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蛋品有可能是「低膽固醇」、「含葉黃素」的嗎?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於5月進行市售蛋品稽查,發現有2件蛋品在外包裝宣稱「低膽固醇」、「含葉綠素」,經查核屬廣告不實,將依法裁罰;而另外10家包括味全、義進、牧大等業者的蛋品標示未依照法定格式處理,不合格率3%。
食藥署稽查市售370件蛋品包裝,發現有12件標示不符規定;其中山林畜牧場和新化香草園出產的蛋品,分別在外包裝標示「低膽固醇」、含「葉黃素」等;中區管理中心邱秀儀主任說,膽固醇只有在每100公克中僅含20毫克以下,才能宣稱「低膽固醇」,而經查核廠商資料,發現不足以佐證「是低膽固醇蛋」;而葉黃素也不是可以用於蛋品外包裝宣傳的標示,有誤導民眾的可能,將處4到400萬罰鍰。

而其他10件不符規定的產品,屬「標示格式錯誤」。邱秀儀說,目前盒裝散蛋的營養標示是採業者自願性標示,包括味全、義進、牧大等業者願意自主揭露相關資訊,值得肯定,但是「自願標示還是要符合新訂的《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也就是格式僅兩款,且須標示糖、反式脂肪等。
標示錯誤的部分,像「義進金土雞蛋」的反式脂肪「沒有空一格標示」,而Uson egg 優生紅殼蛋的「飽和脂肪」、「反式脂肪」標示順序錯誤,及鈉的含量沒有以整數標記;邱秀儀說,不合格的標示沒有涉及「謊報」的情形,屬於情節較輕微的狀況,目前都已通知地方衛生局協助業者輔導改善。
另外95件蛋品抽樣品中,有3件動物用藥殘留不符規定,分別是台南新營陳姓業者的鴨蛋,檢出三甲氧芐氨嘧啶0.04ppm(標準0.02ppm);彰化芳苑陳姓業者的鴨蛋,檢出氟甲磺氯黴素0.01ppm(標準不得檢出)和脫氧羥四環黴素0.4ppm(標準0.2ppm);嘉義大林簡姓業者的雞蛋,檢出磺胺甲基噁唑0.93ppm、磺胺一甲氧嘧啶1.96(標準兩項合計僅0.1ppm)和三甲氧芐氨嘧啶0.17ppm(標準0.04ppm)。
由於傳統蛋雞飼養環境密集,因此需要動物性藥品讓雞隻維持健康,像三甲氧芐氨嘧啶就是一種常見的殺菌劑,通常搭配「磺胺劑」共同使用;而磺胺劑包括「磺胺甲基噁唑」和「磺胺一甲氧嘧啶」,可用於防治雞、豬、牛的細菌感染。不過攝食過多這類藥物會產生腸胃不適、腎臟負擔等副作用。
食藥署表示,後續開罰都是針對生產廠商開罰,而下游販售業者應向上游廠商要求出具檢驗報告,確保販售產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