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購賣的商品有”多麼”在地化 ?
近年來環保、永續的消費概念逐漸受到重視,許多人開始關心商品的製造與運送過程中造成的碳排放、碳里程。消費者也願意為了「在地生產」的商品多付一點錢。台灣這幾年也出現了許多在地農產加工品的品牌,例如:春一枝、在欉紅、微熱山丘等等
許多廠商打著「支持農民」、「友善契作」、「自產自銷」等等行銷口號,用文創簡約的包裝不斷洗腦消費者。但是在這次微熱山丘被指控剝削農民的新聞之後,不禁讓人懷疑,這些口號真的可信嗎?
想要了解你所購買的商品到底「有多麼」在地化,除了相信品牌天花亂墜的文案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更可信的方法呢?
更加龜毛的消費者,可能會翻到產品的背面看看成份標籤,但是根據台灣的食品原產地相關規定,廠商只需要標註生產加工的產地或是工廠地址即可,無強制規定需標示出原料的產地。
所以就算你很認真地想要看標籤,也是不一定能得到答案。然而在加拿大的一個社會企業創業團隊 Localized Your Food 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並且嘗試去解決。
![]() |
Localize Score 食物在地化指數 |
食物在地化指數 Localized Score
這個團隊把號稱在地生產的食物都打上一個1~10分的分數,讓選購的消費只能夠一目了然。
評分的標準主要依據以下四點原則:
- 食品原料從哪裡生產?
- 食品加工在哪裡進行?
- 擁有這家企業的老闆或財團是來自哪裡?
- 生產過程是否符合永續原則?
消費者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式得知在地化指數:
- 有機食品超商的貨架
Localized Your Food 團隊與有機食品超市合作,在商品貨架上就標示出食物在地化指數,消費者可以參考這個指數決定要不要購買,或是透過掃描QR code 看更進一步的資訊。
- Localized Your Food 的官方網站
或是能上Localized Your Food 的官方網站去搜尋商品的資訊,除了能得知各個食品品類上,有什麼在地化的選擇。例如我選擇了我所在的城市之後,搜尋了義大利麵,就出現了十多個在地化的品牌。
![]() |
search for localized food |
- 商品包裝
廠商也可以向 Localized Your Food 申請,把Localized Score 直接印在商品包裝上面,但是需要支付一筆費用,這也是 Localized Your Food 的收入來源。
有了這個指數,消費者體驗變得更好,也能讓在地化這個訴求更佳透明、客觀,期待在台灣也能看見類似的概念實行。
支持好日子繼續寫文章,請到我們的facebook粉絲團按讚!
不錯的資訊。
其實,只要是連鎖的大型企業或餐飲企業,會「完全無剝削」去支持小農契作,想也知道是不可能做到!
而且根據以往的食安經驗,企業界,說的比做的好聽,標示說明都寫得很漂亮,多數都是哄消費者,目的要增加銷售量,所以大家聽過看過就好,不用太認真相信。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連生產履歷的農產品都有大型民間已上市櫃食品公司存在(國營的除外),認證中一旦有超大企業的加入,不曉得會不會影響生產履歷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