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難防颱 鶴岡農友剉咧等 盼颱風「輕輕走過」

輕度颱風蓮花來勢洶洶,根據氣象局的路徑預測,颱風路徑可能經由南部北上,向台灣西北角前進。由於現在正是文旦的生長期,不少東部文旦農擔心重演去年7月底麥德姆颱風的慘況。花蓮區農改場表示「文旦很難防颱」,而今年鶴岡文旦品質好、產量穩定,因此希望颱風「輕輕走過,不要傳出災情。」

麥德姆慘況重演?鶴岡文旦農剉咧等

去年7月底麥德姆颱風從台東長濱登陸,把鶴岡文旦整個吹落地,害瑞穗鄉鶴岡村的失了收成;而今年海面上卻同時有3個颱風生成,還可能出現「蓮花」颱風剛走,「昌鴻」颱風就報到的情形,讓鶴岡文旦農「剉咧等。」

「現在能做的就是拿竹竿先撐住有文旦的小枝條,」避免文旦搖晃、掉落地面,瑞穗鄉文旦產銷班第二班班長陳文良說「其他什麼事情也做不了。」花蓮農改場曾架設「防風網」,但副場長范美玲說「測試後沒有太大效果,」因為文旦果實較重,颱風風速強、風向亂,很難做預先處理。

「如果颱風影響不大,今年文旦應能豐收。」助理研究員劉啟祥說,由於今年少有花薊馬和黑點病,加上果形、重量也是市場最熱銷的一台斤、正三角形,因此預期銷路應較往年好。「目前測試文旦甜度平均也有9度以上,」加上目前距採收期還有2、3個月,文旦果實還未成熟,因此建議文旦農不要搶著採收;若不幸農損慘重,將啟動農損機制。

15077416809_bd22153da6_b
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台東釋迦、火龍果也怕颱風

而目前也是台東釋迦、火龍果的採收期,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江淑雯說,從南部登陸的颱風會先帶來強風、亂流、豪雨,因此建議果農先「套袋」,避免果實遭樹葉、枝條擦傷,也能防止因颱風路徑偏西、偏北產生的焚風。

若果園仍遭颱風肆虐,「農民也不用太擔心,」一方面釋迦花期長,「在白露前都還有機會授粉,」而火龍果一年可有10多批花,因此仍有機會再行授粉、著果。如果農民有意願,也可將果樹繫於鋼管上,強化果樹、避免倒伏,「但鋼管要埋夠深、耐風力要強。」

文旦落果做精油,費時費工「沒人做」

為解決去年文旦落果問題,鶴岡社區協會向果農收購落果,加工製成精油、柚子醋,雖然花蓮農改場曾提供剝皮機,「但柚子大小不一,很難全部適用,所以多數只能人工處理,」理事長Namoh Arang說,因此許多果農乾脆放棄不做。而瑞穗農會雖也會收購落果製成柚子果醬、精油、茶包、面膜等加工品,但推廣部主任何禮汕說「農會能消化的量都不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