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獲今年金帽獎肯定的廚師林宸緯,20年前還只是日式餐廳的學徒;執業多年的他回想學習歷程,勉勵後進在畢業後的階段仍需從基本功紮實學起,「而不是挑喜歡的環境做起。」
近年他也將日式料理重視「新鮮」的觀念,帶進泰式料理,林宸緯表示,在地食材新鮮、品質好,尤其要選擇未加工的食材,他並特別示範一到「椰汁淡菜」,輕鬆20分鐘,家裡餐桌就能變身泰國度假海灘。

在校先練基本功,出外多累積經驗
現為泰式料理店總監的林宸緯,20多年的廚門生涯也是從一個「打工小弟」開始做起。
「10多歲時也沒什麼目標,乾脆高中讀夜校,利用白天到處打工。」當時最夯的外務小弟、MTV小弟,和海霸王餐廳都做過,「但真是開始決定做廚師,是在一間台北的日式料理店開始。」
林宸緯說,「那時候想學做菜沒那麼簡單,問師傅,他們都說『憑經驗』、『做久你就會了』,也沒什麼食譜。」一切得從洗碗、洗地、洗菜開始,再慢慢揣摩別人怎麼做,「不像現在我們都會把學徒叫來,大家一起抄食譜。」
雖然現在想當廚師不似這般辛苦,許多高職、科技大學都有完善的教育系統和實作課程,但他仍建議餐飲科的學生在校就要把基本功練好,畢業後確定想入廚門的話,還是可以先從大飯店累積經驗。
「很多學生在學校就學會刀工和食譜,但這些基本功要如何用在不同餐廳、不同環境中,還是得靠實作經驗。」
林宸緯說,他曾交待過一位科班新人準備「三杯雞」的原料,但最後卻準備成「條狀」雞肉。反映出儘管學生訓練紮實,但上戰場的經驗仍欠累積,才沒能準備出「三杯雞」要的雞塊。
為求新鮮,努力使用在地食材
從日系餐飲出師的他,因為重視海鮮的新鮮,在經營泰式餐廳的時候,「也會特別在意。」林宸緯說,所以必須嘗試使用台灣食材,「像淡菜,台灣產的就一定比進口冷凍的新鮮。」
「這淡菜是我在馬祖的時候吃過,覺得很新鮮,便想著怎麼入菜。」林宸緯說,由於台灣的淡菜多產於馬祖海域,加上口感紮實又帶有海水的鹹味,如果以椰奶、番茄、白蝦搭配,便能帶出海鮮的滋味,「但是一定要新鮮。」
除了新鮮外,林宸緯也說身為廚師,也很關注食安風險,因此在用料上特別強調要用食物的原型。像「椰香」淡菜就要還沒處理的蝦、番茄、蒜泥等。
而一般餐廳常見的「沙嗲串」,其實在一般賣場、通路都能批到已經切片、串好的羊肉沙嗲,但在不確定他們怎麼做的時候,就會有風險。還有像玉子燒,「為什麼有些餐廳賣的玉子燒可以比較嫩、放比較久?是不是有加醋或其他添加物?而為何在家製作的玉子燒,卻又容易呈現較深的金色或橙褐色?」
因此林宸緯建議消費者或廚師,在不認識生產者時,不要貪圖方便而買已經處理好的食材,必須謹慎、小心;而料理當然關乎「廚師」的良心,但消費者也必須認清「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能一味想便宜、好吃、健康三者得兼。

20分鐘讓餐桌變成泰國渡假海灘
林宸緯特地為讀者示範用台灣食材輕鬆做泰式料理─「椰香淡菜」材料簡單,烹煮過程只要20分鐘,家裡餐桌就能變身泰國度假海灘。
林宸緯說,料理前須先準備1/4顆洋蔥、1大匙蒜末、4大匙椰奶、3顆切成塊狀的小番茄、4尾蝦子及10顆馬祖淡菜。由於淡菜生長在海水中,「所以殼外的海草雜物都要先刷洗乾淨。」
原料備好後,便先在炒鍋倒入油脂、炒香蒜末和洋蔥,再依序置入番茄丁、鮮蝦和馬祖淡菜,炒熟期間可加入少許鹽、糖、黑胡椒調味,並加入椰奶和5大匙的水讓蝦、貝可以均勻受熱;另外也可稍加鍋蓋,讓貝類確實煮熟。
待貝殼打開、鮮蝦轉紅,並將湯汁攪拌均勻後,再撒上些許香菜即可上菜。由於淡菜本身就具有鹹度,因此可再依個人口感減少鹽的使用。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