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試辦農作保險 首波高接梨

繼民進黨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勘災拋出「農作保險機制」,總統馬英九前天到宜蘭勘查農業損失,也裁示農委會擴大辦理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農委會輔導處表示,相關計畫已在2年前規劃,目前案子已在金融管理委員會審理,預計最快可於今年底由高接梨開辦,並逐步規劃替代現行的「災害救助金」制度。

現行災害救助金制度,5年發放29億元

現行農業遭遇天然災害,農委會可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由鄉、鎮公所提報農損狀況,經地方縣市政府的勘災小組確認後,向農委會農糧署提交報告;一旦農損達「分級標準」且經農糧署確認後,就會由農委會公告發放現金救助。這次蘇迪勒颱風帶來災情,目前已有雲嘉南高屏花東等6個縣市達到公告現金救助標準。

但損失未達標準而地方縣市政府認為「需要開辦補助」的情況,可向農糧署提受損報告,申請「專案補助」。像這次台中市損失1.1億元,卻未達1.8億元門檻,因此無法申請「現金救助」,台中市政府可另外決定是否申請「專案補助」,不過最終決定權仍在農委會,且通過後也只有現金救助額度的8成。

根據農委會統計,2008年到2012年5年間核發了29億元的災害救助金;且2005、2007、2008年還因預算不足,向行政院申請動支「災害準備金」,成為政府財政的龐大負擔。

每逢天災就研議保險 輔導處:最快年底高接梨試辦

其實農委會已於2013年規劃相關的農業天然災害保險機制。輔導處副處長周若男表示,由於台灣作物種類多,且颱風、寒流、豪雨等天災頻仍,讓農業成為高風險的經濟體,也使得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不易開辦。

目前農委會計畫先從高接梨試辦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由富邦產險公司進行商業精算,將最近10年的高接梨生產成本、風災、寒害豪雨的發生頻率納入考量,換算成以「生產期」為期程的保險契約。周若男表示,預計開辦的高接梨天然災害保險分成「實損實賠」和「政府救助連結」兩種。

輔導處農民福利科長王東良解釋,實損實賠以「高接梨果實」為主險,農民可依照自身經驗決定是否加買「梨穗」的附加險。依照目前初步規劃,購買主、附險的農民每公頃需繳約8、9萬元的保費,而果園因颱風、豪雨、寒害導致損失達5%時,就可申請理賠,最多可拿到41萬元的理賠金額。

而選購政府救助連結型保險的農民,只要收到農政單位開立的農損證明,就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讓農民不用再等保險公司前往勘災,加速理賠作業效率。目前規劃保費約2到4萬元,每公頃高接梨穗、梨果可理賠6到9萬元不等。

農作物保險以高接梨為例

金管會審理中,保費擬中央、地方各補助1/3

不過王東良強調,「一切都還在金管會審理中,可能還有變數,」加上目前農委會確定會補助1/3,而新竹縣政府也有意補助地方農民1/3,「種4、5分地高接梨的農民實際繳納的保險金額可能只有1、2萬元。」

周若男說,其實每逢天災都會有討論「農業保險」的聲音,但「風險真的太高,」一直以來較少業者願意投入,而目前規劃中的富邦產險公司也會以「再保」方式分散公司風險。

「目前我們選定高接梨、芒果、甜柿、文旦等高經濟價值的作物開辦,」周若男表示希望未來能逐步降低「救助金」的發放,最後讓救助金退場,「但我們沒有期程,只希望農民都能有投保、『分散風險』的觀念。」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