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火鍋許多人喜歡點上一盤鴨血,不過台北市衛生局抽驗餐廳20件鴨血,發現全部混雜雞血,台北市衛生局食管處處長邱秀儀說,雞、鴨屠宰場通常是同一條屠宰線,可能在源頭就混合,業界買賣時也以水血、禽血通稱,應不是惡意添加,只是消費者認知不同,但之後會輔導餐廳標示鴨血成分,包裝產品則一律要寫出原料,若鴨血中含有雞血,卻沒有標示,可罰4~20萬元。
北市衛生局抽驗20件鴨血,均檢出雞血
台北市衛生局十月到各大火鍋店抽驗鴨血,20件樣品中均未檢出著色劑及防腐劑,不過先前曾傳出有業者用豬血混充鴨血,衛生局此次特別加驗動物性成分基因,發現20件樣品除了鴨成分,通通檢出雞成分,其中有15件來自新北市同一家公司,豬成分則未檢出。
北市衛生局進一步調查屠宰場和鴨血業者,發現鴨血和雞血應該是在源頭就混合,有些家禽屠宰場會同時屠宰雞和鴨,由於位在同一條屠宰線,很難單獨收集血水,業者應該不是惡意添加。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這樣的情況很普遍,有時鴨血不足,業者也會添加少許雞血,批發買賣時通常以「水血」、「禽血」稱呼,不會特地稱「純鴨血」,而且這次沒有檢出豬血成分,業者宣稱「禽」血並沒有錯,應不是故意欺騙,不過北市衛生局的檢驗機器只能定性,無法得知鴨血和雞血比例。
業界:雞血硬度高,不可能取代鴨血

兼營屠宰和肉品批發的保盛紀念農禽肉品場劉老闆表示,很多屠宰場確實兼宰雞和鴨,但雞血的硬度比鴨血高很多,如果雞血硬度是十,鴨血則是6,鵝血是3,一般人吃鴨血就是追求滑溜的口感,所以市面上不會出現雞血,若鴨血中有雞血,比例也不可能太多。
不過另一個業者則指出,屠宰場一定是先集中宰完雞,清理後才宰鴨,不會混著宰,要收集單一血液並沒有那麼難;此外,動物血液置放十分鐘內就會凝固,為了讓雞血和鴨血軟化、混合,業者可能會使用添加物。
除了混血有疑慮,這名業者也指出,傳統鴨血製作很簡單,收集鴨血後只要加些許鹽巴,但大概放1~2天就會壞掉,現在很多業者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讓口感更滑溜,會加入不明添加物,傳統製作的新鮮鴨血吃起來非常滑溜,但就像粿一樣,過一天就會「攤」,反之則可能加了化學添加物。
鴨血沒燙熟,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不論是鴨血、雞血或豬血,製作過程都有很多細菌,不同動物血液混合時,細菌量可能更多,若沒燙熟會導致急性腸胃炎,最好少吃為妙。
邱秀儀說,公告這件事並不是要民眾恐慌,而是希望民眾能更瞭解鴨血製作過程的限制,但確實和民眾認知有點落差,未來將輔導餐廳在菜單上標示鴨血成分。目前散裝產品不用標示原料成分,衛生局無法可罰,若是包裝產品,必須明確寫出鴨血成分,違者可罰4~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