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防檢局為逐步推動農牧業自由化,降低政府預算負擔,預定下周一(14日)開會討論《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屠宰業服務費用收取及運用要點》,計劃將現行政府負擔的屠宰衛生檢查費用,轉由業者支付,同時也編列條文,希望由中央畜產會對各地業者進行教育訓練、輔導,提高屠宰品質並收取費用,引發業者反彈。
防檢局與中央畜產會今天回應表示,前述草案尚在研擬中,會廣納各界意見,「不會強制推行。」
農委會:收費於法有據
中央畜產會是依《畜牧法》規定成立,協助執行中央主管機關畜牧政策的半官方團體。防檢局指出,政府原就可依《畜牧法》,委託中央畜產會協助輔導畜牧產業並收取相關費用,前述草案內容依法有據。
防檢局肉品檢查組組長林進忠指出,國內過去由政府負擔屠宰衛生檢查費用,未向業者收取,是因為「各地私宰情形嚴重,若只向合法業者收取費用,難免有讓私宰業者占便宜之感。」自今年六月,推動家禽全面電宰後,「成效相當好,私宰比例大幅降低,現在依法收取相關費用,便不會發生『私宰免繳』的不公平情形。」
林進忠認為,接受中央畜產會專業輔導後,業者的肉品水準會提高,增加國內產業競爭力,這和農委會研擬廢除公糧制度一樣,是推動產業自由化的一環,由業者來負擔部分費用,是「取之於屠宰,用之於屠宰」的制度設計,「平均分擔下來,一隻雞可能只要多付0.2元,難道大家不願意多付0.2元,讓自己的肉品品質更好嗎?我相信消費者與業者都會願意。」
對於外界擔心,屠宰業者恐將成本轉嫁給雞農、豬農,加重養豬與養雞業者負擔,林進忠表示,在自由經濟市場下,屠宰業者如果能提供更好的肉品、促進產業發展,他應該有資格去跟產地與消費者議價。

畜產會:業者表示需輔導且付費
中央畜產會執行長李春進則指出,草案仍在協商當中,會聽取各界意見。「我們會與業者討論,究竟需要哪些服務?哪些服務項目、業者願意付錢?業者需要的我們才會推行,若業者認為並無必要,我們就不會推行。」
李春進舉例,他與業者私下溝通時,曾經有業者表達,員工需要教育訓練,「才知道下刀時,肉該切在什麼位置,以符合客戶的加工需求,減少肉品耗損。」他表示,許多業者表示需要畜產會指導技術升級,也願意支付相關費用。
學者:台灣農民弱勢 不應貿然收費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祕書長王建培回應,業者團體多半不知情,協會直至昨天早上才收到會議訊息,「應該只是在討論階段,協會尚未收到會員意見。」雞農姚量議則表示,他不覺得政府比第一線業者,更瞭解何謂屠宰安全,政府也沒有資格收取輔導費用,未來這份費用負擔,一定會轉嫁到基層農民身上,「這是在逼我們拿著屠刀上街頭!」
中興大學動物系教授李淵百則認為,向業者收取相關費用,國外行之有年,「但國外產業環境健全,台灣農民相當弱勢,若貿然收取費用,恐怕導致業者將成本轉嫁給農民,讓農民難以存活。」他認為,政府在收取費用之前,應先確認中央畜產會的輔導訓練項目,是否對農民真正有益,「若真有獲利,再來收取費用也不遲,這才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唉~防檢局老是狀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