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如何擺脫食安疑雲?請認明產銷履歷

如何擺脫食安疑雲?請認明產銷履歷

【產銷履歷系列一】
如何擺脫食安疑雲?請認明產銷履歷

檢視國人在購物時的考量,從早期農業社會對傳統攤商的熟稔,慢慢轉變到現代大型賣場裡對於品牌商標的信任,彷彿電視廣告描述的美好情境,都值得被無條件信賴!?但近幾年從毒澱粉、黑心油到過期食品流入市面等事件發生,都顯示大品牌也可能犯錯,究竟我們該如何選擇可放心吃下肚的產品呢?

近年來政府修法並重資建立「非追不可」機制,企圖為食安問題解套,但(105年6月)實際進入網站查詢,部份產品頁面僅顯示品名、規格等基本資料,甚至不如產品外包裝標示詳細。

時至今日,我們挑選產品的標準應越趨嚴謹。您是否曾在家樂福、全聯等大賣場生鮮櫃位見到強調產品擁有「身份證」的廣告文宣?這是由行政院農委會推行將近十年的「產銷履歷驗證」機制,也是全台唯一能追溯食材來源與製程的認證標誌。

每一包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產品,外包裝都有一張代表身分證的貼紙,可別小看它,這可是集結了所有生產者的用心。您只要用手機掃瞄QRcode,就能馬上得知產品由誰飼養(種植)、屠宰(收割) 、加工(分切)、包裝運送,全程皆有完整紀錄可查詢,這些資訊都存在農委會的資料庫,也都不定期被查驗。

產品上能張貼「產銷履歷」貼紙,代表每個製程都得通過驗證,並配合紙本記錄與上網如實登錄,任何環節缺一不可,且全程由農委會與第三方驗證單位把關,生產者得額外耗費許多心思與成本。

此外,產銷履歷產品具有唯一批號,且規定不得混充,以國產豬肉為例,A牧場的豬隻無法與B牧場合併處理,或與拍賣市場的豬在C屠宰廠一起屠宰。如此一來,每批肉品的所有過程才能被追溯,讓我們真的能「眼見為憑」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