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惹草,不但是專業,還有檢定法!農委會桃園農業改良場目前已訂定「麗格秋海棠」的品種檢定法,正開發「球根秋海棠」及「觀葉秋海棠」的檢驗法。臺灣是秋海棠的原生地之一,也可發展具有台灣原生秋海棠血統的園藝栽培品種。
秋海棠的園藝栽培品種上萬種
秋海棠是市面上常見的園藝栽培花卉,秋海棠屬(Begonia)的原生種,全球至少1600種,經過人工栽培的品種更是上萬種。不論葉形、葉色斑紋或植株型態,秋海棠的變化非常多。
在全球各地的育種家投入下,秋海棠的樣貌持續推陳出新。不過只有少數在台灣的花卉市場流通,其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是國外進口的麗格秋海棠,流通的品種包括「巴克斯 (Barkos)」、「貝拉(Bela)」、「那加-粉(Netja Dark)」等40多種。桃園農改場為了讓新品種能在國內市場上獲得保護並銷售,訂定了「麗格秋海棠品種試驗檢定方法」。
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翁儷倩解釋說:「如果沒有品種檢定來保護品種的銷售,國外可能不會賣新品種秋海棠到台灣來,將使得國內流通的品種有限。」

品種檢定有助國外秋海棠品種引進台灣

桃園農改場是麗格秋海棠的檢定機構,目前已完成檢定並取得保護的境外品種有「柏喜芭-淺粉(Berseba Light Pink)」、「瑞娜(Reina)」、「貝拉-粉紫(Bela Lilacpink)」及「柏利斯-紅白(Boaris Dark)」這四個品種。
此外,桃園場也正在開發「球根秋海棠」及「觀葉秋海棠」的品種試驗檢定法,強化對育種者之權利保護,以此吸引境外優良品種引入。
「這些檢定方法的制定,能搭配花卉市場消費者喜歡求新求變的需求,因此對國內專業育種者也是種良性刺激,鼓勵台灣育種家栽培新品種,讓台灣的秋海棠品種更多樣化。」桃園農改場助理研究員翁儷倩說。
翁儷倩說,目前市面上的秋海棠都是國外品種居多,但是台灣其實也有在地的秋海棠,目前發現十八種原生秋秋海棠。水鴨腳秋海棠是最常見的種類,常見於中低海拔潮濕的山壁,「我們也正鼓勵台灣的育種家發展具有台灣原生秋海棠血統的園藝栽培品種,讓台灣秋海棠的美麗更深入大家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