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到食安 請問縣市長】新竹縣:營養午餐非基改、續推台知園區、提供農民以地易地

「從農安到食安,請問縣市長」系列報導的第2站,我們來到新竹縣。新竹縣有十三個鄉鎮,從沿海到山地,農產作物多樣,包括稻米、蔬菜、仙草、柿、橘、茶葉等。

今年的新竹縣長選舉,由上一屆的縣長邱鏡淳連任。他在選前提出校園午餐相關政策,宣示校園午餐使用非基改食材、在地食材。邱鏡淳強調,他上任後將成立縣府層級的食育委員會,以跨局處的力量來推動校園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目前新竹縣規劃在六個鄉鎮、十五所學校的營養午餐使用在地食材,透過教育處、農業處的協調,了解校園使用在地食材的供需狀況,以及有哪些執行環節需要調整。

新竹縣主動規劃、逐步推動校園營養午餐的革新方案,而在食農教育的規劃上,則顯得較為零散,目前仍是與其他單位合作推動為主。

近年台灣各地有不少農地徵收案件引起輿論關注,新竹縣的台知園區計畫(前身為璞玉計畫)也是其中之一。邱鏡淳台知園區計畫具備一定的公益性、必要性,也取得九成以上的地主同意,將提供以地易地的方案,讓想持續務農的農民有地可耕作。

關於農地徵收、水源污染等案件,邱鏡淳認為各方需共同用智慧來解決,他說新竹縣新埔鎮的宵裡溪遭受友達、華映排放工業廢水一案,廠商已經承諾將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廢水零排放的目標,縣府也將持續監督。

以下為上下游記者專訪新竹縣長邱鏡淳的內容整理。

四年內落實校園午餐用非基改食材 營養午餐持續免費

問:您在選前曾簽署主婦聯盟推動「校園午餐非基改食材」的承諾書,教育處也發文請各校盡量採用非基改食材,請問目前規劃如何落實這項承諾?

答:新竹縣有一百一十七所中小學,預計在四年內讓所有學校營養午餐都使用非基改食材。上個月我們已經函請學校避免使用基因改造食品,目前有二十三所學校午餐食材,採用非基改豆製食材。

不過,要落實校園午餐使用非基改食材的承諾,沒法一步到位。我們將採漸進式逐步推動,主要是考量到幾個問題,學校向我們反應說,非基改豆製品沒有檢驗標章,價格也較貴,量也不一定足夠,這些問題都需要逐步克服。

問:新竹縣的國中小營養午餐全面免費,雖造福許多弱勢家庭,廠商卻可能因餐費過低,採用較差的食材,縣府是否調整營養午餐免費制度?

答:新竹縣的免費營養午餐政策,嘉惠國中小五萬多名學子,費用是國中生每人一餐三十五元,國小每人三十二元。我們提供的菜單,由縣府的十九位營養師審查每個學校菜單,符合教育部「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保障學童午餐能夠攝取足夠的營養,每天三菜一湯,鮮奶每月至少供應兩次,水果每週至少供應一次。

這次縣長選舉期間,縣長參選人鄭永金先生曾提出每位學生增加十塊預算的政策,每年將增加一億的營養午餐預算。我認為營養午餐不是加多少錢的問題,而是食材安不安全、營不營養的問題,你今天就算增加預算,若買了有問題的食材也沒用。

因此,我們很重視營養午餐的食安問題,會進行嚴格把關,要求縣府營養師團隊加強學校營養午餐訪視,每學期至少到各校訪視一次,並且配合衛生局進行聯合稽查抽驗食材。

新竹縣也配合教育部的食材登錄平台,這套系統預計明年二月上線。各校必須將每日食材明細及供應商名單上傳至平台,使午餐資訊更透明化。以往我們新竹縣也有做食材資訊上網,可以看得到菜色、食材,明年二月上線的食品雲系統,則是增加食材供應商的部份,有助於即時追溯食材來源。新竹縣提供給學童的食材都要經得起考驗,不能馬馬虎虎。此外,我們也打算邀請家長監廚,一起提升午餐品質。

10390446_10205455831859194_59841076749326645_n

成立縣府層級的食育委員會 推動校園午餐使用在地食材

問:您在這次縣長選舉期間,曾提出若當選後,將成立縣府層級的「食育委員會」。請問未來將如何運作?

答:沒錯,我們最近即將成立「新竹縣校園午餐食安委員會」,目前規劃至少每半年召開一次,由我本人擔任召集人,組織成員有衛生局、農業處、教育處、政風處、財政處、主計處、校長代表及專家學者等,為學童食品安全進行把關,並致力推動地產地銷及食農教育。

有機食材

「新竹縣校園午餐食安委員會」必須跨局處合作,才能有效提升校園午餐的品質、提高使用在地食材的比例。教育部先調查全縣中小學的每日蔬菜需求量,農業處則是協同農會、各地產銷班,評估供菜量與供貨流程。

委員會的組織成員包括財政處,是為了讓他們更了解校園午餐的推行狀況,新竹縣國中小營養午餐每年經費約四億,目前我們沒有提高預算的規劃,不過未來若需增加預算,財政處也比較容易理解。找主計處來,則是希望能落實營養午餐經費透明化,也希望共同來處理營養午餐經費核銷的現況與困難。

新竹縣有一定條件能夠推動校園午餐使用在地食材,我們已經有二十八所學校使用在地食材,這些學校以小校為主,學校直接向菜商、肉商採購食材,未透過食材供應商。在廚房部分,新竹縣的一百一十七所中小學,只有三所學校沒有廚房,是採用外訂桶餐的方式,其餘一百一十四所學校都設有廚房、廚工,因此在食材品質的掌控上,我們有一定的優勢。

在這基礎上,我們打算擴大辦理,上個月我與農業處、教育處找了縣內的農會、農友開了兩次會議,協商營養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的供貨細節,預計在六個鄉鎮、十五所學校推動。

以最近要使用在地食材的十五所學校為例,分布在竹北、湖口、新豐、窮林、寶山、北埔等六個鄉鎮,其中十四所是三百人以下的學校、一所是一千人以上的學校,全部加起來一天需要三百五十八公斤的蔬菜量。農業處請農會評估後,各鄉鎮供貨量應該足夠,但是農會問說,蔬菜的運送由誰負責,是食材供應商去載運,還是農友直接送到學校?食材供應商則說,合約走到一半,怎麼突然說要提供在地食材?

我想這些技術問題都需要一一克服,在蔬菜運送上,目前我們是傾向請食材供應商來載運,至於廠商提到的合約問題,其實我們縣府提供給各校跟食材供應商簽約的公版合約範本裡頭,食材採購規定就明文寫著「優先使用在地食材」,因此其實也只是要求廠商履行合約內容而已,並沒有提出新的要求。

新竹縣與各方合作推動食農教育

問:除了營養午餐使用在地食材、非基改食材,新竹縣打算如何推動食農教育,讓學童更認識食物、土地?

答:關於食農教育的推動,新竹縣有不少學校申請農糧署的食農教育計畫補助,帶學生實際下田體驗種稻、種菜,成效不錯喔。此外,我們也與新竹縣教師會共同規劃辦理「咱糧學堂課程」,先培訓種子學校與教師,之後打算在新竹縣十三個鄉鎮找十三個種子學校發展「咱糧學堂課程」,之後再普及到本縣各國民中小學。

新竹縣文化局也與農會合作,每年在竹北的新瓦屋定期舉辦田園樂體驗活動,歡迎有意願的小朋友報名參加,體驗種田、收割,在稻田裡頭玩迷宮遊戲。當然,我們也很樂意與民間團體合作,一同來推動食農教育,讓新竹縣的學校更有食農領域的知識與體驗。

台知園區正在快馬加鞭整合中 提供農民以地易地的方案

1920374_953997597961152_5918129918088298027_n-600x400

問:竹北的台知園區計畫預計徵收面積447公頃,其中九成以上為農地,當地農民組成自救會反對此項開發案,請問您對於此項政策的未來規劃為何?

答:關於台知園區計畫,請容我用比較多的時間來說明,台知園區是國家重大建設計畫,行政院指定新竹縣政府為開發主體,以區段徵收方式來取得土地辦理整體開發。目前縣政府已經依照土地徵收條例的規定,將這項國家重大建設的補充說明,送交經濟部審查通過,正由經濟部報請行政院辦理核定作業中。

至於大家關心台知計畫使用特定農業區土地的問題,其實縣府已經保留縣內3.2萬公頃的優良農地資源,足以維護糧食生產及環境生態。另外,全縣的都市計畫面積僅佔3.8%,是全國倒數第五,可見新竹縣是全面地規劃國土利用及產業發展,所以並不會有浮濫徵地與不當開發的問題。

未來我們在推動台知園區計畫時,將重新調查土地所有權人繼續務農的意願,如果地主希望持續耕作,可選擇以地易地,或是在集中劃設的農業專區繼續耕作。後續我們也將透過農地銀行的機制,提供農民更多農地資訊,協助農民繼續從事農業耕作。

我們地方政府敢負責任,中央主管機關原則同意就好了麻,至於農地徵收、農民反對等問題,我們會再努力去做協調。就我所知,台知園區計畫已經有九成以上的地主支持,至於反對的意見,我們也很重視,縣長辦公室的楊文科主任一年前就特地定點下鄉,在當地的廟宇召開協調委員會,他們老百姓所擔憂的,楊主任也都盡量傾聽與了解。當然,反對的聲音還是有,會叫的還是會叫。不過我們仍會兼顧土地徵收法強調的公益性、必要性,目前正在快馬加鞭整合中。

以智慧來解決農地徵收、水源污染等案件

10421183_965557053471873_7191283524253832632_n
友達、華映長期污染霄裡溪(圖片/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問:新埔的友達、華映在霄裡溪排放工業廢水一案,環保署與廠商協調預計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廢水零排放的目標,新竹縣府對此有什麼監督方案?

答:宵裡溪排放工業廢水這個案子,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大家用智慧來解決,我們已經和友達、華映、桃園縣政府達成協議,確定明年十二月三十日前需完成「廢水全回收、零排放」的目標。

為了確保友達、華映能履行承諾,新竹縣政府、桃園縣政府及兩縣的議會,共同成立「友達、華映公司廢水全回收、零排放工程執行聯合監督小組」,定期檢討兩廠工程進度。

今年九月十八日,我們在龍潭渴望園區渇望會館召開第五次監督小組會議,會中達成協議,請友達、華依在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完成製程廢水全回收、零排放工程,並且在二○一五年一月一日前進行廢水放流口封閉作業,屆時若友達、華映不執行封管,將由桃園縣政府執行,並邀集監督小組成員到場見證。

問:新竹縣未來若有農地徵收、水源污染等案件,您預計如何處理?

答:在農地部分,我們將聯合相關單位,推動灌排分離方案,減少農地受污染的風險。以新豐鄉的茄冬溪為例,上坑、鳳坑兩村的農田,先前傳出稻葉變黑、結穗量少等問題,疑似受到新豐工業區排放水影響,經過我們與農田水利會的努力,上個月茄冬溪也開始灌排分離了。此外,在水源部分,我們也將加強水源保護區管制措施及加強水污染稽查,確保用水安全。

【農安到食安 請問縣市長】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