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麥擱傳阿!膠原蛋白七大迷思

市售膠原蛋白琳瑯滿目,該如何從中挑選可信任的產品?我是有心肉舖子創辦人郭旭英獸醫師,希望透過獸醫專業角度探討市售膠原蛋白的原料來源及製程,提醒社會大眾更多不同的思考層面,也歡迎您一同深入探討。

迷思一:化學添加物都是非法不好的?

獸醫解答:錯,能成為市售商品,添加的化學添加物都是合法的,只是我不鼓勵吃!

市售膠原蛋白為了提升整體口感,添加多種人工香料(如:水果香料、水果酸、果膠、食用色素、甜味劑等),此經科學驗證並合法添加,但我不鼓勵食用。我會選擇製程不加強酸、強鹼、化學酵素等添加物的膠原蛋白,大家可以依其需求,選擇所需。

迷思二:進口膠原蛋白都需具檢疫證明?

獸醫解答:錯,不是所有動物製品都得通過檢疫!

翻開「國際貿易局-貨品輸出入規定查詢」名單中,並無「膠原蛋白」此名稱,僅有「白明膠」或是「動物膠」,其主管單位為衛福部,只需按照「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做相關檢驗,根本不需檢疫。

迷思三:進口膠原蛋白來自非狂牛病疫區?

獸醫解答:有可能,因為狂牛病疫區的牛原皮及皮源性明膠與膠原蛋白可合法進口!

針對狂牛症(BSE)發生國家生產之供食用牛隻、羊隻之屠肉、組織、器官或其衍生物等食品欲輸入我國者,需依「輸入食品系統性查核實施辦法」辦理,但牛原皮及皮源性明膠與膠原蛋白等不受其法規管制,不需檢疫,只需符合衛福部相關規定後就可合法進口。

迷思四:水解膠原蛋白需用低溫(85°C以下)化學萃取而成?

獸醫解答:對,但常溫膠原蛋白製程早已超過120℃以上高溫,不能稱為「水解膠原蛋白」!

大多數膠原蛋白以生物科技萃取,再以水解技術製造出水解膠原蛋白。但為了放常溫保存,最終產品卻採用前殺菌法(註1)或後殺菌法(註2),其製程溫度高達120℃以上,早已破壞膠原蛋白原有鍵結(註3)!如此一來,產品還能稱為「水解膠原蛋白」嗎?

※註1:超高溫瞬間殺菌法,以120~130℃溫度持續 2~5秒。
※註2:高溫高壓滅菌法,以121℃、1.5大氣壓持續15分鐘。
※註3:溫度超過85°C會破壞水解膠原蛋白的鍵結,分解成三條胜肽鍊。

迷思五:水解膠原蛋白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獸醫解答:對,但食用後,其分子大小只涉及吸收快慢問題!

膠原蛋白被吃下肚後,全部會被胃酸分解成胺基酸及胜肽,這是人體應有的正常消化程序。水解膠原蛋白的分子較小、吸收較快,大分子膠原蛋白吸收較慢,卻同樣可被人體吸收,如果人體無法分解膠原蛋白,會是嚴重的病症。但無論大、小分子膠原蛋白,能吸收的功效則視每個人體質而定。

迷思六:無添加膠原蛋白只是雞爪凍?

獸醫解答:錯,無添加膠原蛋白是濃縮提煉的膠質精華!

無添加膠原蛋白飲採用台灣通過產銷履歷的土雞,取其雞爪、雞冠、雞翅、雞皮為原料,以陶甕古法滴製8小時,全程不加水及其他添加物濃縮而成。從古至今,哺乳坐月子,常吃豬腳、雞爪補充膠質。使用真食物提煉的膠質精華,有效成分除了膠原蛋白,其他仍待科學研究,但無添加膠原蛋白飲正是沿用「傳統食補概念」,效果或許緩慢,卻是另一個純天然的選擇。

迷思七:產銷履歷驗證農產品,很容易造假?

獸醫解答:錯,這是全台唯一農委會認證可追溯的標章,絕對不可能造假,相對地非常嚴謹。

產銷履歷是農委會及TAF國際認證機構共同推動的驗證,希望農產品能全程溯源。產品製程每個步驟(牧場、屠宰場及加工廠)都需要驗證與紀錄,藉以杜絕任何造假空間。每包產品都有身分證,只要掃描Qrcode貼紙,就能追蹤從產地到餐桌的所有資訊,眼見為憑才能食在安心!
因為進入工業化時代,畜牧產品若要達到此驗證,除牽涉飼養外,更需考量屠宰、分切及加工流程。目前大型屠宰場每日接收多家飼養來源,一天屠宰量達10萬隻以上,要做到產銷履歷要求的分批屠宰分切,實有困難。因此台灣一直沒人願意做土雞產銷履歷驗證。直至民國102年後,才有我們與產業鏈夥伴加入,產出產銷履歷土雞及膠原蛋白飲產品。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