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危機連環爆,但生產糧食的優良農田卻不斷減少,來自全國15個反徵收自救會及台灣農村陣線等團體,今天在凱道公佈最新版「全國浮濫徵收地圖」,今年因各種開發案被徵收的土地有1萬1490公頃,是3年前的近兩倍,包含得過農委會名米冠軍的竹北農民,近200人在綿綿細雨下,高喊「土地正義、永不妥協」,要求政府廢除區段徵收惡法,也呼籲選民抵制炒地皮的政客(完整徵收地點請點選這裡)。
農地變建地,冠軍米倉也難逃
「台大、台科大、清大、交大都想在這裡建大學城,但是明明還有很多閒置工業區,為什麼要徵收我們的冠軍米田地?」在灰濛濛的總統府前,竹北璞玉自救會會長邱鴻鈞, 一一細數竹北這幾年面臨的土徵慘況。
挾著新竹科學園區,竹北近年成為許多大學擴建的首選,不過邱鴻鈞表示,15年前台大也曾進駐,最後卻只蓋了個碧禎館出租給其他人,22公頃良田放著長草;隨後臺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也陸續提出擴建案,近年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則由新竹縣府和交通大學聯手,預計徵收高鐵新竹六家站附近447公頃土地,連結新竹科學園區,打造大學城。
不過台知園區徵收範圍,94%屬於特定農業區,其中面臨3次徵收的農民田守喜,連續兩年獲農委會評選為冠軍米。
邱鴻鈞質疑,現在小孩越生越少,許多大學早醖釀退場,為何還要擴建?而且交大在台南還有100公頃土地,只開發了10公頃,新竹閒置工業區、住宅也很多,卻硬要開發高鐵附近土地,預計40公頃校地,價值高達1200億,根本是官商勾結,炒作土地。
農陣籲重修《土徵法》,廢止區段徵收
類似的案例遍佈全台各地,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表示,全台被不當徵收的土地,2011年共有5709公頃,沒想到農民一次次走上街頭抗議,這3年數字竟不減反增,暴增到1萬1490公頃,而且這還只是農陣可以聯絡上的自救會團體,實際數量絕對不止如此。
長期關注徵收案的律師詹順貴表示,《平均地權條例》第56條、《都市計劃法》第58條,都載明若需徵收土地,可以採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市地重劃對原地主較有保障,但民國78年軍閥出身的郝柏村卻不顧人民權利,命令所有徵收一律採區段徵收,「徵收明明是最不得已、最後的方法,我們卻把它放在第一位。」
詹順貴直言,許多開發案都是為了炒地皮,執意開發大埔的苗栗縣長劉政鴻曾坦承,若採區段徵收,政府可獲得20%土地標售,可見得中間利益有多大。
陳平軒表示,2011年立法院曾迫於民意,修改《土地徵收條例》,卻未廢除惡法之源的區段徵收,也未納入聽證制度,農陣早已提出廢止區段徵收的《土徵法》,卻卡在立法院,呼籲各位立委盡快排入議程,否則政商炒地的胃口「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用選票抵制炒地皮政客
桃園縣長吳志揚最近被爆料,疑似利用桃園航空城核銷個人公關費,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本月8日,自辦「地景藝術劫」,推出8公尺高的巨型「迷失小熊」,諷刺桃園縣府只會砸大錢請外國藝術家辦藝術節,無視民眾痛苦。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成員蔡梅芬痛批,航空城徵收台灣史上最多的3千公頃民地,純粹是為了炒地皮,計劃區內已經有427公頃廢棄的海軍航空基地,可以優先使用,根本不應強徵民地做第三跑道,呼籲民眾睜大眼睛,月底選舉抵制炒地皮政客。
現場近200人舉著旗幟、標語,高喊「選票在手、拒絕徵收」,陳平軒強調,並不是要求民眾投特定政黨或候選人,而是超越藍綠鬥爭,用選票表達民意,「放棄投票,就是放棄改變政治的機會。」
附錄:全國徵收地點、介紹請點選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