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農地遭填廢爐渣 農地pH值高達9.2 農民蒐證被毆打 監院認政府怠忽職守

「我要香蕉、不要爐渣!」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反旗山大林廢爐渣自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南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今(3)於監察院前召開記者會,要政府正視旗山農地遭廢爐渣回填的問題。當地居民表示,回填廢爐渣的農地常傳出刺鼻異味,下雨更會滲出「牛奶廢水」,根本無法進行耕作。

廢爐渣現場

11392784_1136383519711852_1951915156325368784_n
圖片提供/反旗山大林回填廢爐渣自救會

租土地、挖土方、填爐石、鋪表土,農地彷彿長膿瘡

長期關心旗山環境保護的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長王中義表示,部分不肖的、收購工業廢棄物的材料行先以承租農地的方式,將農地深挖、販賣土石,再以中鋼廢爐渣回填農地、鋪平表土,最後將「假農地」再轉租出去,成為農業隱憂。

王中義說,經他們和反旗山大林回填廢爐渣自救會走訪、調查,最早是在2013年5月時,於大林里圓潭水質水量保護區中一塊4公頃的農地,發現遭不肖業者深挖、回填超過30萬噸的廢爐渣,造成鄰近池水生物死亡,空氣更瀰漫刺鼻怪味。

反旗山大林回填廢爐渣自救會長鄭妙珍說,當地有上百戶農民、近6甲土地,多種植香蕉、果樹為生,部分農民向她反映吸入這些刺鼻空氣會心悸、頭暈、有噁心感。

滲出的牛奶水

11406869_1136326979717506_3011820229624051107_n

而抽取的地下水,也都有「黏黏的感覺」,根本無法使用,「最可怕的是像去年8月下雨,滲出的水都呈現『牛奶色』,這樣根本無法耕作、飲用。」當地方居民試圖自力救濟、前往蒐證時,往往冒著被涉案人員毆打、恐嚇的風險,她本人就被毆打住院一整個月。

為了守護自身家園,尊懷基金會和自救會於是積極向高雄市政府陳情、抗議,情況都未獲得改善;地方居民於是在去年5月、7月分別在立法院、高雄旗山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積極行動,更引得監察院於同年10月底進行現場勘查,報告於今年2月出爐。

反旗山大林回填廢爐渣自救會長鄭妙珍,被毆打的農民

11258172_1136326823050855_2231262376188342070_n

監院報告承認農地pH值高達9.2,有關政府怠忽職守

監察院的報告中指出,農委會已承認該處農地130公分深處pH值測得仍有9.2,根本不利植物根部生長,更甭談農業耕作;且去年環保署長魏國彥現場勘查時,針對地下水施測,pH值更高達12,相當於廁所清潔劑。而農委會、高雄市政府都承認農地回填物必須要是無害或經地方政府核定的合法物質。

報告中也說,違法回填廢爐渣的面積達5.2公頃,換算約有36萬立方公尺、需25950輛車次才能載運完成,高雄市政府明顯沒有督促環保局、地政局等權責機關追蹤列管、有效處置。

不過王中義說,「真正有問題的土地不只這些,」經地方人士追查,涉入廢爐渣掩埋的農地共有21塊土地、面積達7公頃,其中還包含國有地、水利用地、農田水利會土地。

王中義說,這些問題土地都位於一位名叫黃胤鴒的地主名下,而他和收購中鋼廢爐石的萬大材料行有密切關係。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說,經初步了解,黃姓地主只花了500萬元向萬大購買100萬噸的廢爐渣回填,省下正常程序需花的2億元成本;而中鋼又另外支付2.3億元給萬大材料行,使得農地非法回填廢爐渣成為一項「暴利」事業。

11391557_1136326769717527_7049910982989459947_n

公民團體:政府無能處理廢爐渣,就該限縮鋼鐵產能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當地居民頻頻行動、還甘冒被人毆打的風險,想不到去年2場記者會完,環保署長、監察院、地方議員都投以高度關注,迄今政府卻沒有相關行動,對民意置若罔聞,「讓不法者恥笑政府無能。」她表示,若政府沒能力妥善管理廢爐渣,就應該要大幅限縮鋼鐵業的產能,否則任憑珍貴農地失手,台灣農地還有未來嗎?

元貞聯合律師事務所洪嘉呈表示,去年9月已經向高雄市政府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72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防治法》第54條提出「公民告知」,要求高市府依《廢棄物處理法》限期移除廢爐渣,但遭高市府回絕;因此於今年5月又代尊懷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提起行政訴訟。

11108846_1136327169717487_4350996617386986159_n
圖中為挖出的爐渣,紅色為淌血的農地。成員左起元貞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洪嘉呈、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長王中義、反旗山大林回填廢爐渣自救會長鄭妙珍。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