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記者林慧貞、潘子祁
(2015年5月10日新增重要訊息)農糧署表示,2015年3月2日前通過成大有機驗證的生產者資格仍屬有效,國內最大有機通路商里仁今(10)將原先的撤下的成大驗證產品恢復上架。詳細內容請點選這裡閱讀。
────────────────────────────────────────────────────────────
「成大有機驗證」負責替172個農戶、21項加工品進行有機驗證,在全台最大的有機產區花蓮有許多合作農友,卻無預警地在3月2日失去驗證資格,就連「產銷履歷」的驗證資格也在同一日終止,影響75個上游農戶。
許多農民至今卻被蒙在鼓裡,消費者也不知道能不能買成大驗證的農產品,成大以及負責把關的農委會、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卻大打迷糊仗,沒有正面回應下一步該怎麼辦,不僅砸了有機招牌,也重傷辛辛苦苦耕耘的農民。
超市中看到的有機產品怎麼來的?
根據有機驗證相關法規,宣稱有機的產品,必須獲得有機驗證單位驗證通過,核發證書,每一件產品的外包裝都要清楚印上有機驗證標章,或貼上貼紙。有機認證書一次的效期是3年,每年驗證單位會定期追查,通過才能繼續維持資格。
想要取得有機證明,農民除了不能噴灑農藥、化肥,還要搭建隔離帶,避免周圍農藥飄過來,另得花大錢檢驗土壤、水質等等,初次檢驗金額高達3萬多元,每年還要另付近2萬元定期追查,所以大部份的有機農民都戰戰兢兢,努力隔離污染,深怕一個不注意心血全泡湯。
驗證單位也需要受到監督,農委會農糧署委托的TAF會評估驗證單位表現來「認證」,通過後才能替農友驗證,一樣3年為期。
雖然同樣是3年,但驗證單位的認證有效期,和其核發給農友的有機證書不一定會同步。舉例來說,成大的驗證資格在今年3月2日前到期,但成大驗證的某農場小番茄、青江菜、芥藍菜等,到期日卻是2017年。
驗證單位的認證資格快到期時,必須向TAF再申請下一張新的認證書,TAF會根據過去驗證單位的表現,決定是否給驗證單位新的認證書。理論上,若驗證單位沒有太大的過失,TAF不會隨意取消資格,通常都能在驗證單位資格到期前無縫接軌,延長驗證資格。
成大事件,突顯有機「空窗期」法令紊亂
不過,成大在3月1日後即無法取得新的認證資格,向TAF提出覆議,TAF決定在7月17日給出最終答案。成大近年前科累累,旗下驗證農產屢被檢出農藥,雖然TAF不願透露是否因此取消成大驗證資格,但許多人認為大有關聯。
無縫接軌的慣例被打破,加上成大提出覆議,成大、TAF、農糧署都不願在結果出爐前清楚交代之後去向,導致3月2日到7月17日之間成了混沌不明的空窗期,全台最大的有機通路里仁公司就表示,由於三方都不願給出明確答覆,因此只好把成大驗證的產品全部下架,一一清查,3月2日前驗證通過的產品才能重新上架。
除了有機通路,許多農民都會一次拿完全年度的有機標章貼紙,不少人困惑,到底能不能繼續使用成大3月2日前核發的貼紙?消費者更想問,成大驗證的產品到底能不能買?
農糧署主任秘書蘇茂祥表示,有機主要是驗田區,不是針對單一作物,因此有機驗證的貼紙是按照土地面積、產量,計算核發數量,不是隨便發放,所以成大在3月2日前核發的貼紙,農民可以續貼到沒有,因為當時成大仍有驗證效力。
但反過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如果這張貼紙是在4月貼上去,那該由誰把關?
蘇茂祥解釋,成大雖被取消驗證資格,但是「不溯及既往」,只是不能接新的農友,針對其過往核發的農友,還是有把關的義務,但是不能再發新的貼紙了。另外,農委會每年都在末端抽驗2000多件有機農產品,消費者不用擔心把關的問題。
但弔詭的是,成大就是因為能力不足,因此無法取得驗證資格,農委會卻又認為成大可以幫以往核發過的農友把關,前後相互矛盾。
產銷履歷驗證失效處理明快 協助農友移轉驗證單位
相較之下,「產銷履歷」的處置則相對明快。按照現有法令,在這段轉移的空窗期,農委會可以請其他家驗證單位代替成大,幫忙把關。農委會企劃處技正王聞淨就表示,確認成大驗證資格遭取消後,他們立即通知所有成大旗下農戶,並找來其它驗證業者暫時承接成大的工作,避免過度期間損害農民和消費者權益。
稍早蘇茂祥主動致電記者表示,農糧署先前已發文,請成大通知旗下農友3月2日後成大就沒有驗證資格,農民可以選擇不賣此款產品,或移轉到其他驗證機構,若農友需要轉移,成大和農糧署都會協助。目前有10幾戶已經轉移,有28戶快要到期了,之後通通會轉移。
農友:請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說法
其實今年二月起,就有許多農民聽聞成大可能喪失有機驗證資格。不願具名的農友表示,最近通過成大驗證,後來卻聽到其他快到期的成大驗證農民說,成大因為沒取得新的資格,可能不續約,他才知道這件事,「很慌亂、無所適從,因為好不容易才剛通過,就聽到這樣的狀況,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許多農民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也有其他農民表示,成大和農委會在2月的時候有先行告知,但是之後就沒有下文。
有農民提到,成大在3月時曾透露4月可能可以通過、繼續進行驗證,但5月時告知部分單位說要準備移轉。不過大部分的農民都只在3、4月收到一些消息,就沒後續了,不知該怎麼辦,也申訴無門,希望成大和主管機關可以給個清楚的說法。
成大:抱歉損害農民權益,會記取教訓
成大有機驗證由「成大先進動力系統研究中心」下的「綠色產品實驗室」負責,實驗室負責人溫昀哲這兩天都不願表示太多意見,請記者詢問主管機關農糧署。不過實驗室的上級機關、成大先進動力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賴維祥則沒有迴避,他表示,最近接到不少電話,也得知里仁下架成大驗證的農產品,對影響農民權益感到抱歉。
至於為何沒通過TAF認證,他解釋是因時程延誤,成大去年9月開始申請,經過6個月的審查期,中間遇到春節新年、228連假、元旦等連續假期,耽誤工作時數,剛好連假結束,評鑑就結束了;不過TAF規定有3個月左右的申覆期可以改善,如果順利的話應可在6月恢復驗證資格,成大經驗不足,之後會記取教訓,提早送審文件。
對此事件,TAF今天無人出面回應,不過另一名資深認證員表示,TAF是農糧署的委託單位,只能評估驗證單位相關表現,沒有公權力,停權、撤銷、恢復資格等,最終裁量權仍在農委會手上,但成大這次的舉動確實對有機聲譽影響很大,農友若覺得成大不好,可以選擇轉移到其他業者,用市場來制裁成大。
蠻好奇有機通路商或終端門市有甚麼特別的有機驗證要求嗎?
之前美育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也有被「停權」的經驗,
雖然這也是好事,驗證單位做不好就處罰,
這位記者在MOA事件的報導如下連結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7800/
比較上篇與有關成大這位記者的報導(如本篇)
明顯的對成大有很大的敵意
MOA事件也沒有引述不具名的認證員來說話,
成大的時候就很多「片段的話語」出現,
所謂的報導不該只報導片面資訊
不管是MOA或成大,
只要被停權(或無法驗證新客戶),過去通過的證書(三年有效內)
仍然有「把關」的義務,
這件事我相信記者知道,但為何故意忽略此事實(或不強調此事實呢)?
一篇報導明顯的有幫MOA解釋,一篇報導卻暗示(資深認證員?)要成大驗證戶轉證
只為不同的驗證單位「出包」,卻有不同的報導立場,
除非是記者本身對個別驗證單位有偏見,
我也想不出為何會如此….
突然發現有日本的認定事業者有三家台灣的生產者A。不過似乎是各自分別由瑞德兩國的外國登録認定機關以及日本的登録認定機關進行認定。不曉得有沒有細項品目。
登録認定機関及び認定事業者
http://www.maff.go.jp/j/jas/jas_kikaku/yuuki.html#nintei
外国認定事業者の一覧(平成27年4月24日現在)(PDF:1,115KB)
http://www.maff.go.jp/j/jas/jas_kikaku/pdf/gaikoku_20150424.pdf
管他通路門市有什麼要求!
信,就買;不信,就不買啊!
有機通路也常賣一些在各大賣場都看得到的普通加工食品,只是把價格提高而已!
只認「有機商店」的「店名」,不作功課就盲目大採購的人,是來幫這些通路賺大錢!
不管驗證有沒有效,消費者的信心已降低,讓農民造成的大損失,成大能這麼輕輕帶過嗎?
以為學術界是單純、安全、可信度高的機構,結果卻是不安全!
現在還有哪個驗證機構已失零?
一次全講出來,好讓大家早一點知道!
打錯字,修正。
現在還有哪個驗證機構已失靈?
一次全講出來,好讓大家早一點知道!
驗證失效的農民,可能會影響他們出席各市集的機會!
不管成大有沒有把關的義務,驗證出來的農產品是否會讓消費者認帳,才是最重要!
若消費者不買單,就沒什麼好講的!
只是看樣子,農民還是要大損失!
農委會有回應了,請參考
http://www.coa.gov.tw/show_news.php?cat=show_news&serial=coa_diamond_20150508195446
愾來已經通過驗證農戶仍可合法生產並銷售有機農產品
***********************************************************************************************
成大認證效期內通過驗證農產品仍可合法使用標章 轉換期間農委會加強監控 請消費者放心
104年05月08日 農委會新聞稿
有關近期各界關注成功大學農產品驗證機構認證失效,先前經成大驗證通過之農產品是否還能使用標章一節,農委會表示,成功大學因未及時於原證書有效期屆滿前,通過新認證案,以致從 104 年 3 月 2 日起喪失其認證資格,自該日起不得再辦理任何驗證業務,但該校依法在 3 月 2 日前核發之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證書仍屬有效,其驗證戶依規定享有包含使用標章、在產品上標示有機或產銷履歷文字等權益,亦不受影響。
農委會說明,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已採取必要之行政督導措施,請地方政府加強市場之市售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查驗,並依規定積極協調其他驗證機構接辦該等驗證戶後續監督、查核事宜,確保驗證產品持續符合基準,籲請社會大眾繼續給予支持。另外,農委會農糧署已要求「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管理單位宜蘭大學撤除成功大學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之公告,以免造成消費者誤解。
看來已經通過驗證農戶仍可合法生產並銷售有機農產品 農民 通路商跟消費者不用太緊張
***********************************************************************************************
成大認證效期內通過驗證農產品仍可合法使用標章 轉換期間農委會加強監控 請消費者放心
104年05月08日 農委會新聞稿
有關近期各界關注成功大學農產品驗證機構認證失效,先前經成大驗證通過之農產品是否還能使用標章一節,農委會表示,成功大學因未及時於原證書有效期屆滿前,通過新認證案,以致從 104 年 3 月 2 日起喪失其認證資格,自該日起不得再辦理任何驗證業務,但該校依法在 3 月 2 日前核發之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證書仍屬有效,其驗證戶依規定享有包含使用標章、在產品上標示有機或產銷履歷文字等權益,亦不受影響。
農委會說明,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已採取必要之行政督導措施,請地方政府加強市場之市售有機、產銷履歷農產品查驗,並依規定積極協調其他驗證機構接辦該等驗證戶後續監督、查核事宜,確保驗證產品持續符合基準,籲請社會大眾繼續給予支持。另外,農委會農糧署已要求「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管理單位宜蘭大學撤除成功大學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之公告,以免造成消費者誤解。
突然發現有日本的認定事業者有三家台灣的生產者A。不過似乎是各自分別由瑞德兩國的外國登録認定機關以及日本的登録認定機關進行認定。不曉得有沒有細項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