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文化體驗:多納魯凱人與飲食文化

人們走進廚房、選擇使用的烹飪器具、將食物放入所選擇的容器中烹煮、熟成、上桌的過程,每個習慣、每個的動作環節都與環境、與文化緊密地相連著。

在資本主義蔚為主流的當代社會中,擁有資金的一方,以日趨精密複雜、有效率的機器取代了人力。簡單來說,大量資本挹注進入的生產過程,以生產者負擔不起的金錢交易串起每個環節的連續性;生產中所需的勞力、土地、機器等資料成為了不連續、無關聯性的個體,在此同時,生產物件與文化之間緊密的連結也因此被切斷。

當金錢的交易成為了取得所需有形物、無形物最快的捷徑,對於消費者來說,面對資本社會中眾多可供選擇的物件時,已不再需要去思考所使用的東西與人、環境之間的關係為何?另一方面來說,即使有心去了解,消費者也難以輕易地去獲得被包裝物件背後的生產履歷、與產地連結性等等的資訊。

以經濟作物為例,何種農作的生產可以滿足延續族群繁衍的需求?在什麼季節可以種植什麼樣的作物?(為什麼有些族群以種植稻米為主食,有些族群又以小麥、小米為主食呢?)種植作物時需要什麼樣的器物來輔助?從播種到收成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什麼樣的儀式?這些儀式與作物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每一個問號的背後都指向著同一問題:族群的食物與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但如此密不可分的關連性因為社會供需形式的改變,食物的生產方式也產生了變化,族群的文化在當代社會中逐漸消逝也成為必然的事實。

2014年由高雄市農業局主辦的「高雄田園饗宴」十場活動,五百人次的農食饗宴,將餐廳中的餐桌直接搬到產地,希望喚起的不僅僅是人們對在地小農們、對於產業的關心,更希望透過親身的活動參與,手裡摸著泥土中的作物、嘴裡吃著屬於這塊土地上栽種出的作物的同時,能夠找回人們疏遠已久的土地情感與在地的文化記憶。本文作者將以2014年「高雄田園饗宴」於茂林多納部落舉辦魯凱獵人的部落野炊做一活動與文化連結的紀錄。

臺灣的原住民族群─魯凱族

臺灣的原住民屬南島語系族群,依語言將其區分為十六個族群,每個族群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社會結構及風俗習慣。魯凱族分布於高雄縣茂林鄉、屏東縣霧臺鄉及臺東縣東興村等地。[1]魯凱族人生計的主要來源以「山田燒墾」的農業型態為主,種植的作物分為穀類及根莖類,穀類種植小米、黍稷、稻米、藜等,而根莖類則是種植芋頭、番薯一類的作物,另外也以狩獵、採集等活動為副業。

「山田燒墾」是一種由擇地、砍伐、焚燒、耕作、收割、休耕等步驟循環而成的耕作方式,另一種較為人知的說法即為「游耕」,此類的耕作方式使土地在有效地被利用後,更能維持其土地的肥沃度與生態的平衡。每一次的耕作期為了整理土地並耕種的需要,魯凱族人會利用石板搭建臨時的屏障作為工寮,目的在於耕作時遮風避雨、預防野獸攻擊的休憩之處。

[1]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

魯凱族人所居之處因土地較貧瘠,芋頭、番薯是其主食,小米在族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年中重要的祭儀也是因小米生長的周期而訂定。每年的二、三月是小米播種、五月的時候是稻米的插秧的季節。魯凱族人會在小米的周圍會種上樹豆、玉米、芋頭等作物,約六、七月時即可採收小米,八月舉行收穫祭。種植於小米周圍的其他作物則持續生長,約於九、十月時可收成。每年的十二月至隔年的二月是農閒的時刻,也是河川的枯水期,此時的魯凱族人會進行狩獵與捕魚的活動,狩獵與捕魚所獲得的食物也正是魯凱族人蛋白質食物的主要來源。[2]

每年八月左右舉行的收穫祭(Kalalisine)是魯凱族人重要的祭典,目的是為了感謝上天護佑給予一年的豐收,並祈求未來的一年也能夠有好的收成。傳統的魯凱社會存在著階級制度,隨著時序成長的小米作物所乘載的不僅僅是食物的供給,在小米收穫祭中不同階級服飾的製作、配戴,歌舞、儀式、食物,都成為了聯繫起族人間情感、傳承、延續文化的重要活動。例如:在祭典中,族人將農業收成、漁獵所得進貢給頭目,頭目再將部分的食物分送給所需的族人。男性族人烤小米餅的過程作為一種與宗教連結的占卜儀式等等都是其特有的文化制度。簡單來說:順應著天地時序進行的耕作與祭典的舉行成為了延續魯凱文化很重要的部分。

[2]王長華,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魯凱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魯凱族─多納部落

從高雄進入茂林的多納部落之前,會先經過茂林部落、萬山部落,最後才會到達最深處多納部落。此三個部落因分布在濁口溪的下游,被通稱為下三社番。到達多納部落的早晨,魯凱獵人─簡爾克先生帶領參與高雄田園饗宴的民眾實地走訪部落的耕地遺址(圖一、圖二、圖三)。多納部落因地理位置的偏遠,尚未有過多的開發,保存了較多石板屋的傳統建築,多納魯凱人的居住地,出產黑灰板岩及頁岩,他們以此石材堆砌成牆、成屋的建築成為了魯凱人的屋舍特色。圖中以石板堆砌而成的耕地遺址也正好對應了前文所提的游耕的行為,簡爾克先生當日帶我們到達的地方即為曾經被多納魯凱族人選定為耕地之處,如今此因不再作為耕地,已又長滿了各種多樣的植物。

IMG_5190

(圖一)

IMG_5197

(圖二)

IMG_5213

(圖三)

順著路走,下一站探訪的是茂林的小長城,雖是木階梯,還是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往上陡峭的山路。爬至頂端可俯視茂林與濁口溪谷,在八八風災之後,地貌經風雨的沖蝕、重建後,已有不同的面貌(圖四、圖五、圖六)。

IMG_5227

(圖四)

IMG_5228

(圖五)

DSC_0423 (圖六)

早晨部落的巡禮之後,便前往多納國小旁的小空地進行野炊活動(圖七)。此次的野炊活動所吃的食物、所烹煮的方式是採取魯凱傳統煮食的方式來進行。活動之前,主辦單位先行準備了山地燴飯、蔬菜湯給參與的民眾食用(圖八、圖九)。飯與湯皆是使用部落所狩獵、採收而來的肉類、蔬果烹製而成。十二月正值玉米、佛手瓜、南瓜採收的季節,以南瓜、佛手瓜、豬骨為基底的湯頭,更加入了源自於臺灣北部泰雅族群特有的香料植物─馬告,馬告的果實外觀長得像百香果的種子,嘗起來有辛辣的滋味,類似胡椒與薑的綜合體,常被拿來作為調味的香料使用。

IMG_5234 (圖七)

IMG_5252(圖八)IMG_5238(圖九)

稍微填飽肚子之後,參與活動的民眾將化身為廚師,親自體驗族人不使用現代的烹飪器具野炊、烤肉、煮食食物。

根莖作物

首先,先在土地上挖洞,將玉米、番薯、芋頭等根莖作物放置入洞中,上層鋪上易於燃燒的木片、竹片後再將石板鋪蓋於最上層(圖十),最後再將土完全覆蓋住石板,悶燒過程中有一小技巧,在最外端插上任一植物的葉片,當葉片變枯萎時,即是代表著食物已熟透的狀態,大約一至二小時的時間,即可食用(圖十一)。

DSC_0491 DSC_0426 (圖十)

IMG_5283 IMG_5289 IMG_5286  (圖十一)

竹筒飯

竹筒飯是許多原住民族群常會食用的傳統食物,一來是方便製作,再者是當族裡的男子需要上山工作時,竹筒飯也是一便利攜帶的食物。竹筒飯的製作,通常會使用一年新生的竹子來當容器,因為年輕竹子含有較高的水分,竹膜也較有韌性,在烤熟的過程中水分含量較高的竹子可保護桶內的米飯不被直接燃燒,竹膜也不容易破裂,在竹殼剖開後,竹膜仍能緊緊地包覆著米飯,活動中民眾將米飯、水放入竹筒內,再以假酸漿(ljavilu)葉塞於洞口,待竹筒的外觀呈咖啡色時,即可開啟食用。食用時,米飯伴著竹子的淡淡香氣,是人工香味無法取代的清香感。(圖十二)

IMG_5256 DSC_0506 DSC_0516 IMG_5299(圖十二)

吉那富(cinavu)

吉那富是排灣族與魯凱族人常食用的食物,裏頭是小米、糯米、豬肉三樣簡單的食材,利用月桃葉將三者包覆,最外層再包上一層假酸漿葉,以棉繩綑綁後放入滾水內煮沸,熟透後,將甲酸漿葉拆下後,便可食用內層由月桃葉所包覆的吉那富。(圖十三)吉那富在排灣與魯凱的社會中,通常是在祭典、喜慶等重要活動時會食用的食物,由辦喜事的家族殺豬,取用豬肉與小米混合後製作吉那富給族人食用,分享其喜悅,並有祝福之意。

DSC_0521 DSC_0532 IMG_5305 IMG_5311 (圖十三)

烤山豬肉

狩獵行為在魯凱族部落來說是很重要的傳統食物肉品來源。在傳統的魯凱社會中,男子要經過狩獵的訓練,在狩獵之地、靠近水源之處設置暫時停留的屋舍,並於當地製作陷阱,並山刀、刺刀等輔助進行打獵的工作,待成功取得獵物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年人。當魯凱獵人上山獵捕到山豬、山羌、鹿等大型動物,快回到村莊時即會發出信號,村裡的婦人、孩童聞訊後即會前往迎接,若能捕捉到一定數量的公豬,即可由部落長老賜與百合花配戴,象徵勇士的榮耀。

活動中以石板及木條所架起的烤肉架上作為燒烤的器具,木架上平鋪著的山豬肉,滴下的肥油助長著火勢的旺盛,待約十幾分鐘後即可享用有焦香味的山豬肉。(圖十四)

IMG_5281 IMG_5291 (圖十四)

咖啡

近年來,咖啡已成為大眾普遍能夠接受的飲品,進口咖啡豆大量出現在臺灣市場的同時,臺灣的山地也發展起各地的咖啡經濟學。咖啡是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特別是在八八風災之後,南部山地的原住民族群在整地之後有越來越多人從事咖啡的栽種與咖啡豆的銷售。走訪多納部落,可見民宅的前方正在晒咖啡豆。活動中也有手沖咖啡提供前來參與的民眾飲用,並透過在地小農/栽種者在沖泡咖啡過程中的分享,了解咖啡豆從栽植、採收、去皮、烘豆、磨豆、沖泡的每個細部環節。(圖十五)

IMG_5320 IMG_5319 IMG_5233 DSC_0478 (圖十五)

耕地與黑米(Tapakarhavae)

在多納部落地勢較高處往下看,在山間有一塊平坦的耕地(圖十六),此塊耕地是多納族人種稻的田地,一塊一塊的耕地有秩序地畫分並耕種。黑米是多納特有的作物,早期黑米分為黑稻米與黑小米,但至今只剩黑小米作物,每年於黑米採收後,由部落的頭目、長老商討祭典事宜,族人便開始向部落宣布訊息並準備祭典所需的物品。多納的黑米祭均在冬季進行。

IMG_5334(圖十六)

臺灣的原住民族群在漢人移居之前即已生活於此,在漢人移居臺灣、日本統治臺灣之後,原住民族群便往山區、水源充足處定居,並發展出取之自然、還以自然的和平共處模式,在傳統中無論衣、食、住、行都蘊含著老人家所留下的智慧,在物質生活充裕,生活所需物取得便利的現今社會中,族群中與自然共存的智慧逐漸地被忽略與遺忘。但願當我們環視部落環境與文化、吃著美味食物的同時,能夠提醒著自己對於農業、文化與環境的尊重,並支持友善環境的耕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