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期作全台預計停灌4.1萬公頃,創史上第二高紀錄,農委會雖補償停灌區每公頃8.5萬元,不過許多實際耕作者因為根本沒和地主簽約,一毛錢也拿不到,農委會對此也僅表示,「參照當地租賃約定習慣,以個案方式協調處理」。
先不論官方回應是否妥當,很多人或許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租賃不用白紙黑字打契約呢?要談論這個問題,必須回到1951年實施的「三七五減租」,此政策規定,地主非因法定事故,不得終止租約,且租約可世代繼承。雖然保障佃農不被剝削,卻導致許多地主至今仍不肯簽租賃契約,害怕地「收不回去」。農委會也坦言,這個問題十分頭痛,未來擬推行「登錄制」,儘速建立口頭契約資料。
平衡佃農地主關係,政府推三七五減租
許多人可能曾讀過「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卻不知道真實的意涵,對許多農民而言,這不只是教科書上的名詞,而是影響一輩子的深遠政策。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陸續推動土地改革措施,首波便主打「三七五減租」,因為當時台灣的佃農十分沒保障,地主動輒提高租金,說不續約就不續約。
「以前地主來收租金,都要準備雞鴨魚肉,那個時候家裡很窮,自己都吃不起肉,可是地主權力很大啊,不開心的話可能下一年就不租給你,或是分配比較差的地。」80多歲的桃園謝姓農民回憶,以前的租金用稻穀算,但那時的收成差,一甲地才收2、3000斤,哪像現在動不動就1萬斤,要是得罪地主,全家就不用吃飯了。
面臨停灌的桃園農民徐同權也表示,曾聽爸爸說過,佃農必須跟著土地移動,常常要舉家搬遷,以前交通不便,換一塊地要走好幾天。「就像蒙古游牧民族啦!」一位老農附和說,自己的父親曾挑著鍋碗瓢盆,走了2、3天才到新的租地,所以當時沒人敢得罪地主。
1951年國民政府正式實施「三七五減租條例」,以往農民一半以上的收成都繳給地主,三七五減租強制規定,每年的租金不得超過該年收獲的37.5%,若租金本就低於此標準,地主也不得調漲。雖然政策背後隱含鞏固統治權的企圖,不過確實大大增進佃農權益。
「地收不回來」,地主不敢簽約
但這項政策也有許多爭議,由於以往地主和佃農都是口頭約,全由地主說了算,此政策同時規定,雙方必須簽書面契約,一次租期不得少於六年。
相對之下,地主在租約未到期時,收回土地的條件十分嚴苛:一、承租人死亡而無繼承人時。二、承租人放棄耕作權時。三、地租積欠達兩年之總額時。四、非因不可抗力繼續一年不為耕作時。五、經依法編定或變更為非耕地使用時。
就算租約到期,若地主沒能力自耕,且不靠這塊地也能養家活口、收回地會造成佃農無法維持生計,皆不得收回;地主若終止契約,必須賠償佃農三分之一地價,買賣時佃農也有購買優先權。
這些措施雖改善許多佃農生活,但隨著時代變遷,卻成為土地利用的緊箍咒,更有許多地主抱怨,佃農仗著自己有「永佃權」,遲交地租或放任土地荒廢,打訴訟又曠日費時,搞不清誰才是弱勢者。
直到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第20條才規定,2000年1月4日之後簽訂的農地租賃契約,不適用三七五減租。但由於無法溯及既往,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09年,全台仍有近1.5萬公頃耕地適用三七五減租,影響5.7萬地主、4.5萬佃農。
雖然全台有80萬耕地,適用三七五減租只佔不到2%,但「收不回地」的陰影早已盤踞地主心中。65年次的桃園年輕農民吳禹樟說,即使父親曾是育苗業者,和地主十分熟稔,但兩年前回來種田時,仍花了很大功夫才說服地主簽約,「許多老一輩的人,簽約時還不斷問:『有可能再一次三七五減租嗎?』我只好再三保證,就算之後有三七五,也一定不會把地拿走。」
危機化轉機,農委會應趁停灌普查土地經營狀況
由於「三七五陰影」,一半以上農家都回到口頭契約, 真正耕作者無法獲得停灌補償,在農民抗議下,農委會7日公佈的最新版停灌補償,放寬標準,地主和佃農的「代耕協議書」,也可視為租賃契約,但仍無法解決口頭契約的根本問題。
許多農民認為,除了租賃契約,仍有其他證據可證明「實際耕作者」,例如「公糧收據」、「公糧榖單」。王文財說,公糧收據只有繳公糧的耕作者才有,農會另有「公糧榖單」,上頭記載地主資料,不過耕作者大多可以調得到。
徐同權則認為,這次發放補償,可讓耕作者先去登記地主和田地位置,和地主簽切結書,證明彼此有租賃關係,若造假則屬偽造文書、詐領國家財產,另有法律規定,且農村就這麼小,誰種哪塊地,農會和農民都知道。
事實上,農委會官員對口頭契約也非常頭痛,曾請地方政府協助認定,不過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坦承,公務員依法行政,沒有法源真的很難認定口頭契約。
農委會曾表示,2010年停灌時同樣採取現在的措施,「並無爭議情事」,但經歷過上次停灌的徐同權駁斥,之前的損失都是農民自行吸收,但過了五年問題仍沒解決,農委會至少應趁補償發放時,檢視現有農地的經營狀況,讓農民填寫問卷,目前是自己種還是別人種、自己種的話請哪個農事服務者(代耕業者)、如何販售作物,若是給別人種,有無簽訂書面契約。若不正視口頭契約問題,將來只會一再產生爭議。
解決口頭契約,農委會將推登錄制度
三七五減租條例至今仍未廢止,律師詹順貴說,先前事務所也遇到不少三七五減租的爭議,很多佃農傳到第二代,根本沒在耕作,只拖著田地,希望領取地主三分之一補償費,農委會應儘速訂定落日條款,清查佃農是否有實際務農,編列經費補償佃農,換掉三七五租約,或幫忙找地,輔導佃農到更好、更大的地耕作,廢除三七五減租,至少先漸漸降低農民對三七五的陰影。
農糧署副署長陳俊言坦言,口頭契約確實應該好好納管,但修法牽涉到地主和佃農權益,比較難實行,未來預計推動「登錄制」,簽訂口頭契約地主、代耕業者、實際耕作者,可到農會登錄,建立完整的資料系統,農委會可以鎖定加強輔導。但至於何時上路,陳俊言沒有給出確切時間,只說「當然會盡快」。
事實上~國民黨來台後,一直做沒本生意..375減租,耕者有其田,慷地主之慨;18%,120%優退,退輔會,國企肥貓..在在慷全民之慨,慷國庫之慨! 代價當然是台灣的未來~歲入不到1.5兆,總預算卻近2兆,5000億先吃再說!
一開始,佃農為了得到土地, 確實都很努力的耕作,農業生產因此大大提升,但後來佃農們發現:因為耕地面積太小,根本無法養家活口,還得負擔「肥料換穀」的沉重成本,結果許多農民到最後如果不是棄耕,就是必須將土地抵押給農會,向農會借錢來買肥料,而負債累累,到最後還不起貸款時,土地就這樣被農會給拿走,農民照樣沒有土地,只是平白肥了那些掌控農會的K黨地方樁腳!
由K黨所掌控的農會以高利貸款以及「肥料換穀政策」的雙重剝削下,台灣許多農民因而破產,女兒為了還債而淪落風塵、男子到都市當廉價勞工,是那一個時代台灣社會的共同悲哀。
中國K黨在台灣的土地改革根本就是在消滅台灣農業,唯一得利的就是像連戰、郝龍斌這些黨國權貴家族,以假自耕農的身分來以權謀私奪取農地,然後變更為建地,轉眼間一個個都靠土地成為億萬富翁。
很清楚的文章。台灣的農業技術沒提升,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收入,才是農業不發達的原因。雙面的政治,雙面的人,指名道姓的留言,會給社會帶來負能量
我又發現綠色變形蟲,但是屬低級的.
Pe̍hchhi?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ㄧ樣爛、垃圾不分中華或中國。」
「月薪15K贏95%,負債300%↑,中國大發財!!!」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242690
walt你跟本不懂(莊董)當年若沒有“耕地放領”、“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把地主的土地或公有耕地釋出,那台灣的農業不可能舉世聞名,台灣就沒有樂利安康的民生,但最可悲的人是“吃樹果不拜樹頭,飲水不知思源”的人;我是民進黨員但國民黨在日本降服後所作的“土地改革”政策真的很好,墊定了台灣農業發展良好的基礎,只是當時的德政卻沒有退場機制卓實可惜,walt心態沒有改變人生不會有卓越宏觀,只會自暴自棄不長進沒出息。
要土地財產自己努力賺,不要靠政府強盜掠奪別人土地財產,耕者有其田及三七五減租條例,說穿了其實是蔣介石集團等盜匪橫行作為,現在有轉型正義條例,該還給台灣人民正義,掠奪自己人民的土地,速速還給原地主,才是徹底解決方案。
沒375減租,可能臺灣已經是共產黨統治了 ,我不否認它的時代意義。但,臺灣農民漸少,休耕也不願出租的土地一堆。佃農變地主的也不少,但,有的佃農霸著一紙契約,不放,就是不放,即便地主家缺錢,想要變賣,也只能便宜賣給佃農。現在是大佃農變大地主,地主後代有苦難言,三分地,每年領不到一千元的租金。
該設落日條款了,政府的德政已變成暴政。
我再舉個大家不知道的實例,在高雄觀音山,某財團仗著與藍綠關係好,向政府租國有地,再以便宜價格購入,等山坡地變建地,再出售給建商,獲利一百倍,這就是臺灣佃農們的故事之一。
我住在農村,我知道這些事,臺灣最可憐的是底層勞工,絕不是農民。
任由佃農佔用農地,地主無法收回,也無法變賣;經過三代子孫要處理祖地卻因為佃農永遠承繼要脅三分之一解約金額,後代子孫拿的比佃農還少,這是什麼惡法!?中國黨要搞共產黨的土地正義,卻沒有配套政策!現在什麼時代了,這種惡法仍然沒有人敢去修改合理,這真的是惡人造惡法!
我詳問375地主地為和地那末多你有想過嗎為何雅虎沒人p寫我村納莫大3各地主沒一個住在村子厘有人敢寫地主地來源嗎
我知道仇漏一面
我想知道醜陋的一面,台灣史一直被台灣人所忽略,本來就應該把事情全部攤在陽光下,讓後代子孫去判斷!
多少人認為國民黨老兵持槍來台,沒有對當時的台灣人進行屠殺,台灣人世世代代就應該對當年的老兵,感恩載德?
多少人認為國民黨為了鞏固政權,養他手下的軍團,化整為零的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才夠好的收到那股利益?
地主跟農民要收租?哪個容易?雖然當時的農民也算是當時的既得利益者,但是,農民跟地主的後代不也是世世代代養著那群老兵?退休金?豐沛的醫療資源?
國民黨那群老兵得到的,早就遠遠超過當年他們所付出的?
還是大家認為國民黨當初的政策,作法就應該子子孫孫無限上崗去還債才對?
事實到底是什麼?應該攤在陽光下讓大家知道,而不是仗著當初的一切,對後代無限上崗的吸血就算了,還一副當年我們持槍槍退守台灣,幫忙台灣抵擋中共入侵?你們就活該養我一輩子?
我想知道:當年國共內戰,國民黨如果不撤退來台,台灣當時會被攻打嗎?
台灣的經濟當時還沒起飛呢
2022年了,民進黨的轉型正義何時可以轉到土地正義,有政治利害關係才有正義??
快選舉了看哪個政黨可以有勇氣提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