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種菜新選擇 新萵苣品種「綠寶」站的挺 少病蟲害

陽台種菜有新選擇,農委會桃改場花費耗時十年,去年研發出新的萵苣品種「綠寶」,葉子直立性強,不像傳統福山萵苣容易塌,而且病蟲害少,非常適合家庭DIY栽培,可提早5天採收,產量還比傳統萵苣多四分之一,已有家庭園藝業者洽詢技轉。

萵苣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拌成生菜沙拉清脆又健康,深受民眾喜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2004年以立生萵苣當父本,和母本福山萵苣雜交,去年研發出新品種桃園3號,取名「綠寶」。

桃改場台北分場長李阿嬌說,綠寶屬於半結球萵苣,台灣人愛吃的大陸A菜就是半結球,由於本身會散發特殊氣味,許多蟲子不愛吃,病蟲害少,目前已經成為台灣葉菜類生產前三名的作物,北部生產面積達到440公頃。

綠寶直立性好 產量

22615_1048413058519605_7943330699022194608_n
台北分場助理研究員蔣順惠(攝影/林慧貞)

綠寶最大的特點是直立性好,下雨時水珠會順流而下,不會因為積在葉片照到陽光爛掉,而且採收時比較不會沾到土,適合種在狹窄的陽台,只要35天到40天就能採收,如果不想種那麼久,也可以跟種苗業者買比較成熟的苗,不到一個月,就能享受收成樂趣。

台北分場助理研究員蔣順惠表示,大部份的萵苣都種在溫網室等設施,綠寶的採收期比傳統萵苣少5天,可以提升設施利用效率8~10%,產量還比市面上常見的福山萵苣高25%,而且吃起來更脆,葉片比較大,顏色較綠,清炒、拌生菜都很好看。

綠寶去年通過農委會品種權審議,正在辦理授權及技術轉移,已經有一個家庭園藝公司來洽詢,李阿嬌說,目前市面上還看不到綠寶,希望今年秋天就能技轉出去培養種子。

一般民眾若想種植萵苣,蔣順惠建議,陽台至少要有半日照,株距約20公分,移好後第一次要讓土濕透,不一定要天天澆,可以觀察天氣及土壤濕度調整。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