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部鯨鯊紀錄片《餘生・共游》公視今首播

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卻因溫馴親人成為殺戮對象,公視紀錄片導演柯金源,花費10多年,拍出亞洲第一部鯨鯊紀錄片《餘生・共游》,跟著鯨鯊游到菲律賓、日本、澳洲,紀錄各國發展鯨鯊生態旅遊,以及台灣從殺戮走向保育的20年歷史。今明兩天晚上10點在公視播放,昨天先舉辦特映會,吸引2百多位爆滿觀眾,柯金源希望,藉著回溯歷史與展望他國經驗,重新省思人與海洋的關係,找到共存可能。

10年追鯊,留下台灣許多第一次

鯨鯊因為不懂閃避人類被稱為「大憨鯊」,台灣人對牠的認識,大多來自餐桌上的魚翅「天九翅」,以及海生館圈養的三隻鯨鯊,但這個海中的溫柔巨人,與台灣的關係遠遠不僅於此。

《餘生・共游》兩小時影像中,記錄許多珍貴的「第一次」,包括1995年,台東居民捕獲懷有300胎的母鯨鯊,學術界因而確立鯨鯊是卵胎生;2013年,屏東海生館創全球首例,野放圈養8年的「鯨鯊二號」,最終擱淺失敗;2013年,菲律賓發現被海洋大學標識野放的鯨鯊,亞太地區頭一次成功用影像辨識,釐清鯨鯊洄游路徑。

柯金源30年來拍攝台灣海岸變遷、空污、水污,堪稱國內環境記錄耆老,《餘生・共游》是第5部以海洋為題的紀錄片。一向低調的他,拍攝21部紀錄片從未舉辦記者會,昨天卻一反常態,在信義誠品舉辦特映及記者會,他不改謙虛幽默個性,笑說「只是和大家聊聊天」,不過2百多個位置座無虛席,許多人甚至甘願坐階梯。

DSCF5707-1000
圖右為長期記錄生態的導演柯金源(攝影/Alittle)
DSCF5653
首映會座無虛席甚至幾到台階(攝影/Alittle)

花襯衫貌似漁民 重量級鯨鯊博士

片中主要受訪者也到場共襄盛舉,其中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徐華遜堪稱最佳男主角,他是台灣第一個鯨鯊博士,片中竟出現他1992年幼時在漁港騎鯨鯊的畫面,重量級體型和略帶喜感的草根味,總引起觀眾一片笑聲。

徐華遜出席特映會時不改純樸個性,穿著花襯衫、戴著在菲律賓買的手工鯨鯊項鏈,他說小時候只覺得好玩,根本不知道騎的是鯨鯊,本以為鯊魚都很兇,後來看Discovery,才知道原來有種鯊魚溫柔又美麗;頭一次和鯨鯊共游時既震撼又感動,但看到自己出現在大螢幕,他不好意思說道,聽到自己的聲音實在很奇怪,但非常感謝柯金源讓鯨鯊被更多人看見。

DSCF5687-1000
台灣第一個鯨鯊博士徐華遜(攝影/Alittle)

認識鯨鯊,必須踏入野外

《餘生・共游》呈現台灣20年來海洋觀的轉變,觀眾情緒也隨著歷史跌宕起伏,一開始鯨鯊是餐桌上的佳餚,實施禁捕令後,漁民自嘲一尾魚的收益從33萬變成研究補助3萬,草根幽默語言讓民眾哄堂大笑;然而看到「鯨鯊二號」去年被海生館野放後,擱淺在海灘,腹部被石頭磨出了血,最終沈入無盡深海,許多人紅了眼眶,啜泣聲連綿不斷。

映後座談中,海生館圈養鯨鯊成為討論焦點,柯金源說,人類根本沒有能力照顧鯨鯊終老,由於水族缸太小,鯨鯊只能不斷繞圈,平均一天要繞5、6百圈,以研究名義將鯨鯊放在人工環境,根本失去科學準確性,從教育上來看,「把鯨鯊抓進來,說要教你認識海洋,這不是很荒謬嗎?」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也認為,把鯨鯊關在水族箱裡,無法增進太多海洋知識,或許走出海生館,還會有人問鯨鯊到底是魚類還是哺乳類;想了解鯨鯊,應該培養野外技巧和設備,踏入牠們的生存環境,或透過影像知道牠們的一生。

由於追蹤議題長達10年,海生館野放時,全台媒體只有柯金源獨家紀錄到鯨鯊最後身影,不僅成為全世界的教育題材,更迫使政府正視鯨鯊圈養問題,海洋大學環漁系主任莊守正表示,相關單位正在制定引進鯨鯊的相關辦法,嚴格限制體型、規定圈養年限,並要求引進的機關提供一定經費做研究,希望讓有意圈養鯨鯊的人知難而退。

10253826_836907026336877_253738485728375750_n
以教育研究名義引進海生館的鯨鯊二號,卻變成搖錢樹,真正產出的研究少之又少(圖/柯金源攝)

生態觀光,開啟人和海洋的新想像

只是保護鯨鯊,就意味斷絕漁民生計,迫使民眾遠離嗎?柯金源在紀錄片下集,試著從菲律賓、日本找到不同可能性。

菲律賓早在1998年就開始保育鯨鯊,兩個小鄉鎮董索(Donslo)、歐斯陸(Oslob)漁民,發展出與鯨鯊共游的生態觀光,成功吸引世界各國遊客,收入甚至比捕魚還要好;日本則讓將迷途鯨鯊養在箱網一年,與遊客共游。根據美國保育團體的估計,以休閒潛水為主的鯨鯊旅遊業,每年在全球創造4750萬美元產值。

共游或許是人類和大自然的平衡點,不過歐斯陸長期餵食鯨鯊,卻讓牠們失去野性,甚至從此「定居」,正反評價不一。柯金源坦承,到底什麼樣的方式比較好,目前並沒有定論,但禁止漁民捕撈,也該提出新的可能模式,歐斯陸發展生態觀光才3年,對鯨鯊保育是好是壞仍待觀察,但是一定要搭配嚴謹的紀錄、科學調查。

徐華遜認為,生態觀光可能是折衷辦法,最終目標仍是讓鯨鯊悠游野外,不過台灣附近的鯨鯊數量太少,尚不足以發展生態觀光。莊守正也認為,台灣不可能餵養鯨鯊,或許可考慮董索的方式,乘船出海找鯊,對環境破壞也比較小。

生態旅遊只是思考海洋的其中一種方式,《餘生・共游》希望讓人們重新省思人類在大自然中的角色。柯金源說,台灣早期因為政治因素實施海禁,加上水下調查技術和成本門檻較高,台灣人對海洋極度陌生,「明明是海島國家,卻是陸封民族」,這部片講的是鯨鯊,但鯨鯊只是眾多海洋生物的其中一種,人們應該重新思考看待海洋的方式。

10288712_836904436337136_3230910756830741311_n
菲律賓歐斯陸(Oslob)居民發展出鯨鯊共游生態觀光,試圖找尋人類和大自然的平衡點(圖/柯金源攝)

 延伸閱讀:追鯊10年 《餘生・共游》記錄片 學者也折服

《餘生・共游》紀錄片-公共電視首播時間:

5/5(一)晚間22:00上集-台灣人近二十年來,利用鯨鯊之形式與鯨鯊「餘生」的故事。
5/6(二)晚間22:00下集-西北太平洋島嶼,人與鯨鯊「共游」的體驗與價值觀的探討。

可上公視PNN新聞議題中心收看線上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餘生・共游》紀錄片

預告1  http://youtu.be/tz3hIfoEbnM

預告2  http://youtu.be/KqhIMs9RG8g

預告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iz2bpBUWk

官網    http://viewpoint.pts.org.tw/whaleshark/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