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升溫 農委會擬預防性撲殺 學者強烈建議全面禁宰禁運

為研擬禽流感的應變方法,農委會今天邀請專家學者舉行專家會議,會中研擬推行「預防性撲殺」,只要雞鵝類家禽出現異狀,就可依據《動植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執行撲殺。農委會晚間拍板定案,即日起凡禽場主動通報案例,經確診為H5N6者,撲殺補償提高至八成,至於經鑑定為其他型禽流感者,維持六成補償。(專家會議會議直播請點選這裡)

農委會今(15)晚經過研商,由林聰賢主委拍板定案,即日起凡禽場主動通報案例,經確診為H5N6者,撲殺補償提高至八成,至於經鑑定為其他型禽流感者,維持六成,

該如何強化禽流感的防疫?防檢局長黃㯖昌在會中強調,在應變等級提高的情況下,中央有強化的裁示,因此農委會規劃要全面徵調民間獸醫師到所有禽場做「地毯式」檢測,並交由防疫機關來指揮;在此前提下,若發現有異常,依照《動傳條例》可做預防性撲殺;黃也表示,此種機制下,在沒確診之前撲殺要有補償機制,因此農委會正協商該將金額提高到市價八成或是全額,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強調,為了提高養殖戶主動通報的意願,才會考量提高補償金額,晚間主委林聰賢已經拍板定案,即日起凡禽場主動通報案例,經確診為H5N6者,撲殺補償提高至八成,至於經鑑定為其他型禽流感者,維持六成補償。至於外界傳聞會將補償提高到全額,陳吉仲則強調不會考慮,全額可能會引起反效果,讓有心人鑽漏洞。

螢幕快照 2017-02-15 下午7.41.41
農委會召開專家學者會議,直播開放記者旁聽(直播截圖)

面對禽流感升溫 學者:強烈建議全面禁運禁宰

除了上述的做法外,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在專家會議中則強調,現在疫情已經從點擴散到面,包含火雞、雞和鴨三種禽類都有受到感染,地點也從東部一直到蔓延到嘉義雲林,因此,他指出政府不能再以舊思維來面對,現階段用三公里、五公里小範圍的消毒,只能夠延緩病毒散播,但實際上病毒還是存在,不消滅就會一直散佈下去。

「政府有魄力的話,一定盡快要全國禁宰禁運」,賴秀穗強調,只要這樣的措施啟動,無論雞鴨有沒有病都不能運出去,若業者要領取撲殺補償,一定要主動通報,同時也可以在禽流感好發時期將H5N6病毒根除,並將在地化的H5N2也一併解決。他也指出全面禁運禁宰是為了國人健康著想,因此強烈建議政府要做,否則就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對於學者建議,陳吉仲表示,還要考慮到禁宰的地區有多大、時間有多久 ,現階段只能盡快盤點,像台南和嘉義有確診案例傳出,農委會立即規定只能就近屠宰,等於達到禁運效果,但未來有沒有要擴大禁運禁宰則尚未有定論,將在兩天內做出結論。

防檢局長黃㯖昌則強調,全面禁宰禁運是「終極手段」,倒不如採取較務實的手段,地毯式訪查後,動員民間獸醫師,有病徵的就以染甲類流行病全部撲殺,不然台灣大多都採露天飼養,禁宰禁運其實很難發揮效果。

螢幕快照 2017-02-15 下午7.40.11
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建議全面禁載禁運(直播截圖)

加快檢驗能量 農委會:驗到H5病毒後就執行撲殺

此外,為了加快檢驗速度,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在會中也強調,以往採驗流程都是先送往各學校的檢疫所做初篩,因為禽流感屬於A型流感病毒,檢疫所確認驗到陽性後才會送到家畜衛生試驗所,因此時間會拖,在防疫提升到中央等級後,現在的作法就是驗到H5禽流感病毒以後就執行撲殺,讓三天檢驗時間可以縮短到一天,加快初步篩檢。

同時,黃金城也說,目前一天只可以處理一百場的檢驗,為了讓檢驗能量加倍,農委會已經協助檢驗所增加設備和材料費,人力部分則採取重組方式,讓以往只有一組人負責檢驗的做法,提高到四個組來做,如此應該就可以負荷一年上千場的採樣。

在加快檢驗腳步下,防檢局也統計今天的檢驗案例,副局長施泰華表示,經過初步檢測下,包含嘉義東石亂丟的二十袋死禽、和高雄屠宰場異常的2474隻土雞屠體都有驗出H5禽流感病毒,因此全面銷毀。

此外,防疫人員也找到近日嘉義私宰的烏骨雞來源,已將剩下的885隻雞全面撲殺,至於供應高雄屠體的雲林來源雞場,則被發現還有3百多隻病懨懨的土雞,將採取全面撲殺,而該禽場的負責人也會因為隱匿疫情不報被依《動傳法》開罰,最高可罰一百萬元。

至於禽流感燒不停的情況下,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強調將在越冬期間輔導業者停止養禽,引發業者反彈,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則補充說,主要是希望畜牧業者在飼養上可以強化生物安全,一直做不好才會建議業者停養。林聰賢隨後發新聞稿澄清,冬天減少飼養是業界調解選項之一,盼望外界及媒體不要刻意曲解以訛傳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