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有多長?足夠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邁入彷徨未知的青春期,不過對育種家來說,13年只是一個品種誕生的時間。
1993年全台聞名的「台稉9號」問世,至今仍是國人最喜愛品種NO.1,但育種家許志聖只高興了一天,隔天照樣穿著短褲下田,立志育出超越台稉9號的品種;2009年,研究了13年、由台稉9號和印度香米之王Basmati雜交出的「台中194」正式發表,食味值超越台稉9號,同時也是全台第一個有印度香米味的品種,被視為明日之星。

兼具印度香米和台稉9號Q 彈口感
「我永遠不會把自己停在那裡,」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許志聖笑著說,育種者是永不滿足的怪物,育完一個看下一個。
台稉9號雖十分Q彈,但產量少、外觀易受高溫影響,產生白堊,加上後來「益全香米」(台農71號)的芋香味受到國人喜愛,許志聖便興起結合食味與香味的想法。
當時台灣已有泰國茉莉香米的雜交品種,但世界香米市場另一霸主——印度Basmati,卻還沒和台灣結成姻親。一開始許志聖以台稉9號為母本,和Basmati type3雜交,雖然成功育出選出「中稉育10368」,但香味、口感、產量都不如預期;2001年他再把「中稉育10368」和台稉9號雜交,才剛入口,他就知道這是心中尋找已久的品種,經過各地試驗、品評,2009年正式以「台中194命名」。

個性傲嬌,氮肥多就死給你看
台中194兼具Basmati的淡雅七葉蘭香,以及台稉9號的Q彈口感,但吃起來相對更軟、黏,最大特色是米粒小而細長,介於修長的秈米和圓胖的稉米之間,幾乎每個吃過的人,都對它輕盈、清香的特色留下深刻印象。
台印稻米之王的後代,理應所向披靡,但育種界流傳一句話:「有媳婦沒牛母」,意思是娶媳婦得賣掉一頭牛,沒辦法兩者兼具。
台中194雖然口感、香氣俱佳,個性卻十分「傲嬌」,一般稻子肥料下太重,頂多口感變差,台中194卻直接「死給你看」,稻熱病、紋枯病通通上身,整體產量僅台稉9號八成,不到目前主流品種「台南11號」的六成,許多農民第一次種都大受打擊,目前以彰化竹塘一帶種植最多。
「台稉9號就像是媽媽,適合一般餐飲使用,很安定、符合大眾口味;台中194則是心目中的小天使,比較適合樂活生活。」許志聖笑說,一開始目標是打敗台稉9號,卻育出截然不同的稻米特性,真是始料未及,不過這也代表兩者都有自己的市場,「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主攻高價市場,可望成地區性特色品種
台中194目前已技術轉移給兩家糧商,市佔率還不高,但糧商對它很有信心,主攻高價市場,一公斤賣價達150元。
Basmati的香味被西方人形容為愉悅和細緻(pleasant and exquisite),但適合生長在近山和河流邊,台中194也和爸爸一樣挑剔,許志聖認為,台中194產量少,因此收購價相對得提升,才能吸引農民種植,需要完整的收購、處理、銷售產業鏈支持,發展成地區性的特殊品種。
延伸閱讀:育種家許志聖將退休 台稉9號台中194生涯顛峰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