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小姐0127來信說明:
在此我(歐小姐)向社會大眾做個簡短的說明。過去我在台東市區從事美容工作十七年,幾年前因為摔傷頸部裝鋼片,不適合繼續從事美容工作,因此返回卑南老家另謀生計,決定從事農業,種植有機薑黃,但是遇到銷售通路上的困境,因此在網路上尋求資源與協助。
目前我們正準備成立原住民薑農合作社,尋求新的銷售平台。非常感謝各界的關心,也請繼續給予指教,讓我們的有機薑黃有機會能夠以更具品質、更有接觸管道與各位消費者結緣。非常謝謝。
編輯部0126公告說明:
這則新聞刊出後,文中主要受訪者表示,受到很大壓力,除了「被關切」之外,地方不少農友仍對盤商有期待,因此期望受訪者改口。因此,26日晚間,受訪者在她個人臉書發表聲明,改口表示此事並非真實,也沒有人受騙。歐小姐改口後,上下游立即與她聯繫,歐小姐表示,的確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在臉書上不得不貼出那樣的聲明,但隨後立即撤下,表示上下游並沒有隨意亂寫,這部分也一定要跟大家澄清。
上下游再次強調,針對文章內容,上下游的記者與當事人進行了詳細採訪,並且有採訪過程的書面資訊,如有必要我們將會公開採訪記錄。此外,也有一位曾與該位盤商聯繫過的農友,來信告知他也幾乎被騙的過程,因此,新聞內容是確認無誤的。
這是上下游第一次遇到受訪者反悔改口的情形,但相信受訪者也真的遇到很大的壓力,造成大家的困擾真的是非常抱歉!至於是否要繼續對受訪者提出協助,請大家再思考看看,謝謝大家!
───────────────────────────────────────────────────────────────
在台東市區從事美容美體十七年後,歐小姐決定回家務農,在卑南鄉東興新村一帶,種有機薑黃。當初一位盤商與她契作,口頭約定保價收購,最近這批作物陸續收成,盤商卻人間蒸發,消失無蹤影。眼看年關將近,歐小姐卻心焦如焚,因為陪她迎新年的,是上百萬不知能否回收的成本,以及數萬斤不知如何賣出的有機薑黃。
返鄉從農 卻遭遇契作糾紛

「朋友介紹一個盤商給我認識,說會保價收購,怎麼知道遇到騙我們的人,」歐小姐感嘆的說,她因為身體受傷的緣故,無法繼續從事美容美體工作,回到老家後,聽朋友介紹有機薑黃有預防老人痴呆、心血管等保健效果,因此決定投入種植有機薑黃,薑苗、有機肥料都是跟那位盤商購買。
歐小姐說她回到老家卑南鄉,工作機會不多,希望能在鄉村從農找到出路,所以才決定投下十多年來點滴掙存的積蓄,沒想到遇到這種情況。
在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新村一帶,還有近八十位農友與歐小姐相同遭遇,這些農友大多是六、七十歲的原住民,他們都跟同一位盤商口頭契作,種植有機薑黃。「盤商說是藥廠託他們來契作,講定要保價收購,我們這些產農跟他們買薑苗、有機肥料,投下許多成本,」歐小姐無奈地說,誰知道他們只負責收錢,不管收購,有機薑黃要收成的時候,就聯絡不到人了。
當初盤商提供的薑苗,以一台斤兩百元的價格賣給農友,另外也要求農友購買他們提供的有機肥料。以歐小姐的情況為例,她租了五甲地種有機薑黃,從薑苗、有機肥料到租地費用,前前後後共投入上百萬成本,最近將陸續有上萬斤的有機薑黃要收成。她說:「和那位盤商合作的近八十位農友,大多是六七十歲的原住民,如果盤商不收購,那我們要怎麼辦呢?」近八十位農友種植的有機薑黃,最近將陸續收成,加起來超過五十萬斤的產量,苦無出路。

不期待保價收購 重新尋找銷售出路

不過歐小姐並不氣餒,她決定找新的銷售出路,她當初購買薑苗的成本是一斤200元,如今她打算以一斤120元的價格賣出,只求能夠變現。她說:「現在我只希望能把投入的資金部分回收,不要血本無歸就好,將來繼續好好種有機薑黃,並重新建立銷售管道。」
她在網路上提到自己的狀況,遇到不少質疑的聲音,例如「不要看見別人生意好,就自己搶種。薑黃是好東西,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把銷售通路建立好,以為種好就會有人來高價收購,這是很冒險的事。」、「如果剛開一間美容院,什麼都準備好了,卻沒有人消費,大家覺得出什麼問題?」
對於這些回應,歐小姐苦笑地說:「他們說的都對,是我太信任人了,可是我當初會投入,一方面是真的想從事有機農業,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盤商說會保價收購,我們才花錢下去做的呀!」
長期研究農業產銷的國立臺東專科資訊管理科講師蔡年泰,主動與歐小姐這位農友聯繫,希望能提供銷售上的協助。他認為一次欺騙近八十位農友的行為「真的很可惡」,不過他認為向盤商提告曠日廢時,等到薑黃都爛了,農民也不一定拿得到錢,「現在應該更積極的賣出這批有機薑黃,不要讓農友的損失太大」。
年關將近 難關怎度過
歐小姐持續為她的有機薑黃找出路, 她說她的有機薑黃,可以做成家庭食材,薑黃雞湯、薑黃飯都是不錯的料理方式,歡迎一般家庭向她購買。她尋求生技公司或藥廠來下單,也樂見其他盤商來批發。總之,她各種方法都努力嘗試。
過年前的這幾天,歐小姐一直努力嘗試網路行銷,她在深夜貼文:「我在台東種有機薑黃,產量很多,但不知怎麼銷出去,如有需要可以跟我連絡!謝謝!我的電話是0977151286, ho0938151286@yahoo.com.tw」她在清晨出門,繼續一整天的農活,「如果有客人願意來買我的有機薑黃,一斤120元,我跟我的家人會每天努力採收,只求換一點現金,讓我們度過這次的難關。」
薑黃一般非加工食用非常有限,盡快詢問加工廠商收購。(一包調味咖哩粉放在普通開伙家庭消耗率是以年為單位……)
採收的薑黃幾週就會壞,但加工的薑黃幾乎沒有保存期限
薑黃還能當天然染料,如果政府或半官方機構能先給予紓困性貸款或採購,盡速導入一次自立加工,建立初步儲存機制維持產業效性才是。
契作一要有合作社組織,審閱第三方履約承諾。
您說的沒錯,薑黃如果不做加工實在是難以處理,我們也會幫忙問一下有沒有加工廠商能夠先協助,只是農民大概無餘力再拿錢出來,也要試著請農委會看能不能協調協助了!
優杏薑黃粉賣的不少。http://www.yushing.com.tw/
可以切片曬乾延長保存期限, 再分裝成小袋
很多超市跟印尼商品小店都有賣泰國或越南的薑黃乾
我其實也蠻常去買的(用量不大, 但保存期長)
印尼人新年(在八月)會煮薑黃飯, 馬來西亞料理好像也有薑黃飯
另外, 坊間也有薑黃粉, 有人會買來沖泡熱水飲用(保健)
或許可以連絡泰國料理店之類的餐廳, 或是東南亞食品的商店
可以介紹?我們這沒有那麼多那樣的餐廳
如果你銷售要花一筆告費用,那不如想想可以利用這些收成在過年期間推出你的產品。
是否願意將自己的產品當作促銷讓客戶覺得可以試用看看=機會。
好用在讓他們與你下訂單,說不定自己就能做銷售,因為你已經有通路了就差價格戰了。
有機黃薑跟一般黃薑的差別要做一下資料整理。
$生產成本+$銷售成本有沒有符合你的報酬
每天喝一杯黃薑茶可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幫助健康維持!
http://www.holy.com.tw/Item_id2013.htm
自己買一台80~100目的粉碎機處理好包裝再變料理包
早上花$10NT喝一杯不會嫌貴
薑的味道可能只有30%接受,把味道弄掉但是還是有吃到薑就可能多30%的接受度了。
已經去電歐小姐,建議過年期間部分鮮品可運到北港銷售,我們在媽祖廟前街上有店面.另外可曬乾,我們可磨粉協助銷售.
真是感謝Su的幫忙!
現在還可以幫我們銷售嗎
無意冒犯,如果真如報導所言,為何本人會在自己的臉書上,否認此事,是報導不實???抑或是自己銷不出去編故事騙同情??不管是哪個,騙網友同情是很缺德的事
正打算分享這篇文章時,welly 先生/小姐 您的留言讓我猶豫了……
可否請您提供多一點的相關資訊呢?
先謝謝您了:)
事關個人資料,我不知道方不方便將網址貼上,但您可直接上臉書搜索文章內人名,我只能說這樣的手法,與這網站成立的宗旨已大相逕庭,非常不可取,在此摘錄他在臉書上的留言:
謝謝大家的關心,今天臉書傳出80位受騙的農友,並非是實,本人在此深感抱歉,請大家諒解!這篇文章並沒有人受騙,所以不要在轉載了,請勿在把報導複雜了,拜託!拜託!感恩,從未天亮就一直澄清此事,請別越瞄越黑了!
這文章應非事實,請參考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821327293&viewer_id=100000128120827
引用他本人發言如下:
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是媒體及臉書上大家的話題幫幫忙我已經很辛苦了還要接受社會大眾的不諒解請大家高抬貴手千言萬語謝謝大家關心讓一切恢復平靜在這也向這件事件受牽連的人我也向你們深深一鞠躬對不起再多的解釋真的…也無法彌補再這只能再次對不起……
各位關心蓁蓁的朋友們!
謝謝大家的關心,今天臉書傳出80位受騙的農友,並非是實,本人在此深感抱歉,請大家諒解!這篇文章並沒有人受騙,所以不要在轉載了,請勿在把報導複雜了,拜託!拜託!感恩,從未天亮就一直澄清此事,請別越瞄越黑了!
各位讀者,以及關心這個事件的朋友:
這則新聞刊出前,上下游的記者與當事人進行了詳細採訪,並且有採訪過程的書面資訊,此外,也有一位曾與該位盤商聯繫過的農友,來信告知他也幾乎被騙的過程,因此,新聞內容我們是確認無誤的。
但是,受訪者在新聞刊出後,表達了有「被關切」的憂慮,以及在地方面臨的壓力,包含也有農友仍對盤商有期待,因此期望受訪者改口。如果有必要,我們將公開受訪過程的記錄,證明上下游絕無自行捏造新聞或混淆視聽。
我們已經與受訪者溝通過,歐小姐表示,的確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在臉書上不得不貼出那樣的聲明,但目前已經將該則訊息刪除。
以上說明,感謝大家的愛心相助,這也是上下游第一次遇到受訪者反悔改口的情形,但相信受訪者也真的遇到很大的壓力,造成大家的困擾真的是非常抱歉!
應該可以把有機薑黃種成老薑母或者研發成醃漬小菜
轉述網友留言
「可以理解為何受害者受訪後出爾反爾宣稱沒被騙,事情爆開後,詐騙者必然先來安撫一下,反正自己先求能解套,沒有餘力幫忙擔心其他被騙者的正義是否能伸張,先逃先贏」
「她當初購買薑苗的成本是一斤200元,如今她打算以一斤120元的價格賣出,只求能夠變現。」當初買苗一斤,種了那麼久也該變成五斤吧?120×5-200=400,應該是這樣算的吧?只是當時買的薑苗真的有點貴!
1斤120元只求變現……的確是有些誇張,PAN大算5倍已是客氣,聽說平均有10倍, 且在市場上看到薑黃1斤才60元而已
台東有機薑農歐小姐來信,尋求銷售通路的心聲
在此我向社會大眾做個簡短的說明。過去我在台東市區從事美容工作十七年,幾年前因為摔傷頸部裝鋼片,不適合繼續從事美容工作,因此返回卑南老家另謀生計,決定從事農業,種植有機薑黃,但是遇到銷售通路上的困境,因此在網路上尋求資源與協助。
目前我們正準備成立原住民薑農合作社,尋求新的銷售平台。非常感謝各界的關心,也請繼續給予指教,讓我們的有機薑黃有機會能夠以更具品質、更有接觸管道與各位消費者結緣。非常謝謝。
歐小姐
無論故事的真相如何,我是個平常的消費者,關心有機農業,但對薑黃完全不了解,盼望多了解,但歐小姐到最後只說準備成立薑農合作社,整個討論串只見網友的熱心,卻沒看見薑農本身對薑黃作用有何說明,好像除了專業工廠之外,就不關我這種消費者的事了.
讀這篇文,我對記者描述事情的方式,有很大的問號。
1、女主人翁因為頸部受傷不便繼續從事美容業,她能親身親力從事有機耕種嗎?我身邊的有機農夫們都說「不可能」(花蓮好事集的幾位農友,有在種薑黃)。光是非常耗工的人工除草,頸部受傷過,能長時間除草嗎?
2、五甲地有多大,請問記者知道嗎?在我們花蓮,五甲地有機種植算是很大型農場,花蓮五甲地以上的有機農場並不多,需要很多人工農作。(除非她用化學除草劑,那就不用花力氣)女主人翁有可能耕種兩分地,卻不可能自己種五甲地。結合第一點,我推測,很大可能,女主人翁是個出資的管理者,雇工來為她種植。當然文章中並沒有題到女主人翁是否雇員,但只放她一人照片,很容易給人錯誤聯想,想像一位辛苦農作的女性,遇上這種慘事。
3、以有機的方式耕種,即使從一開始種就已經找認證機構來檢驗,最快也要三年,才能得到有機認證。頭三年頂多只能宣稱「有機轉型期」,而非有機,請問記者知道嗎?您寫文時,有查證「有機認證」這部份嗎?是那個認證機構,可以在種植第一年,發出認證標章呢?真的有標章嗎?
我並非質疑這篇動人熱淚的文章內容是假的,只是對「放一位女性照片」加上「五甲地巨大面積」,闡述劇情的方式,覺得不合理,頗狗血。若這是業者要促銷的廣告文,也就罷了,但出於記者之筆。。。
彩虹先生/小姐好:
我是上下游的記者楊鎮宇。感謝你的仔細回覆,關於您提的幾點,歐小姐的身體傷勢能否親自從農、有機認證通過否、五甲地有無雇工、文章敘事方法灑狗血。關於這幾點,我的回覆如下:
這篇文章刊出前,我有詢問歐小姐是否能出示有機認證的相關文件,歐小姐說有送驗但還沒得到回覆。我在行文時,用「有機」二字是我的疏忽,應當為「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有過就要改,我身為新聞工作者,未善盡查證、確認的責任,犯了這樣的低級失誤,要向讀者致歉,非常抱歉!
至於歐小姐的身體傷勢能否親自從農、五甲地有無雇工,我想這是歐小姐的農場經營狀況,無論有無,她的農場的銷售困境都還是存在。她有無親自從農,也不好由我這邊代為解釋。
最後,關於文章敘事方法過於灑狗血的疑慮,我這篇文章的原初用意是想點出,她與盤商的契作起了糾紛,並試圖如實呈現歐小姐尋找其他銷售通路的心情與嘗試。文章刊出後,歐小姐遭遇各方壓力,對外發言內容有些轉折,這部份也反應出農友與盤商、農友之間的關係的巨大張力,也呈現了建立銷售通路這件事並非一兩天可解。
在這篇報導上,姑且不論歐小姐與盤商、其他農友的互動關係如何,她的銷售困境是的確存在的。若有過於灑狗血的疑慮,是我的疏忽,我過於聚焦在歐小姐的個別經營狀況上,少了對於全台薑黃的需求量、供給量、農友種植狀況等通盤面的勾勒。我相信,全台認真耕種的農友何其多、尋求銷售通路的困難都是一樣要面對,日後我在報導這類個案時,會更加謹慎、多方查證,確認總體趨勢,釐清個案狀況。
彩虹先生/小姐,非常謝謝你的提醒。也請繼續不吝指正,讓我「漏氣求進步」。
鎮宇
1.我想記者可能還沒有對於台灣的有機栽培法規和實際狀況,甚至於認證方面的狀況有很通盤的了解,因此沒搞清楚彩虹所提到的第3點,所以鎮宇還是要快點想辦法了解台灣有機耕作的事實。目前台灣人還是有同情小農的傾向,所以可能鎮宇下筆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不過在我看來文筆就是平舖直述,頂多稍作修改的呈現出受訪內容,所以個人認為文章沒什麼狀況,是後來的變化讓這篇採訪變了調)
2.每一位務農者的條件(生理、財務、家庭、可得的人力和耕作資源)都不一樣,或許歐小姐還是在自己的生理限制下想出辦法參與農事,不管她有沒有請人幫忙(我還是認為她自己也會下田),這五甲地也還是她在耕作啊,負責人還是她啊,實在沒必要去討論、甚至是質疑歐小姐本人的務農情況。更不需要暗示她用化學農藥,她敢對上下游記者這樣講,就表示她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3.我相信歐小姐本人在本篇文章刊出之後,一定是一下子出現了自己完全都沒想到的”各方壓力”,才迫使她在網路上改口(不過後來自己也刪除了)。我也只能講,這種來自他人的各路壓力,一般人實在很難想像。因為太多人把農業想的太浪漫了。不管歐小姐有沒有在之前就發現這種壓力,這次她一定知道了。
4.台灣其實很多小農對於有機的定義和意義,並不是很了解,還是被盤商或販賣農業資材的業者所誷騙,政府在這方面其實是很失敗的,因此也可能是這樣,讓歐小姐被誤導(很多小農真的不懂,都是聽賣資材的人的片面之言)。
5.我肯定上下游在台灣各處努力蒐集新聞的投入,而鎮宇加入上下游以後,他的文章內容很明顯展現他不斷地在國內到處採訪。關於本篇以及歐小姐本人後來的聲明,我認為不需要公開採訪內容。重要的是這篇薑黃報導,讓大眾知道農民除了看天吃飯以外,”人”也是另一個很重要的產銷風險。
希望歐小姐繼續為台灣的薑黃產業努力,也希望鎮宇和上下游能夠繼續發掘更多農業耕作的事實。加油。
補充第二點,我的意思是,就算她有請人來工作,關它是代耕、契作,或找計時工,還是歐小姐一人要面段產量和銷售的壓力,所以沒必要質疑是否由她自己來耕作。
還是請記者在報導之前先查證清楚,這樣, 讓我感覺自己的同情心與正義感又再一次被人利用…這樣的報導, 是讓我們對上下游失去信心, 也會懷疑這裡的所有的報導/產品介紹, 有多少的真實性…
您好,很抱歉這樣的情形,雖然受訪者事後反悔,的確讓人始料未及,但是,我們的確是可以再小心一點,因為過去採訪農友從未出現這樣的情形,因此日後也會提醒受訪者,如果無法承受消息曝光後的壓力,建議還是不要接受採訪比較好。以免浪費了大家的關注與正義感。
我們可以理解您的失望,但仍希望您能夠對上下游新聞再抱持一些信心,不過也要再次向您報告,我們的新聞與產品是兩個完全切開的部門,新聞部在報導的時候,絕對無涉任何與產品有關的事情,客觀性請您放心。
你不要失望你沒有被騙我因為有壓力不能說所以對不起請幫幫我們
不要誤會楊記者!我們遭受壓力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八十個家庭請以同理心看
前我在金峰鄉公所農業觀光課擔任農業推廣承辦人,與環球驗證公司合作,輔導本鄉農民轉作有機農戶,有機洛神花與有機小米及其他原住民特作83 戶,轉作過程為期三年,第一年先驗土、驗灌溉水(靠雨水則免),農作物收成後再驗作物產物,通過檢驗後這叫(轉型期)。第二年只驗農作物收成後之作物產物,第二年也一樣叫(轉型期)。第三年也只驗農作物收成後作物產物,第三年也一樣叫(轉型),這時連續三年都通過了頒發有機驗證證書,這是整個流程。第四年再回到第一年的步驟,就這樣循環的檢驗。所需經費不便宜,當時因農糧署的政策推有機農業轉型補助,我們鄉內各產銷班有幸趕在這一波,否則第一年要花檢驗費三萬多,第二年要近兩萬,第三年也一樣。單單檢驗經費加上農事上的人力運用,對農人來說不是小錢也不是那麼容易,之後拿到證書後還要面臨銷售問題,市場在哪還不知道。對於歐小姐種薑黃有五甲地之事甚感疑惑,從開墾農地到開溝、施墊溝肥、排薑、蓋薑、除草二至三次、再第二次蓋薑,施肥至少2次,等到薑黃葉子倒苗後請工人出薑,所有流程所需經費之龐大,是農人就可估算,五甲地不容易啊。我覺得歐小姐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秋薑黃我種了五分地,做農的辛苦體驗之深,我的薑黃以平價全數賣出還是有賺,歐小姐喊苦叫價賣出以120元賣出,似乎已是天價,希望歐小姐上網多查查資料看看市面行情,做個適當平均行情,應該對於你出貨的可行性較有幫助。
你可建議訂多少價位嗎種苗又是多少購買呢網路價格多少你看過嗎
介紹幫助你們做薑黃酵素。東信生物科技聯絡人江貴娟小姐手機0980097649
薑黃可以加工做蜜餞,做薑黃粽,做薑黃水餃,薑黃火鍋都可以走出一條路。上帝幫你關上一扇門,還會幫你開啟另一扇門。提升薑黃的附加價值,喔忘了還有薑黃酵素!
灌溉水質及農地土壤重金屬含量應符合本規範訂定之標準(如附表)。如有特殊情形,得檢附相關資料,送請輔導小組審議調整之。
農地應有適當防止外來污染之圍籬或緩衝帶等措施,以避免有機栽培作物受到污染。
光這兩點要達成就有難度了 需要防止外來影響 周遭若是有其他農作物 使用農藥 亦會受到空氣中飄散汙染 所以國外實行有機栽培田地間需要有緩衝地帶 台灣地小 難以達成 還有水源 除非有獨立水源 不然以目前台灣的灌溉系統大部分還是以溝渠串連 上游農民如果非有機栽植 水源也會遭農藥汙染(地下水都不一定乾淨了 有重金屬疑慮)
真是太令人難過了
太善良的去相信別人就是再次的遭到欺騙吧
盤商一度出面 但是只是再次騙了農友而已
出面的新聞
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750597
人又消失了…..
https://www.facebook.com/iliketaiwanfarmer/posts/714440625288681
也許可以聯絡香草藥達人-何嘉祿老師,或生技相關大學系所教授,解決問題。
請問有連絡方式嗎
請大家救救我們幫幫我們我們比較不懂!
可以試看看問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http://toaf.org.tw/ch/contact.asp
我是”豆花手作坊”想用薑黃做豆花麻煩回覆.新採購一些試試…謝謝你!
您好
我在進行一些國內外貿易
目前有一些國外賣家想要收購薑黃(整根)
如果品質和價格談妥,可以談到包年量
請有興趣的薑黃農場和我連絡
r92b46026@ntu.edu.tw
謝謝
薑黃要乾燥加工 然後磨粉 ,真空包裝,而後慢慢再來找行銷管道,生的薑黃量太多 ,真的很難行銷出去,而且1斤120元,應該去市場上比價,是否太高,過高是無法賣出的,不要跟人說這是有機的,價錢藥高點,有機是需要認證的.台灣騙子很多的,什麼契作的 ,要買苗的,買肥料的?契作是需要打契約的,拿出證件憑證的,須拿出保證金的,不要被騙子吹噓唬了.
我也有薑黃待出售 苦無管道 請告知
我要買生的南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