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黑心油未驗出含生殖毒性的棉酚,部分油品僅能認定標示不實,改標籤後,還可再上市,而且衛生福利部坦承,就算清楚標示調合哪些油品,僅靠檢驗,仍無法確認,必須到廠房比對配方、進出口資料。事實上,隨著全球化及食品加工業發達,各國都出現食安危機,「食品追溯制度」應運而生、重要性日漸凸顯。
在歐盟,一項食物,從落地生根到消費者肚子,每個環節都有電腦記錄可供查詢;在美國,百里外進口的生鮮貨品,4小時內,可以追溯到生產的農場名稱;在日本,每頭牛從出生開始,都有一張自己的身分證。此次混油事件,靠著查廠、比對海關進出口資料,才揪出業者的不法惡行,顯示食安要治本,還是得回到源頭管理,前述國家的經驗,或許可以作為台灣的借鏡。
因應食品安全問題 國際間多採食品追溯制度
來到法國RUNGIS批發市場,映入眼簾的,是裝著各式各樣魚類的保麗龍,這裡是歐洲最大的果菜、肉禽、花材批發市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前技正王慧雯,2009年出國考察法國漁產品的衛生管理制度,她在報告中寫著:「這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及硬體設備,連巴黎當地人也會來逛逛,很可惜的是,面對各種新鮮的食材,也沒辦法享有,『因為只有合法登記的批發商,才能在此進行買賣。』漁產品是以保麗容容器盛裝並以此為批次標示,只能放在規定的區域範圍內⋯⋯。」
1990年代起,歐洲陸續面臨狂牛症、美國基改食品威脅,加上歐盟強調貨品和人員自由流通,在法國生產的葡萄酒,可能1小時後,就出現在德國家庭的餐桌上,因此若發生食安問題,其他國家很難倖免。2002年,歐盟公布《食品安全白皮書》,要求食品和飼料,在每個供應鏈都要留下批次資料,若有需要,廠商必須在4小時提供相關數據。
「一瓶葡萄酒,你可以知道,它是在哪個農莊生產、送到哪裡榨汁、在哪個拍賣市場拍賣。」研究食品追溯制度的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許輔表示,歐盟在20世紀後,陸續加強食品追溯制度,建立「良好追溯程序」(Good Traceability Practic,簡稱為 GTP),要求每個廠商,保留上下各一手的買賣資料,產品上或許看不到這些資訊,但若要查驗,幾個小時內,就能知道產品從何而來。
許輔說,食品追溯制度的核心,是透明化和批次管理。歐盟並未強制業者登錄追溯資訊,而是將制度落實在平常的稽核查廠,主要由產業團體自己把關,政府是站在輔導的角色。
歐盟建立食品追溯制度,四小時內查出食品流向(圖取自www.foodtraceability.eu/page/whoweare)
提升本土產品信心 日本建立牛隻身分證
再來看看鄰國日本。日本在2001年爆發狂牛症後,2003年12月就開始建立「牛隻識別及肉品追溯系統」,不論進口或國產牛,每隻牛出生時,都會在耳朵上掛上耳標,詳細 記錄牠的出生地、飼養場、管理人、屠宰日期等;屠宰場分切時,也要記載牛隻的買賣日期、買家和賣家,甚至連重量、名稱都要公告,主管機關還會保留牛隻的DNA,若有問題,可馬上比對。
除了「安心」,日本業者為了區隔進口和國產牛,還做到「安全」。一位熟悉日本食品追溯制度的專家表示,日本政府只要求業者,要實際紀錄每隻牛的生長和販售流程,但業者還會額外告訴消費者:牛隻用了什麼飼料、是不是基因改造、藥物殘留量多少,讓民眾「安心又安全」,因此日本本土牛肉雖然價格較高,但日本民眾還是很支持日本牛肉。
此外,日本在2009年爆發工業用米流入養老院、托兒所的醜聞,被日本政府視為奇恥大辱,隔年馬上強制要求,所有稻米從產地到消費市場,都要建立生產履歷,2011年更進一步要求標示產地。
日本有牛隻識別及肉品追溯系統,消費者可以利及知道肉品來源。資料來源:http://www.nlbc.go.jp/g_kotai/about.asp
以鄉鎮為認證單位 讓業者自律
縱觀歐盟和日本,即使有法律強制要求,但政府多半只規定基本原則,由業者補上最後一塊拼圖,但台灣業者是否有能力做到?「其實歐盟的法規,只有要求『可追溯』,其他則由各個國家自己制定法律,而他們的商人為了為了商譽,會想辦法把各種過程寫得詳細。台灣廠商,則是看法律訂到哪裡,想辦法找出哪裡有漏洞。」許輔一針見血地,指出台灣制度的困境。
不願具名的專家認為,後端查核的人力和經費,對各國來說都是一大挑戰。日本為了讓農民自律,農業協同組織(類似台灣農會概念)要求,只要透過組織買賣的產品,一定要符合農藥殘留及生產標準;政府有些認證標章的檢驗,更以鄉鎮為單位,只要有某位農民的產品被驗出來不符標準,整個鄉鎮就會被取消標章,藉此讓各農民互相監督、自律。
但歐盟制度也非完美無缺,今年年初,歐盟便爆發了震驚世界的「馬肉混牛肉」風波,凸顯歐盟沒有單一管控組織,各國管理不同調的尷尬狀況。
多頭馬車式管理 出現管理斷層
台灣的食品管理也有類似缺點,未上市的農產品屬於農委會管轄;加工品及上市後則歸衛福部;GMP及部分加工廠又歸經濟部工業局主管。熟悉業界的人士指出,台灣各個部會不願合作,「經常我這邊想做,但隔壁長官不點頭,」工業用順丁烯二酸,就是在這種斷層下流入食品。
對此,專家表示,日本的行政院轄下會設置食品安全委員會,進行跨部會整合和協商,從生鮮食品、加工,到包裝零售,一條龍管理,台灣雖有類似的食品委員會,但仍僅只於衛福部轄下。
許輔也表示,產品追溯制度重點不在品質,而是知道每項食品的來源,若有危害也可控制損失,「就是將便當裡的米飯、蛋、雞腿,清楚告訴消費者從哪裡來。」雖然世界各國都在摸索食品追溯制度,但台灣可以化這波食安危機為轉機,借鏡其他國家,建立符合台灣的食品追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