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撤退缺人力,考驗恆春洋蔥王國美名

隨著即將到來的募兵制,國軍在恆春陽光下揮汗採洋蔥的畫面,2年內可能走入歷史。高雄區農改場近年引進日本洋蔥採收機,希望彌補短缺人力,但車城和恆春農會還在觀望。

蔥農表示,台灣農田零碎狹小,平均只有1、2分地,地勢不平,採收機效益不高,「而且一台4、5百萬,小農買不起。」 高雄區農改場表示,已自力研發10萬元以下的小機械,日本機種預計今年改良完成,年底進場試驗,相關補助可再討論,力求留住本土甘甜味。

人力不足,國軍助收後年恐走入歷史

1235-oni
圖/土地海洋天空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548/

每到3、4月,恆春半島的洋蔥田中,經常可以見到穿著橘紅上衣、綠色迷彩褲、戴著護目鏡的阿兵哥,民國80年起,駐扎在恆春的三軍聯訓基地,每逢洋蔥採收期,都會派出國軍睦鄰助收,平均一天超過300位。

但近年國軍精實人力,加上募兵制實施在即,採收成為負擔不小的外務,年年傳出國軍想從農田「撤退」,今年4月底產季結束後,聯訓基地再次表示後年全面取消助收。

恆春洋蔥田面積5百多公頃,全台第一,每年冬天落山風吹起,蔥株倒伏抑制莖葉生長,養分累積在鱗莖上,結出一顆顆碩大飽滿、甘甜鮮嫩的蔥球,「洋蔥王國」美名不脛而走,但隨著高齡化,繁複的採收流程讓產業面臨挑戰。

「一顆洋蔥,從採收到包裝,要重複摸過4次以上啊!」恆春農會員工林順和表示,洋蔥採收處理非常「厚工」,先用鐮刀或剷子鬆土,切斷細根把洋蔥拔出來,曬乾後再去除鬚根和葉子,最後才能分級包裝,沒有大量人力根本做不來。

洋蔥雖然很「水」卻不愛水,身體裡有90%都是水分,但太潮濕卻爛給你看,因此農民大多希望在清明前採收完畢,躲過梅雨,採收期集中在兩、三週。恆春洋蔥產銷班第一班班長謝信惠,種了40年洋蔥,他感嘆地說,蔥農年紀大多超過60歲,根本扛不動一籠15公斤裝、送往集貨場的洋蔥,而且年輕人不願回鄉,有錢也找不到人,如果不是國軍幫忙,還真不知該怎麼辦。

早期人力充裕時,國軍採收期每天都會派4、500人支援,卻也引發「不務正業」的批評,車城農會供銷部主任王啟發透露,本來今年國軍就不想支援,立委出面陳情後才答應出250人,但已縮減到歷年的一半,也直接告知明年可能沒人力,農民傷透腦筋,已有人打算縮減面積,或轉作火龍果。

32615_10151364346792584_1942908208_n
過去每到洋蔥季節,阿兵哥(圖片後方)總會幫忙採收(圖片來源:綠濃的家彩虹農場)

採收機「水土不服」,下一季才能上場

102025_1
高雄農改場邀請日本機械業者,嘗試讓蔥農機械化(圖片來源:高雄農改場)

洋蔥是高成本作物,每分地高達3萬元,早年曾外銷日本、東南亞,近年中國低價搶市,外銷訂單下滑,未來國軍撤出後成本勢必再增加,不過謝信惠和農會都一致表示,國軍確實沒有義務幫忙採收,尤其改成募兵後,月俸一個月3萬起跳,不可能再當免費勞力,寄望機械成了眼下出路。

相較美國洋蔥水分少,硬皮耐撞,台灣和日本洋蔥都屬於水嫩柔軟型,因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2010年,特別從日本引進採收機,並協同日本廠商到屏東辦理觀摩會,去年到北海道,觀察去根葉的一貫化機器;6、7年前也自力開發小型洋蔥採收機,每小時大約可挖1公頃。

不過日本採收機漂洋過海後似乎「水土不服」,謝信惠說,台灣農地零碎分散,很多人都只種1、2分,而且地勢高低不平,不像國外大面積栽種,日本機器雖不錯,卻不適合屏東農村,而且一台4、500萬,小農根本買不起,合作社目前有50幾甲,但田區分散,等價錢降下後才考慮是否購買。

此外,日本的洋蔥田屬於鬆軟的砂質土,屏東則是偏硬、黏的壤土,機器一遇到就「卡卡」;王啟發則補充,台日氣候、耕種方式不同,日本洋蔥在田裡曬一周就會乾,台灣相同情況下葉子還是濕的,容易卡住去葉的機器,必須等改良、政府補助,才有機會大面積推廣。

台灣洋蔥田就屬恆春最頑強,另一產地嘉義太保,土質鬆軟,可以直接用耕耘機改裝採收。農改場作物環境課課長陳昱初表示,這是一定得面對的難題,預估今年改良完成,年底洋蔥產季就能進場試驗;不過他也坦言,機器所費不貲,日本採收機大約200萬起跳,加上去根、去葉可能要上千萬,因此希望小田區的農民,可以嘗試農改場的小型機械,以研發時價碼,一台約6、7萬,後續是否補助,「會再討論看看。」

T_sandra_20080422140857_general_000001s2106_10

高雄農改場嘗試推出自走式洋蔥挖掘機(圖片來源:高雄農改場)

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考驗洋蔥王國美名

不論採收機是否進場,國軍在陽光下揮汗採蔥的畫面,遲早成為回憶,這也意味發生在國境之南的故事將少上許多。

「很多阿兵哥退伍後帶女朋友一起來我家吃飯,有一個後來跑去賣冷氣,我兒子起厝還跟他買了兩台。」謝信惠笑著說,阿兵哥幫忙幫了20幾年,故事怎麼說也說不完。年輕小伙子在家有沒有「做食」(工作)一下子就看得出來,但大部份的人都很認真,大家感情就像一家人,到現在還保持聯絡。

阿兵哥為農村帶來生氣,雖然僅停留45天,但農民點滴在心頭,午飯、茶水、點心樣樣準備周到,大街上也不時可以看到阿兵哥提著農民送的洋蔥,「他們就像自己的小孩,大家作伙卡趣味啦!」

往事只待成追憶,現實生活中,恆春農民必須面對洋蔥成本大幅增加的困境,近年雲嘉種起洋蔥,由於11月就能收成、單位產量比恆春多,大大打擊恆春洋蔥,市佔率從往年7成掉到5成,加上今年豐產,恆春收購價比去年少了3分之1,農民收益勉強打平。洋蔥王國的美名是否隨著國軍助收走入歷史,只能等時間來解答。

1395642363356jpg
人力短缺,考驗恆春的洋蔥王國存續(圖片來源:綠農的家 劉哲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