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小黑蚊只有半顆芝麻粒大,常常是看不見「蚊影」,卻已被牠叮地全身都是,無論怎麼噴防蚊液、點蚊香就是沒用。繼去年有學者研究出將強勢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加熱萃取成酢液防治小黑蚊後,近期花蓮「讚炭工房」善用自身建造的精準控溫竹炭窯,成功研發出小花蔓澤蘭酢液,防蚊效果長達30分鐘,而且噴傷口也不會刺痛。
水蒸餾效果不好 劉得劭改用乾餾
去年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盧崑宗發表小花蔓澤蘭提煉酢液的研究獲得各界關注,位在花蓮縣鳳林鎮的「讚炭工房」劉得劭也是其中之一。今年初他開始投入研發,初期先用水蒸餾方式萃取小花蔓澤蘭的酢液,結果效果不好,不但沒有氣味,小花蔓澤蘭內含的成分也沒出現在萃取液中,因此轉而用乾餾。
劉得劭說,小花蔓澤蘭乾餾到120℃、130℃就會產生劇烈氧化作用,產生的含氮物質帶有刺鼻味,就是小黑蚊不喜歡的物質。經過頭一次乾餾和二次蒸餾後,就能萃取出顏色清透的小花蔓澤蘭酢液。目前每批30到50公斤的小花蔓澤蘭約可萃取出20公升的酢液。
劉得劭做過實測研究發現,手臂噴灑讚炭工房生產的小花蔓澤蘭酢液,30分鐘左右小黑蚊都不敢靠近,「這個防蚊效果比竹酢液多十幾分鐘,而且因為小花蔓澤蘭酢液的酸比竹酢液柔和,手臂若有傷口,噴灑了不會痛。」

讚炭工房竹炭窯 精準控溫萃取小花蔓澤蘭
成功研發小花蔓澤蘭醋液,關鍵就在老闆劉得劭辛苦打造的「竹炭窯」。劉得劭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的教授,專長領域在燒製陶瓷和玻璃,他自信的說,讚炭工房的四口竹炭窯是機械窯,能用電腦控制窯燒溫度,方便程度有如瓦斯爐。
劉得劭解釋,一般土窯放入竹材料得燒到500度才可開始萃取竹酢液,但他的竹炭窯只要燒到280度就可以,而且因這12年來窯體經過4、5次改良,現在的竹炭窯溫度掌控非常精準,48小時內要上升20℃、30℃、40℃、50℃都沒問題。

翻轉綠癌 民間促農政單位重新思考政策
小花蔓澤蘭是外來種,原產自中南美洲,多年來入侵台灣各地,由於繁衍速度快,無論是荒地、山坡地、休耕農田都看到它們侵蝕植物生態,因此有著「綠癌」的稱號,清除小花蔓澤蘭更是近年來農政單位的重點防治工作。
不過劉得劭說,小花蔓澤蘭是農民的痛,但政府解決的方式卻是以一公斤5元的方式收購,然後再拿去焚燒當肥料,這樣的做法最下策也消極,小花蔓澤蘭經過正確萃取,酢液可防小黑蚊,原本大家厭惡的外來種,翻轉變成對生活有幫助的東西,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農政單位應該好好思考過往的政策。

如果只是為了去除而作的研究還OK! 但一定不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