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太白粉怕怕的?嘗試部落葛鬱金

葛鬱金是一種既能生吃,也能磨粉、做料理勾芡的食材,早年部落稻米全數外銷時還是族人果腹的野菜;只是當進口廉價太白粉大舉進入台灣後,葛鬱金便不再受重視,7年前織羅部落族人黃偉峰和居民合作,終於種回屬於部落的時代味道,族人Paca、Sawmah也期盼用葛鬱金搭起文化和部落產業間的橋樑。

葛鬱金(Maranta arundinacea)是一種竹芋科、竹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竹芋、粉薯、金筍、山百合,原產於南美洲,但透過貿易的方式來到中國華南、台灣。主要食用的部位為埋在地下的棒狀塊莖,外皮呈淡黃、白色,具黏性,有豐富的澱粉,也能磨粉、做成零食、粿條、勾芡的調味料等,堪稱最古早的太白粉。

由於葛鬱金相當好種植,也很適合當作觀賞作物或可食地景。(圖/潘子祁攝)

種回時代的葛鬱金,讓文化在產業中傳承

沿著花蓮縣道193從光復、瑞穗南行,便會來到獨立立委參選人Mayaw Biho(馬躍比吼)的故鄉,花蓮縣玉里鎮。這裡既是個阿美族部落,也是個典型稻作農村,扣除豐年祭外,因為盛夏時節而有的絕美稻浪,成為鐵馬愛好者的熱門景點。

織羅部落有著典型的農村景致,而農村的典型「症頭」,像青壯年人口外流、高齡化、缺乏資源,織羅部落也是一應俱全。光是部落裡唯一的春日國小,師生整體人數便不到百人,前景讓不少族人相當擔心,因此近年少數回到故鄉的青壯年族人便開始尋找可行的農業,希望為衰老的部落帶來產業和青年。

「會想選葛鬱金,是因為那是我們族裡的共同記憶。」為了讓女兒有不一樣的體驗,選擇從都市返回故鄉的六年級生Paca(黃如華)說,早年族人為了讓織羅的米有較強的銷售力,都會挑選品質最好的米賣給糧商,留在家中的都是劣等米;而且數量還不夠家裡的兄弟姊妹分擔,因此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會到田裡採摘野菜來吃,因此是族人普遍的記憶。

「或許這是為什麼阿美族人都很會找野菜吃的原因。」Paca笑說,dangaciw(葛鬱金,音近「當阿膠」)便是其中一種常見、又有飽足感的野菜。

(圖/潘子祁攝)
Paca(黃如華)拔葛鬱金的模樣,可能是40年前部落的常見風景。(圖/潘子祁攝)

不用農藥也能長得好,加工磨粉更安全

「一開始我們也是偶然聽到部落阿嬤在討論,說很久沒有嘗到dangaciw的滋味。Sawmah(黃郁惠)說,結果刺激族人開始思考是不是能以葛鬱金作為部落特色產業,避免和東部其他各有千秋的有機、無毒稻米競爭。於是7年前,族人從山上、田地間找到葛鬱金的苗,便開始復耕大計。

部落種植主力、現為織羅葛鬱金農特產品企業社的阿美族負責人黃偉峰說,起先部落只有2分地大的面積,在政府補助計畫、族人認同「尋根」,以及2013年毒澱粉事件後,如今耕種面積已成長到5公頃。

黃偉峰說,他曾自己拿過葛鬱金加工成的葛鬱金粉(阿美族語稱alida)和市售太白粉比較,同樣1公升的湯水,太白粉要20公克才能產生黏稠感,但葛鬱金粉的用料不到一半。而葛鬱金也不難種植,只要適度給水但遠離積水便能順利生長,幾年操作下來,約1到5月是最適合種植的時間,到11、12月便能收成。

不過也因為它太會生長,反而生鮮的保存變得較為困難。黃偉峰說,除非磨成粉,否則即使冰到冰箱它都會繼續發芽生長。有趣的是,黃偉峰自己測試以農藥、化肥,反而會長得比較差。

另外由於葛鬱金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大約每15公斤只能換取1公斤的葛鬱金粉。目前如何透過栽培管理方式,讓纖維不要太多,以及分析其他葛鬱金含有的營養成分,都還在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協助研究中。

不靠補助、自立舉辦產業節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葛鬱金,部落預計在本週六(30)舉辦採收、磨粉體驗活動。「這是個不靠政府補助、自發性的產業活動。」Mayaw Biho說,活動對外開放,也希望讓族人的努力讓更多人知道。

Paca也說,其實當族人看到葛鬱金時,也開始回憶起過去成長的種種時光。像過去族人會以mipaliu(換工或換工團體)的方式,一家家協助收割稻米或是以奶水照顧下一代,都是族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不僅逐漸喚起部落的回憶,也是從回憶中找到未來發展的新契機。

葛鬱金不只是產業,Sawmah(黃郁惠,左)認為也是串連起族人記憶、文化的作物、產業。(圖/潘子祁攝)
葛鬱金不只是產業,Sawmah(黃郁惠,左)認為也是串連起族人記憶、文化的作物、產業。(圖/潘子祁攝)

瞭解更多織羅部落,電話聯繫:038875686

更多野菜訊息可以到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常見保健藥用植物圖鑑》:
http://www.hdares.gov.tw/view.php?catid=4163
或台東縣政府《部落野菜、食在健康》查詢:
http://fresh.ownlines.com/index.php

延伸閱讀:

落選的納豆去哪裡?馬躍‧比吼返鄉做運動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