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日專家會議學者建議政府採禁宰禁運,以防止禽流感擴散後,至今下午高病源H5N6禽流感又確診嘉義、台南等三個例子,導致農委會火速定拍板定案,決議從明日凌晨開始,禽類禁止運送七天,禁宰部分則是從中午12時開始接連七天,不過佔禽肉市場大宗的白肉雞則不在此限,可繼續供應市場需求。
繼花蓮玉里和宜蘭等地分別有六例H5N6禽流感確診後,今日下午農委會又陸續確認台南官田小水鴨、嘉義朴子烏骨雞和雲林土雞三處分別感染高病源的H5N6病毒,等於全台至今已經累積九個疫情點,撲殺3747隻家禽,疫情更是更橫跨花蓮、宜蘭、嘉義、台南、雲林等五縣市。
H5N6陸續爆發 林聰賢:禽類全國禁宰禁運 白肉雞除外
在疫情陸續爆發下,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下午出面強調,即便疾管署僅評估現有禽流感是中度風險,但為了提前防疫行動,決定針對全國禽類實施禁宰禁運,不過市佔率六成的白肉雞因為養殖時間短,且都以室內養殖為主,民國104年至今,也沒有感染H5N6案例,所以先暫時屏除在外,這樣也可以緩解禁宰禁運帶來的禽肉需求。
此外,林聰賢也指出,為了確保疫情得到控制,已經請各縣市政府徵調民間獸醫師來協助訪視禽場,盼在禽類發病期間,所有業者能主動通報,經獸醫師檢驗禽類有潮紅、眼部凹陷、呼吸不順等臨床症狀後,就會採取預防性撲殺。
林也表示,政策實施期間屠宰場一定要落實清潔消毒,就算管制解除後,鴨隻也必須確認沒有禽流感病毒,才能屠宰上市;至於禽蛋的部分,經洗選蒸熏,並以一次性包材確保安全就可上市。

政策影響業者生計 農委會強調從優補貼
對於政策造成的損失,副主委黃金城則強調會「從優補貼」,經預防性撲殺後無驗出病毒會全額補助,驗出H5N6是八成補助,至於其他禽流感病毒則是補貼六成,這部分還會研擬提高,會再開會處理。
至於為何選擇七天的禁宰禁運?黃金城也解釋,農委會是要趕在最快時間內把疫情打斷,以防止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會選七天是因為病毒感染家禽後,潛伏期是七天,一般來說三到四天會發病,設下七天期限就是為了讓染病家禽所有的臨床症狀一次爆發出來,疫情才有辦法清除掉,現在檢驗工作份也已經有效擴增到兩百場,只要業者送件來,最快一天就能得知檢驗結果。
禁宰禁運導致禽肉供給失衡? 農委會:僅少許影響
至於禁宰禁運是否影響禽肉供給?農委會畜牧處強調,目前全台禽類一日需求量分別是火雞五百到一千隻、土雞五萬到十萬隻、鴨五千隻,至於鵝量本來就不夠沒有庫存;至於庫存是否可以應付需求,畜牧處也指出現有凍存土雞十萬隻可撐兩天,肉鴨五千隻可撐一天,至於肉鵝則受到先前禽流感大爆發影響,零庫存的情形已經持續一陣子。
為了因應禁宰禁運政策的發布,畜牧處強調不足的禽肉會考量採取替代消費方式,以豬肉來做替代,也會視市場狀況來調整供應,預計政策實施第二天將把兩萬三千頭豬隻的量提高一千隻,好應付市場需求,所以總計狀況是有少許影響,但不會有大幅的供應失衡。
H5N6有傳人可能? 疾管署:重組後有可能,但到時就來不及
對於現有的H5N6是否有傳人可能?疾管署則強調,即便現在無法傳人,但如果流行過程中發生重組,就可能變異成禽傳人或人傳人,到時就難以防堵,因此儘管現階段綜合評估下是中度風險,還是支持農委會做法,疾管署會配合監控相關人員健康,並提供防護物資,讓政策持續推行,同時疾管署也呼籲有問題的民眾可以上官網了解相關症狀。
禁宰禁運七天 業者:影響生計
對於禁宰禁運政策的頒布,養雞協會理事長王建培指出,願意配合政府政策施行,但採取此舉對於業界的影響非常巨大。此外,前養鴨協會秘書長李鴻忠則表示非常無奈,業者在會議中已經多次跟農委會抗議,但意見卻未獲採納,他也質疑禁宰禁運的效用,希望政府拿出實質數據來說服人民,不然這幾天業者都不用吃飯,對他們來說是嚴重影響生計。
養殖放山雞的劉姓雞農則表示,目前政策對他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於部分正要出雞的業者來說,可能會增加一個禮拜的飼料、人工等養殖成本,希望政府能考量到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