認識了這個已經陪伴台東弱勢孩子十三年的機構。做媒體那麼久,我當然知道台灣有許多鄉村存在著「隔代教養」現象──由祖父母帶著孫兒在資源匱乏的偏鄉生活,但我所不知的是美麗的台東隔代教養的問題有多嚴重,更不知有多少孩子因為家庭功能的不彰與學校師長的失職,幾乎過著自我放逐的生活;我更無法想像太多孩子因為父母的酗酒、藥物濫用,一生下來,身體就有各種外表看不出來的殘疾,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別說孩子被家暴、性侵等活生生的殘酷現實。
起初,我只是單純被參予書屋後援會的朋友邀去,看能否教孩子寫出他們的心聲。逐漸地,聽他們的過往,才知道這組織靠著創辦人陳俊朗,這位被孩子稱為「陳爸」的中年男士居然就這樣獨立撐持了近十年,有外援也不過是這三、四年的事,那也是陳爸二姊眼見弟弟這樣撩下去,有積蓄到散盡千金,終至與妻子仳離,陳二姊擅自做了一套簡報檔,透過網路發送,才逐漸有了外界捐款,慢慢可以築夢踏實。
書屋透過心理、教學、音樂、運動等陪伴,引導這些被主流價值視為小塵埃的孩子,讓他們恢復自信。此外,由於缺乏大人照管,這些孩子中常餓著肚子睡覺的比例甚高,為此,陳爸起心動念要設置中央廚房,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一頓溫熱的晚餐。
展開食自耕的產業計畫
三百多個孩子,食指浩繁,光想那花費,就教人卻步了。而陳爸想得夠遠,不僅要讓孩子吃得飽,還要吃得好,他提出「食自耕」的產業計畫,並且由現有的八個書屋各有一畦小小實驗農地開始,踏出無毒農業的第一步,既可以供應三百多個孩子良好的飲食,多餘的還能販售,讓書屋的部分經費得以自給自足;最重要的是,這或許是構築產業的基石,讓漂流在外工作的台東青壯年有機會返鄉就業,或許能改善親子間骨肉分離、隔代教養的命運。
從農業開始,另一方面,也是陳爸目睹農業發展到今天,農藥、毒藥愈用愈多,深有所感,他指出,「農業是供應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東西。但現在農業已經跟生存無關了,它是一種謀財工具。」以前的農夫會訴說對土地的情感,但現在的農夫卻已不是用那種心情在對待農業了,陳爸忿忿道,「你會發覺他把土地當作工具,我去攫取、賺錢。」
在陳爸的構想中以社區書屋為核心,每個社區將會有自己的菜園,繼而打造社區民宿、社區餐廳,他構築著一幅烏托邦的願景,「希望用我們的方法慢慢讓讓社區人們回到乾淨平靜的簡樸生活,讓孩子知道不必捨棄一些根深柢固的道理,生活品質一樣過得很好。」
現在書屋致力於生產乾淨無毒的食材,也希望從小教孩子吃,把中醫講究金木水火土的平衡記錄下來,並帶進生活裡,「讓大家吃都了都安心,住得也好,慢慢或許可以吸引一些人來這裡。」書屋願意花十年、二十年在這些社區做一個示範,並且把經驗完完整整寫出,讓其他有心者隨時可以參考。
自種菜,自養雞魚,捨棄農藥化肥
除了給沒有飯吃的孩子有飯吃,計畫中還包括:自種供應社區的菜,自己養雞、養魚;下一步則是用自種自養的菜、雞和魚開餐廳,逐漸形成當地的地方特色。「我們供應的東西都可以跟你保證沒有農藥、化肥、抗生素等,慢慢地整個社區大家會愈來愈合作,愈來愈認可。」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於我哉? 」陳爸以《擊壤歌》──這首傳說是出自帝堯時代、被稱為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歌,用來做為書屋發展農業區塊的名稱,也精準地傳遞了他心中那「食自耕」的幸福莊園理念。指著書屋餐桌上的蔬菜,陳爸說,「這些菜幾乎都是我們自己種的,才一小塊地,種的就自己吃不完,又乾淨。」他十分不解何以菜的售價都如此高,又未必安全?
跨出農業第一步前,八個書屋分別在協會辦公室旁整理出一畦畦菜園,等於是實驗性各自種植些胡蘿蔔、高麗菜、白菜、A菜等,土質未必佳,收成也零零星星,卻也能在當令時讓協會辦公室同仁吃個好幾餐,更堅定陳爸要發展農業的決心。
儘管書屋有發展農業的規劃,但真要著手,農務可不是想像中的簡單;打定心意要做杜絕化肥、農藥的友善農作,陳爸請教過許多朋友,都建議說要先學會做有機堆肥,陳爸先挑選夥伴到有機農場學習做堆肥的要領。 另外,陳爸還從組織裡拉出幾位同仁組成農業,其中還有出身台東利加部落的卑南族、主修醫學系、原本擔任書屋老師的蔣孝偉,他不僅有醫學、化學知識,還有原住民與自然共存的耕種智慧。
借重原住民夥伴的農耕智慧
從小學三年級起,孝偉就跟著長輩在山林間打獵,也在田野間種過生薑,並學習生活的知識,「光是看路就知道田鼠往哪去,我們會看它的糞便,再判斷它走路的痕跡是新的還舊的。」孝偉還說,如果你在森林裡突然不舒服,有些野生樹如白樺樹的乳汁「找到它的表皮看外觀,劃一刀,乳汁就流出來,可以當作胃乳。」 這或許正是陳爸想借重孝偉埋藏在腦子裡的原住民耕種知識,實踐那在付出與取得之間平衡的有機理念。人挑齊了,接著是挑選能夠規模種植的作物,才可能有產業規模。
與彰化相同緯度的台東,最適合種釋迦、洛神花與百香果。有別於西部較黏的土質,台東土壤則以砂質與礫石為主,釋迦長在這種土裡如魚得水。但陳爸看過太多釋迦被施以重度農藥,加上釋迦只要熟成,很容易過於軟爛,加工的人力成本又偏高;因此,書屋決定先從生命力強韌、有點野性、可加工程度較廣且多年生的百香果開始農業的第一步。
著手種植之前,農業組同仁先進行田地間的生態調查、測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了解每塊地裡面有多少活化土地的蚯蚓,再看其地質的變化,這些技術都由孝偉提供。 接著,請同仁一起養蚯蚓。同時,也開始嫁接百香果苗,每棵苗種植的時間一一標示清楚,詳加記錄每天的生長狀態、天候變化的影響,還要設法根除百香果的絕症-黑腐病。
既然想杜絕農藥與化肥,病蟲害的對付就成了書屋農業組同仁的必修課。透過搜尋老祖宗的農業智慧,書屋農業組同仁和陳爸構想要進行一場農業的「微革命」,希望將這些前人的農作知識加以系統化整理,再建構一個免費的平台將這些知識散布出去。
有機堆肥、病蟲害也納進了書屋的農耕,過程中必須與土地對話,一步一步做下去。只是萬事起頭難,等待百香果長成的過程中,不斷碰到一些無法突破的困難,膠著的狀況讓人有點洩氣。
土質不夠肥沃的苦惱
例如百香果的葉子極大,非常適合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若在根部澆太多水分,他反而無法吸收水分,容易產生病變或蟲害。至於種植百香果的土壤,必須是透氣性好、排水性高、有機質含量高且有點坡度的礫石區。但書屋種植百香果那塊地並不是最優的。
但既然打定要友善種植,也要求產品得經得起所有的檢驗,書屋的百香果田係開九溝,以便可以從重到尾隨機採樣。並不時收集一些甘蔗渣之類的農業廢棄物,當做乾式肥料。 對於現今農夫的生產被商業體系剝削的狀態,陳爸也試圖改變遊戲規則,「我不想賺大錢,商業本身也不該是賺大錢。而是你們十個人做農,我做商,我們是十一份,我們是產銷合作,我出一分力,你們也出一分力,我只是比較會講話而已,但你們會做,我不會做,十一個人就十一股,利潤拿出來十一個人分,不是把你綁死死,我賺大錢,你餓死。商業本質不應是這樣子,應該是共生,不該互相猜來猜去的,這樣才做得大。」
消費者與供應者是夥伴關係
「消費者跟供應者之間也是一樣,應該是夥伴關係,」陳爸覺得,每件事情都應該讓消費者清清楚楚,「我的雞蛋怎麼來、我的農作物怎麼種,不要以為可以讓對方自己發掘;而是應該證明給對方看,這也是一種自我要求,應該是一種習慣。」
第一度熟成的百香果、小有收成的芭樂,加上計畫中的洛神花,目前看起來,書屋的農業版圖似乎八字不到半撇,但每一顆百香果種子都醞釀著一顆希望的種子,當那黃澄澄鮮豔欲滴的百香果汁破殼而出後,將為書屋的產業奠下一塊房角石,也將開啟非營利事業組織的新頁,這一天值得等待。無論有再大的艱難,都得繼續撩下去。
孩子的書屋網址 www.bookhouse.org.tw
想要更了解「孩子的書屋」,請參閱近日出版的
《愛。無所畏──孩子的書屋,給孩子全新的未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92258
我很認同陳爸的理念,理想要實現並不容易,憑著微薄的一己之力,要得到全社區認同到共襄盛舉更不容易,至少,第一步踏出去了,無論有多困難都要撩下去的勇氣,最讓人懾服,陳爸,加油 !
很感人 , 也有執行力 ! 我要報名投入此志工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