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14)日進行「亞泥關西復礦案」環評大會,關西金山里居民、宜蘭南澳、花蓮和平、太魯閣閣口、支亞干、台東成功等地區礦場受害部落為此首次串聯,前往行政院陳情。今日環評大會作出決議,羅慶仁、羅慶江開礦案應進入二階環評,並要求開發方補充植生復育計劃、河川水質及潛勢溪流調查資料、開發案對當地居民生活環境影響評估,同時落實知情溝通。
雖然專案委員決議全案進入二階環評,對居民算是一大勝利,但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政府對待礦業,不應採用「個案環評」而應該以「政策環評」才能徹底評估台灣整體礦業開發。
今日的關西復礦案走的環評都是「個案環評」,而不是「政策環評」,個案環評僅會評估該開發案對當地環境的影響,若影響程度還在容許範圍,通常會予以開發;政策環評則會從環境、社會、文化、產業需求等方面,多方評估開發必要性。
環保署:推動政策環評 經濟部發公文:不需要
環保署署長李應元曾在上任後第一次環評大會中表示,已在進行跨部會協商,也將著手推動水泥採礦政策環評;但日前經濟部礦務局卻發公文表示,「未來水泥產量將逐年降低,在開採總量不增加情況下,尚無需就礦業開發進行政策環評。」
公文一出,引發環團、礦區居民不滿,在行政院前高喊「個案環評別擋道,政策環評優先跑」,要求行政院監督經濟部配合環保署進行礦業政策環評。
關西金山里居民羅政宏表示,礦區居民每天面對爆破、水源破壞、污染等威脅,「政府官員沒住在這、睡在這,怎麼會懂!」
「礦場一開,緊接著就是亞泥橫山廠重啟大量生產!」羅政宏質疑,水泥明明供給過剩,為何要再增加礦場?為什麼西部復礦不用政策環評?
花蓮和中吾谷子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玉樓也指出,吾谷子部落就在台泥的礦場正下方,族人常年生活在土石流、落石的恐懼中,而今,台泥金昌居然還要擴大礦場,「將礦場從原本的從150公頃變成250公頃!」部落的環境已不如從前,禁不起再擴大開採。
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強烈表示,礦業法改革勢在必行,礦業開發、展限過程必須嚴格把關,更要求政府在完成礦業、水泥業政策環評前,必須暫緩進行開發案。
環團:應有政策環評,評估「開發的必要性」
目前台灣雖有《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但要由中央環評與目的主管機關共同認定政策是否有必要進入政策環評,而目前關西復礦案主要卡在:環保署認為有必要進行政策環評,而經濟部礦務局認為尚無必要。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組專員潘正正指出,目前所進行的個案環評僅能評估該開發案對當地環境的影響,若影響程度還在容許範圍,通常會予以開發,「但還是需要政策環評評估『開發的必要性』!」
潘正正進一步解釋,目前水泥產業極度不景氣,需要礦務局盤點現階段台灣所有新、舊礦場的分佈位置及數量,每年的採礦量、國內需求量、國外進口量、水泥礦外銷量等資料,才能進一步評估擴場、開發新場的必要性。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郭淑玲更表示,經濟部所謂的「大理石礦石開採總量管制」措施,是依據國內建設需求訂定水泥生產量上限,換算成大理石礦開採總量上限後,再分配各礦場,若國內需求高,仍然會加高生產量。
郭淑玲還指出,依據《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第2條規定,礦業開發政策有影響環境之虞,就該進行政策環評,為避免不合理、不適宜的礦場開發案一再發生,經濟部責無旁貸,必須立即進行礦業開發政策環評。
潘正正更表示,石礦業、水泥業極度耗水、耗電,每公噸水泥生產就需要22.8~147.9度電不等,「不同技術工法、不同設備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不盡相同。」必須要重新盤點這些成本與風險,才能進一步提升、改善採礦產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行政院:年底回覆是否啟動礦業政策環評
李應元曾表明,打算跨部會協商、著手推動水泥採礦的政策環評,並將修訂《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將所有礦業展延都將納入環評,預計半年可內完成。
交通資源環境資源處副處長吳振昌、礦務局副局長周國棟現身行政院,卻只表示,一切還需要再研議。
環團、地方居民與政府官員雙方意見僵持不下,行政院交通資源環境處處長陳盈蓉最後出面承諾,行政院將介入環保署與經濟部的協商會議,並於年底前回覆是否啟動礦業政策環評,「要做、不做,都會給個理由。」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署內對於「西部復礦是否要進行政策環評」一事立場堅定,建議應該要重新評估開礦需求,甚至進一步檢視水泥使用情況是否有需要調整,再來討論西部是否有復礦必要。現在既然行政院要出面協商,詹順貴表示,就靜待年底協商結果,但環保署仍會堅持立場。
亞泥關西復礦案 今日決議需進入二階環評
環評大會針對「亞泥關西復礦案」作出決議,羅慶仁、羅慶江開礦案應進入二階環評,並要求開發方補充植生復育計劃、河川水質及潛勢溪流調查資料、開發案對當地居民生活環境影響評估,同時落實知情溝通。
聽聞專案委員決議全案進入二階環評,開發方表示「不能接受決議結果」;但潘正正表示,「進二階環評是基本的!」尤其目前採礦政策環評又再度因為經濟部態度而陷入「不明朗狀態」,對今天決議結果稱不上滿意,只能說這是「基本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