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同志跑去種田,我也很想去。」台北市龍安街的巷道內,轉角的落地窗,將陽光奢侈地帶進室內,照耀得「狐狸野餐」餐廳一片明亮,老闆陳俞容笑說:「看天吃飯是一回事,起碼農作物跟菜蟲不會要求你穿上正式套裝、說話溫溫柔柔『像女生』吧?」
位於台北市文教區內的「狐狸野餐」,是台灣首間同時以「性別友善」與「小農食材」為經營理念的餐廳。被問及會不會擔心鄰居異樣眼光、甚至招來攻擊?陳俞容停頓了兩秒,拿出她曾在「性別人權協會」擔任理事長的勇氣,笑言:「管他的!」
一瞬遲疑之間,看得見社會歧視的陰影,並未完全遠離;但如陳愈容般存活下來的性別友善鬥士,並不因此退縮,反而與小農聯手,大方地在陽光下開張賣餐點。「起碼台北市的社會氣氛,已經改變很多,同志不必躲在黑暗、地下、必須慎防偷窺的餐廳或酒吧。」陳俞容說。


狐狸餐廳使用許多小農產品(攝影/何欣潔)
擺脫職場性別氣質刻板印象 女同志務農增多
隨著青年歸農風氣的興起,陳俞容注意到,許多女同志因關懷社會土地議題,同時也為擺脫主流職場對性別氣質的刻版要求,選擇離開城市生活,到鄉間務農,「反正女同志從小為了存活,都練得很強壯勤勞,一個人能當三個人用,種田很適合。」
話雖如此,同樣強壯勤勞的陳俞容,選擇在台北市內,開張使用小農食材的餐廳,一方面兼顧她在「性別人權協會」的社運工作,另方面為同志好友們的收成提供通路:「米是宜蘭的新農李茶,蔬菜是新埔的阿南──沒錯,很少見,是個年輕的小gay在種田,男朋友充當他在台北的送貨員,每周交給我們一次,他提供什麼當季作物,主廚、恒萍就想辦法料理上菜。」
同志情侶合作開餐廳 支持小農
在「狐狸野餐」廚房裡忙碌穿梭、負責將當季小農食材變為佳餚的主廚,是陳俞容的女友恒萍。原籍湖南的恒萍,因第一段異性戀婚姻嫁來台灣,她和丈夫離婚後,現在與女友陳俞容合開餐廳。「我們是在按摩店上班認識的,我們兩個都是推拿師。她是那種逃離農村、出來城市打工的孩子,抵死不願再到鄉下種田,這也是我沒有直接務農、先開餐廳的原因之一。」陳愈容溫柔地笑說。
「小農食材價格貴、品質落差也大,其實不好處理。幸好恒萍蠻會隨機應變,」舉凡將陳俞容在市場上買到的野生蘋婆醃成蜜餞、以低溫燜煮油脂豐富的台灣黑豬肉、甚至處理被農民丟棄的「格外品」,都是從未接受過正式餐飲訓練的恒萍,必須面對的挑戰。

用挑戰同志歧視鬥志 力推小農有機蔬菜
「上次為了響應台灣農村陣線的『格外好吃』活動,我們興致勃勃地拿回一堆歪七扭八、活像人參的紅蘿蔔,結光把紅蘿蔔胳肢窩的泥土刷乾淨,就花我們兩個一下午!洗得哇哇叫。」陳愈容苦惱地說,一間餐廳要做到全數使用小農食材,其實並不容易。
「就算我們能夠處理,客人也會挑。事實上,餐廳裡最常被客人留在盤子上的食物,就是有機蔬菜。」陳俞容表示,有機蔬菜難免有蟲咬坑疤,眼尖的客人,馬上精準挑出,雖然不至於跟店家抱怨,卻會默默地「抵制」醜蔬菜,讓她非常傷心,但仍希望與客人溝通、嘗試新的食材處理手法,讓有機蔬菜的缺陷能被客人接受,她並不打算偽裝、妥協。
「知道這是同志友善餐廳,也偶爾會在蔬果上面發現蟲咬痕跡,但我覺得還好耶,現在什麼時代了,還在排擠同志,大部分的菜也都很好啊!這兩樣我們都不在意。」常與同學到狐狸野餐聚會的陳姓學生說,店內料理手法簡單直接,「有媽媽的味道,」價格經濟實惠,又鄰近台北大學城區部,是大家聚餐、討論系上活動的最佳選擇。
「我知道有些同業會去買植物工廠的作物,或者用溫室蔬菜那種漂漂亮亮的東西;我不喜歡,不會想用它來做菜。」願為性別邊緣人奔走抗爭的陳俞容,開餐廳也拿出相同精神,要與客人對「蟲咬蔬菜」的歧視作戰到底,「沒有土味蟲咬,就不像青菜;就像同性戀太乖、太順從體制,就不像同性戀了。」讓野菜以原本面貌示人,也順利被客人吃入口,是餐廳當前面對的重大挑戰。

有夢想就去做 有困難就去克服
走過台灣同志處境與農業前景同樣黑暗的歲月,陳愈容以市區內的小小據點,接應「從農同志」們悉心耕作的米菜蔬果,雖然未必俊美可口,卻是珍貴掙扎而生存的勇敢味道。
「開店剛滿一年,說對台灣小農、社會正義有多少貢獻嗎?其實能改善的空間還很大。但我不打算想太多,有這樣的夢想,就動手去做,都是有辦法克服的。」陳俞容發揮與邊緣人與農作物同等的韌性,「狐狸野餐」正在台北市區努力茁壯。

名字似乎打錯了,是「俞容」而非「愈容」。
謝謝您的提醒,編輯已經趕緊去修正了,真抱歉!!
根據他們臉書提供的地址,似乎是在台北市龍江路上,與文中指出龍安街似乎有點出入??
食材新鮮可口,甜點也超級好吃、變化多端。秋日的戶外座位,剛好拿來配咖啡與熱茶。
超喜歡那個彩色麵條,口感好極了~
“香草豬棒棒”是真的很棒
甜點焦糖布丁則令人幸福無比
真正健康、對身體好的蔬菜是吃出來的
而不是看出來的
蟲都不吃的蔬果
不可能是沒問題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