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長涂醒哲日前召集成立「嘉義市政府食品安全推動委員會」,將以「建構食安地圖」、「推動食農教育及政策」、「培植認證實驗室」及「打造嘉義品牌」等面向打造「食安首都」願景。樂見涂市長重視食安的作為之餘,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也希望提醒選前曾簽署「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承諾書的涂市長,食安委員會成立之時,正是具體兌現承諾的好時機。
眾所皆知台灣糧食自給率低到三成左右,黃豆更有九成以上來自進口基改品項,學童每天在校園午餐中所吃的絕大多數就是這種基改豆製品,不僅是飼料等級更有農藥嘉磷塞殘留過高之疑慮。基改科技至今爭議不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基改風險尚未有定論,為了避免尚在生長期中的學童成為全球基改實驗的白老鼠,全面禁止基改食材入校園才是最為根本之道。
十九位簽署非基校園承諾的縣市首長紛紛陸續表態非基改校園午餐的做法。鄰近嘉義的台南市長賴清德接受採訪時表示已去函要求學校不得採用基改品項;這幾天,台中市長林佳龍及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分別宣布調漲校園午餐經費,承諾增加非基改產品及有機蔬果等供應次數。
另一方面,食農教育強調的是學童能透過實地農作,理解土地、食物與生活的關係,進而減少浪費並擁有理解食物內含價值的能力。若能以非基改食材全面退出校園為推展校園食農教育第一步,並將基因改造議題所牽涉台灣糧食自給率、生態保護、農藥殘留、健康風險、全球飲食文化及環境公平正義等多層次社會衝擊面向融入相關課程,進而搭配實際種植非基改黃豆等雜糧作物,不啻是展現從土地到餐桌的完整環境教育體系。嘉義市正具有絕佳的地理、風土、農業和人文條件可以好好發展食農教育。
我們並非無理要求校園午餐必須一夕轉變,然而提出具體落實期程及相關實施計畫,主管機關應責無旁貸。
涂市長曾說要以四支箭改變嘉義,今日(3/16)將邀集7位局處首長及十七位一時之選的專家學者召開第一次食安委員會會議,誠摯建議應將非基改校園午餐納入討論事項,提出具體施行規劃讓家長們有感,射出推廣校園食農教育的第一支箭。
寫信行動:建請將非基改校園午餐實施計畫納入嘉義市食安委員會討論議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