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興建辦法》過後 農地交易萎縮 價格要跌?還有得等

農舍濫建的宜蘭經驗,促成了民國104年《農舍興建辦法》的修法,規定農舍不得蓋在田中央,加入農保的農民、農會及水利會等會員才可興建農舍,等於大幅限制農舍的興建,但實際上農地交易量是否受挫?價格也有降低嗎?在農舍興建榜上排行前幾名的宜蘭、南投和高雄等地業者紛紛坦言,交易的確大幅萎縮,不過農地價格卻未受太多影響,要跌「還有得等」。

根據農委會統計,全台農舍濫建嚴重的縣市包括宜蘭、南投和苗栗等多個縣市,自民國97年到民國103年,第一名的宜蘭縣總計核發農舍建照4926棟,南投核發3046棟,苗栗核發2423棟,新竹則有1600多件。

2000年至2013年3月份各縣市農舍數量增加數及比例

兩年前違規清查至今未回報 農委會嘆:地方政府就是皮

為了遏止各地「豪華農舍」湧現的情形,民國104年《農舍興建辦法》正式修改通過,農委會也與各地方政府開會,要求儘速針對全台上千件違規「執行清查」;但實際回報成果卻慘不忍睹,記者多次詢問主管機關,結果竟發現前年的違規抽查,竟然至今還有地方政府沒有回報,農委會除了直搖頭,也只能頻嘆「地方政府就是皮!」

在沒有全台統計資料下,記者分別詢問農舍興建榜排名前端的宜蘭和南投縣政府。其中名列前茅的宜蘭縣由農業處處長陳德星回應,他指出2015年整年抽查到的違規案件一共僅217件,包含農舍私自加蓋、偷蓋圍牆等,總共開罰金額則是一千四百萬元,至於整體應該抽查的母數是多少?他表示「尚待盤點」。新政府上任後強力呼籲的「即報即拆」,陳德星則坦言「現在沒有在做」。

農舍興建上獲得「榜眼」的南投縣,其農業處處長陳瑞慶則強調已經有抽查了48件違規,但具體開罰金額還要等到案件走完所有法定程序才有辦法確認。

農地未農用 農委會遭監察院提案糾正

在稽查上顯得無力的農委會和地方政府,除了引發各地農民批評,更因為大量農地未農用,去年初就遭監察院提出糾正。該案直指「農委會未積極督導管考地方政府,加強稽查及取締農舍及其農業用地違規使用,導致全國農舍及其農業用地大量違規使用,嚴重破壞農業生產環境及妨礙農村發展」。

農地買賣現況?交易大幅減少、價格仍高

修法至今一年多,希望讓農舍興建有法可管,但實際上,一向火燙的農地交易有受影響嗎?立委邱議瑩在質詢時指出,新法上路後全台農地成交量萎縮46%,成交值則大幅減少56%,確實有效遏止農地炒作問題。

此外,有十多年買賣經驗的李姓仲介也表示,民國104年修法過後,農地的買賣大幅下降,連帶農舍也成為「高價稀有的單品」,八百萬元只能買到宜蘭外圍的農地,加上農保資格的限制和持有土地兩年才可蓋農舍的規定,讓農地交易趨緩。她也指出,政府會利用空照圖來判斷農舍位置與使用規模,有抓到就開罰,因此建議記者,應該選購蓋好的農舍,要賺錢或自住才可以「趨吉避凶」。

十分瞭解宜蘭農地交易的高源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則指出,民國104年修法加嚴農舍興建資格後,農地的交易量的確大幅下降,現在交易件數大約只剩修法前的一半,但農地價格在動盪後卻只有下跌一成,因為無論投資或自用, 這些地主買了之後絕不會賠錢賣,反而選擇不蓋農舍,將農地放著不管,反正沒有興建農舍建築和農業設施就不用繳納地價稅。

至於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取消對農舍加稅的做法,陳也強調可能掀起農舍交易市場的另一波高峰。

除宜蘭之外,有「高雄後花園」之稱的美濃,近年其農地價格也在炒作下飆漲,修法過後是否真的有讓炒作冷卻?反水庫聯盟總幹事、同時也在美濃開設民宿的林俊清表示,現在這裡的狀況簡單來講就是「有行無市」,交易量大幅下跌,但農地價格卻沒有下降太多,因為立法過後要申請蓋農舍困難很多,在不打算交易下,許多地主也乾脆撒手不管。

如何讓農地價格回歸正軌?

在農舍受到法規限制後,不少農民期待農地價格也能下降,並發揮農地農用的實質功能,但事實上交易冷卻後,這些賣不掉的土地卻成了立委口中的後遺症:荒廢的農地。

到底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後果,陳碧源指出,現有的法規表面看似可以遏止交易,卻無法讓農地價格大幅下降,若要讓價格回到正軌,最好的作法就是回到2000年《農發條例》修正前的嚴格管制,讓農地無法自由買賣。

林俊清則強調,要改善問題需要有整體思維,農地不僅僅是純粹生產,還能提供環保、教育等另類價值,只要將農地價格與其他用地價格均等,同時提高農民收益,相信就能讓土地販賣炒作的機會降到最低,同時促進農地農用,畢竟這些土地都是祖先留下的的珍貴資產,否則有誰願意出賣自己的根呢?他呼籲政府應該漸進式地作出改革。

系列閱讀:

農地要農用 徐世榮:回歸《農業基本法》從全盤政策出發 國發會角色關鍵

《國土計畫法》通過後 農地農用有望嗎?

《農舍興建辦法》過後 農地交易萎縮 價格要跌?還有得等

台灣耕地節節下滑 農地農用為何這麼難?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