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農作物接連遭殃,繼芒果「瘋欉」、荔枝「亂花」,目前正值採收期的梅子出現大減產,南投信義鄉一帶最慘,產量只有往年2成,高雄南橫山區約剩4成,農民只能大嘆「順其自然」,高屏地區本來受寒害影響延後開花的毛豆,目前正值授粉期,無奈天公不作美,連續下雨,高雄農改場預估,毛豆結莢量可能減少兩成,實際狀況要等下週才能見真章。
一顆梅樹採不到一台斤梅子
去年下半年因聖嬰現象,台灣出現暖冬,年底冬至台北溫度飆破30度,創下67年來最高溫,不料一月寒害突然襲來,部分正值生育期的農作物延緩開花,高屏的毛豆正是一例,至於南投信義鄉和高雄南橫山區的梅子則受暖冬影響,開花期整個拉長到2月初,連帶影響梅子結果率。
台灣主要兩大梅子產區南投信義和高雄南橫接連都傳出減產消息。上山採集工作室柳琬玲日前上南橫山區尋訪農友發現,南橫一帶只要是海拔800公尺以下的梅園,幾乎沒有結果,海拔較高的園子也多半是減產或亂花,甚至有梅農說一棵樹採不到一台斤。
位在高雄桃源鄉建山部落種梅子的吳英梅說,目前預估今年結果量只剩一半,去年梅子大豐收,產量多達3000斤,今年可能只剩1500斤,而且結出來的梅子普遍比較大顆,她直言,他們的狀況還算好,鄰近梅園更有一棵梅樹只結個位數果子的狀況,「沒辦法這是上帝給我們的考驗,只好順其自然了。」
梅子大減產的主因是暖冬和多雨造成,農糧署南區分署長莊老達說,梅子樹不怕冷,它是越冷越開花的作物,不過因為去年暖冬,持續高溫導致本該12月開的梅花開的零零落落,開花後又遇連續下雨,影響授粉,所以結果率才會不佳,目前估計下來高雄南橫山區一帶只剩4成。
南投信義鄉梅子夢工廠張志雄則說,今年氣候異常導致開花期拖很久,最早的12月中就開花,最晚的拖到2月初才開,前兩週開產銷班會議,農民也是普遍反應結果率不佳,平均減產剩下2成。

毛豆正結莢 大雨又來亂
高屏地區的毛豆則因突如其來的寒害延長了生育期,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周國隆說,此時毛豆本該都開完花、結完幼莢,但因為年初寒流導致毛豆生育期延後7到10天,高屏田間許多毛豆現在才開完花要結莢。
不過這幾天連續下雨,不僅讓周國隆大嘆:「天公伯嘜叨落雨啊!」他解釋,毛豆開花後要授粉,但雨水一直下會把花苞打濕,就會影響結莢,他預估本來一株結莢20到25個,可能會剩下15到20個,實際狀況要等到下禮拜才能見真章。
周國隆說,往年毛豆只要70到75天就可採收,今年因為寒害可能會延長到80到85天,如果持續一直下雨影響豆仁正常發育,可能還會有空包彈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