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沒有米,木瓜牛奶也可能沒有牛奶,食品標示亂象叢生,食藥署今天公佈「鮮乳保久乳調味乳乳飲品及乳粉品名及標示規定」,未來乳含量必須超過50%,才能標示為調味乳、乳飲品,否則只能當一般飲料;調製奶粉中的乳粉含量也必須達到一半,而且要用4釐米以上的字體,明確標出含量和品名。新規定7月1日上路,違者可罰3~300萬。
奶粉必須標乳含量
國內食品造假事件層出不窮,上下游去年調查五家市售成人奶粉,發現許多業者用高熱量的麥芽糊精混充,實際含乳量只有6、7成,業者卻沒標「調製」,甚至以營養奶粉、營養調製,故意混淆消費者。
食藥署新草案規定,調製奶粉的乳粉含量必須超過50%,而且必須在包裝上明確標示「調製乳粉」及含量百分比,字體長寬不得小於4釐米,而且要和外包裝顏色明顯不同。
乳粉含量百分比的計算方式為,固體乳粉產品所含的乳粉重量,除以配方總重量。
調味乳、乳飲品,乳含量必須超過50%
乳品部分,新公告明確定義調味乳、乳飲品、保久調味乳、保久乳飲品。
調味乳原料必須來自生乳、鮮乳或保久乳,乳飲品原料可來自奶粉,但含量都必須超過50%;也就是說,未來若標示木瓜牛奶,牛奶含量必須超過50%,否則只能當作一般飲料。
此外,業者在包裝必須標出殺菌方式,例如鮮乳是經生乳加溫殺菌包裝後冷藏,直接供消費者飲用;保久乳則是生乳或鮮乳,經高壓或高溫滅菌,以無菌或瓶(罐)包裝。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去年接受上下游採訪時表示,鮮乳和保久乳都是生乳直接殺菌,但鮮乳殺的菌不像保久乳那麼多,因此必須儘速飲用, 保久乳也是鮮奶殺菌,不過它殺掉99.9%的菌,可以在常溫下放比較久。
食藥署代理科長楊怡真表示,業者若標示不符可罰3~300萬元,產品全部下架改正。新公告現在仍在緩衝期,今年7月1日上路後會直接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