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芳苑的小麥田,竟然出現大大的「2020」圖案?這不是外星人入侵,而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麥田音樂會。
長期推廣小麥復耕的喜願共和國,昨天舉行一年一度的「麥麥傳情」音樂會,近3百名農友和消費者攜家帶眷,以麥田為舞台,改編〈美麗島〉歌詞,豐饒的「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成了「水牛、稻米、小麥、大豆」,現場民眾隨著金黃麥浪一起搖擺,不過為了調整腳步,下一次小麥音樂會將在6年後舉行,檢視政府提出的「2020年前,糧食自給率達到40%」的目標。
歌聲鼓聲小麥聲,共譜小麥交響曲

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因為愛吃麵包,15年前成立「喜願麵包行」,2006年麵粉價格高漲,他興起復耕本土小麥、挽救糧食自給率的念頭,為了凝聚農友和消費者,還連續舉辦了5年小麥音樂會。
昨天的〈麥麥傳情〉音樂會,回到喜願麵包行基地,由阿里山新美部落的〈麥田狂想〉拉開序幕,彰化社頭國中、當地的管絃樂團輪番上陣,大人小孩隨著歌聲、鼓聲、小提琴聲,和海風騷動的小麥沙沙聲,和麥田一同擺動身軀,譜出專屬鄉村的田園之歌。
除了主婦聯盟的社員,長期和喜願合作的麵粉廠聯華實業,也包了一台車熱情相挺,總經理景虎士還和施明煌,帶領彼此的工作團隊近30人,合唱〈你是我的兄弟〉,現場掌聲和尖叫不斷;景虎士感性地說,和施總兼情同兄弟,自從認識了他,只要一下雨,都會和他熱線,「關心小麥的狀況啦。」
雖然正值小麥收割和稻田農忙,各地農友仍不減熱情,有人橫跨中央山脈,從花蓮坐四五個小時的車,也有80歲的農友帶著太太一起參加,但農人就是農人,除了放鬆心情,見面的第一個話題就是:「你今年收的怎麼樣?」花蓮農友曾國旗半帶著苦瓜臉說,這一期普遍老天爺幫忙,但還是被小鳥收光光,目前還在研究怎麼對付這群難纏的大食客。

期許2020年,糧食自給率到40%
麥田音樂會今年回歸首次舉辦的場地,從屋頂向下眺望,舞台其實是「2020」字樣,去年農委會推動休耕地活化政策,喜願小麥契作面積從頭一年不到2公頃,一舉突破到今年500公頃,施明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決定停下腳步,思考如何從倡議生產變成行銷推廣,因此將音樂會暫時劃下休止符,2020年再重新舉辦。
施明煌表示,隨著面積急速擴張,喜願必須沈澱思考,從鼓勵生產轉向推廣,暫時畫上休止符,其實是為未來做準備,「就像寫樂章一樣,總要有抑揚頓挫,聽起來才豐富。」他透露,2020年,打算讓農友自己舉辦音樂會,希望改變農村地景,扭轉大家對農業的思考,已經有不少農友興致勃勃。
2020年不是偶然數字,農委會曾在2011年宣誓,2020年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到40%,但前年竟比之前倒退了1.2%,僅剩32.7%,喜願希望屆時能好好檢視政府提出來的目標,並期許自己,在2020年前,產品原料85%來自本土作物。
雖然暫時告別,但現場氣氛仍然十分熱烈,小朋友把「2020」圖案當成迷宮,想像自己是火車頭,穿梭在比自己還要高的麥田,跌倒了也不喊疼,帶著笑容繼續往前衝,也有不少家庭在麥田留下全家福照片。現場民眾還一起站到2020圖案中,由主婦聯盟帶起〈美麗島〉大合唱,豐饒的「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成了「水牛、稻米、小麥、大豆」,相約2020年再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