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頻傳,讓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的營養午餐安全。這個月開學,北高兩市相繼提出營養午餐改革計畫。台北市推出線上「食材登錄平台」,要求團膳業者每天早上十點半前,將當天菜色上網供家長參考;高雄市議會則採納主婦聯盟建議,以跨黨合作方式舉行公聽會,擬推動「基改作物退出營養午餐」,目標成為台灣第一個「非基改校園」直轄市。
高雄市議會國民黨籍議員黃柏霖、民進黨籍張豐藤議員昨天合作與辦公聽會,並邀請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等相關局處出席。出席國中小則有正興國小、楠陽國小、陽明國中、五福國中、鳳西國中、岡山國中、旗山國中等7所學校的營養師、行政或家長會成員。
「基改作物絕不適合發育中學童食用」
應邀出席公聽會的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近年的實驗結果發現,基改作物已讓實驗室的倉鼠產生過敏、不孕、腫瘤及其他病變。美國基改作物對殺草劑有耐受性,當地農場經營者,會大量使用殺草劑,導致殘留濃度過高,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加上基改作物經過長途運輸,業者多在船運過程中使用抑菌劑,品質堪慮,絕不適合發育中的學童食用。
「研讀相關資料後,我認為應該替基改作物正名,它們不是『基改食物』,應該是『基改藥物』!」民生醫院院長林盟喬表示,基改作物在國際上行之有年,卻尚未有完整而長期的人體實驗記錄,站在醫師的立場,「建議主管機關比照新藥上市標準,進行管制、實驗,如果不能證明對人體無害,就應該列為禁藥級的物質。」
面對各方質疑,高雄市各局處再三保證「高雄市基改食品均有依法清楚標示,也有加強稽查,」卻立即遭到在地業者吐槽。

校方認同採用非基改食物但經費壓力大
在岡山經營非基改黃豆製品的黃見萬指出,政府來檢查,不肖業者就拿出檢驗報告,說自己使用的是非基改食物,問題是「我親眼看見他那張檢驗報告,『從年頭用到年尾』,每一批貨,都用同一張報告」認為自己堅持做非基改是「憨人」,他要求高市府,應認真嚴格查緝,否則「孩子吃到的都是黑心商品。」
而出席學校當中,除岡山與旗山國中位於前高雄縣區外,多為都會地區中小學。與會教育人員多半認同應該使用非基改食物,卻對於非基改作物價格高昂叫苦連天。
岡山國中與旗山國中代表都表示,該校已經盡量使用非基改產品,豆干、豆皮卻無法完全避免採用基改食品,「主要還是經費問題,高市營養午餐預算國小一餐38元,國中41元,如果豆類食品採用非基改作物,勢必會排擠其他食材經費。」

主婦聯盟建議統一採購非基改食材
對此,主婦聯盟秘書長黃嘉琳則建議,高雄市應開全國風氣之先,以市府力量強制推動「營養午餐食材。禁止採購基改產品」,全市國中小統一採購非基改食品,壓低成本、降低各校營養午餐採購非基改作物的財務壓力。「這件事情讓個別學校來推動壓力太大,有公部門的協助,才有成功的可能。」
黃嘉琳表示,做為首善之都的台北市,雖然營養午餐食材透明、上線一項獨步全國,「但在基改作物退出校園的腳步上,卻有點落後高雄市。」台北市教育局今年5月接受議員質詢時,僅表示「會函文各校希望『避免』使用基改食物。」態度相對消極。黃嘉琳表示,接下來將拜訪台北市、新北市,「目標要讓基改作物全面退出台灣營養午餐。」
延伸閱讀:吃營養還是吃飼料?營養午餐一週八種基改黃豆餐,民間籲改用食品級黃豆
主婦聯盟基金會於2013年6月召開記者會表示,基改飼料豆和食品級的非基改豆價差大約三到八成,一塊豆腐成本大約2元,改用食品 級黃豆只不過變成4塊錢,台北市每個學童的營養午餐預算是45元,應不致造成太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